网站地图

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工业小镇的绿色拐点

——从“生态月”看余姚牟山镇转型

    2017年07月18日 08:48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要说牟山人喜欢什么颜色,大概是绿色。

  位于余姚西部的这个小镇,山是深绿的,水是淡绿的,经过外立面整治的农居被刷成了青绿……刚刚过去的6月,是牟山镇的第一个“生态月”,随着美丽庭院评比、征文演讲比赛、志愿行动等进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愈加深入了近2万名小镇居民的内心。

  牟山镇并不大,1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三面青山环一湖。77条河道纵横交错,百姓依水而居。这个传统的江南水乡,拥有汽车配件、玻璃纤维、五金制造等几十家大小企业,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达45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90%。但面对工业化大潮中渐失特色、陷入“千镇一面”困境的小镇,来到此地的人们感叹:“牟山不够清丽。”

  去年以来,牟山镇将“建设精致生态宜居小镇”作为目标,深入挖掘自然、文化特色,加快牟山湖保护性开发,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理念。

  如今,当人们再次来到牟山,这里的山和湖已有了更清新的色彩。

  工业小镇 亦能山清水秀

  牟山,曾被人们誉为“牵金牛的地方”,但问起镇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居民们常有些摸不着头脑:“不就是一个普通小镇?”而在镇党委书记龚宁心中,小镇并不平凡,“相比工业乡镇,我们有牟山湖优越的自然条件;相比生态乡镇,我们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从镇政府出发向东南行驶,过了青港桥,就到了牟山湖。“湖光山色映迷离,似向潮装斗靓姿。”清代邵晋涵的诗,说的便是这里的风光,也是龚宁所说的优越自然条件。

  千百年来,这个由于海水退泻、在低洼处形成的堰塞湖,尽管历经沧海桑田,依旧湖面浩荡,占据着牟山镇三分之一的面积。湖水连通河道,灌溉着余姚西片万亩水田。直到今天,“湖山村”“牟山湖村”等村名,仍诉说着先人在此繁衍生息的故事。

  镇因山、湖而名,但自然生态却是牟山发展的洼地,长期以来小镇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工业企业。“此前上海一家公司投资的项目因资金问题暂停后,牟山湖的保护性开发也陷入停滞。”龚宁感慨,“这相当于守着宝库不知如何致富。”

  随着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在全省各地推进,牟山镇的工业化路径也遇到障碍。近百家沿省道分布的企业,大部分为玻璃纤维、橡胶、五金产品制造等,不仅规模不大、产值偏小,其中金属抛光、橡胶溶解等工艺还造成水体、空气污染。“能不能发展更清洁、更高效的经济?”牟山镇的干部们在思考。

  由于一贯以来重视工业,牟山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有所欠缺,路面不宽敞,绿化率不高,更不用说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可不可以有更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牟山镇的居民们在想。

  小镇发展的参考模样也不是没有,近有相邻的余姚“卫星城”泗门镇一路向城跨越,远有四明山镇等做足绿水青山文章,牟山的未来何去何从?

  2016年,牟山镇党委、政府决心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基本要求推进转型,提出建设“精致生态宜居小镇”的发展新目标。

  要生态宜居,守护一方山水资源便是牟山人的首要大事。

  每天清晨,55岁的守林员李财成,从他位于湖山村姜山自然村的家出发,走入牟山。沿着狭窄的山间小道,查看树木的长势,并观察是否有砍伐的痕迹,是他的工作职责,“早前还有村民上山砍柴烧,现在大家意识强了,不仅自己不偷砍,碰上外人偷砍,还会站出来制止”。

  在他生活的自然村里,二十余棵古樟树,围绕着村内的美女池和农家院子茂盛生长,树龄短的两三百年,最长的已有900余年。自去年9月以来,镇里加强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开展古树认养活动,对古树分布点进行逐一保护。

  越过夏日葱茏的山林,牟山湖的水倒映着蓝天,灵动而清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镇两级先后在此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退塘还湖、清淤疏浚等工程,淘汰砖瓦生产等破坏生态的产业,周边禁止工业企业入驻,目前牟山湖一直保持在Ⅱ类水质。为进一步保护湖中鱼类资源,今年年初,牟山镇还联合余姚市渔政部门开展地笼清理整治工作,集中收缴了7000余个地笼、网兜,禁止过度捕捞。

  最近,随着镇上第一期安置房建设完成,牟山湖村与湖山村整村征迁安置工作开始启动,一份牟山湖地区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也已形成。6月中旬,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环湖12.5公里绿道投入建设,一路串联竺山遗址、马步龙青瓷窑址、姜山古村等景点,并打造亲水栈道、滨水广场、花海等慢生活景区。

  湖光与山色,连接城乡与自然,这是牟山人的最新期待。

  生态经济 绘就发展底色

  前几年外出招商,镇干部们最关注的,是企业的生产总值以及能带来多少税收。而现在,他们更想了解是否存在污染风险。以前喜欢问“能有多少政策优惠”的企业负责人,现在问得更多的却是“环境如何”。“我们越来越明白,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对牟山至关重要。”龚宁说。

  据牟山镇工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戴绍虎介绍,去年,一家年盈利超500万元的化纤企业有意向入驻该镇,却因存在破坏水体的风险被拒,“这样的企业,一年少说也有三四家”。

  与此同时,镇上原有的近百家企业,也走上转型之路。

  夏日午后,走入位于富民工业园区内的凯驰胶带公司,橡胶烧制车间、压型车间、样品库等顺序排开,厂区后部的一间房屋连接着3根直径50厘米左右的烟囱。凯驰胶带品质总监冯杨君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投入200万元购置的甲苯气体吸附设施,“最近我们又投资50万元添置了新设备,甲苯回收率也从原先的85%升至95%。”

  粉尘吸附设备、脱硫设备、中水回用设备……一项项环保设施投入,让这家橡胶产品生产企业内闻不到一丝刺鼻的气味。在整个再生胶行业因环境污染被纷纷淘汰时,凯驰胶带却逆势上扬,2016年销售额达到9400万元。“今年销售额预计能突破1亿元。”冯杨君说,看着公司的路越走越宽,她对小镇的未来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而牟山村村民李隽的好心情,也从去年维持到了现在。

  因为燃煤锅炉淘汰、VOCs气体整治、工业园区截污纳管开展,原先镇上的玻璃纤维、铜步带生产等企业,近来或搬迁,或转型,李隽工作的小五金制造厂也关停了。

  但很快,失业的惆怅被找到新工作的喜悦取代。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逐步淘汰,低污染、高产出的汽配产业在牟山镇风生水起。李隽的新公司便是一家汽车安全系统研发生产企业。

  虽然依旧负责金属焊接工艺,但他工作的环境却发生了巨变。无烟车间内,噪音、灰尘、油污全部被透明的玻璃罩子隔离,“再也不用一身粉尘、一手油污了。”李隽感慨。

  在他身边,更多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牟山湖边的畜禽养殖基地整治关停了,近1万平方米的基地经过复耕,承包给了蔬菜种植大户;湖舍自然村的番鸭养殖大户们转行了,有些走进企业,有些则开起了农家乐;姜山自然村里的村民们,陆续在低丘缓坡种上了500多亩杨梅树和茶树,既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也保护着村庄的生态。

  数着牟山镇上越来越多天蓝、地净的日子,龚宁觉得,与诗意湖光山色更加匹配的产业形态已渐渐清晰。

  开门见绿 再现诗意生活

  即使过了10多年,少年时期跟随父亲穿过田地、划着小船前往牟山湖捕鱼的记忆,依旧让毛柯翔印象深刻。

  夏日水稻、湖中荷叶、远处青山,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色,绘成最亲切的乡村图景,让他在2009年从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毅然放弃城市的工作,回乡接手父亲的鱼塘。

  如今,家里水产养殖面积从100余亩扩大到了500余亩,毛柯翔一手办起的渔家乐,也从单纯餐饮变成集水上乐园、渔文化体验区、露天影院等为一体的小型综合体。

  他将综合体取名为“渔绿园”,还在主体建筑前承包了20余亩田,种植水稻和蔬菜。人们来到这里,蹲下身来体验农耕,或在田野间悠闲漫步。“让绿色环绕,是生产经营的方式,也是我们喜欢的生活方式。”毛柯翔说。

  而这,也正是牟山镇将整个6月定为“生态月”的主要原因: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首选。

  每天和家人花10分钟清理住所及周边卫生、在自家庭院种上花草并拍照上交、随手拍村庄的卫生死角进行爆料……任务不大,却足以激起每个人参与的热情。

  “因为这些都与大家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新东吴村党支书吴忠鑫说,为了督促任务落实,村里还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定时检查,对爆料、主动倡议的村民也采取奖励措施,例如免费发放苗木。

  在挨家挨户检查、评比的过程中,吴忠鑫也得以仔细审视村子里的变化。

  几年前,新东吴村村道还比较狭窄,路面破损,汽车来回通行不便,村民为了方便只能把车停在外面的大马路边。

  去年,村里全面开展路面硬化和危旧房整治工程。年久失修、结构变形的房子被拆除清理,空出的1000余平方米面积,或改造成停车场或进行绿化,缓解了村民停车的难题;原先破旧的农房,经过外立面整治,统一粉刷成青绿色,山水风景、绿色生活的宣传语画成墙绘,为村庄增添不少生气。

  此外,村里还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将村庄保洁服务外包,又组建环境整治小分队对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

  流经村里的6条河道,也在清淤整治后逐渐恢复水清岸绿的面貌。河岸零散分布着天然砌石,水中种植狐尾藻、铜钱草,沿岸是美人蕉、芦苇等湿地作物,河道和路面则以柳树、樟树等相隔。

  沿着清澈的河边散步,看着绿意盎然的风景,在新建的休闲健身场所与左邻右舍聊聊天,已经成了新东吴村村民最喜欢的晚间时光。

  “先是人改变环境,再是环境改变人。”吴忠鑫说,如今村里不见乱扔垃圾,不见有人在河里洗衣、洗拖把,看到绿化带或河岸边有垃圾,村民们还会主动捡起来,走上一段路扔进垃圾桶。

  新东吴村通往镇区的路上,原先灰扑扑的公路路面,因为两侧绿化带建设变得亮丽,光秃秃的沿街店铺前设计了小型花坛,四周环绕了绿白相间的栅栏,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不到20%提高到了29%。

  “树扎根于我们的家园,柔和的绿色代替棱角分明的建筑图像。”这是牟山中学学生刘思佳在“生态月”征文比赛写下的句子。她生活的小镇,绿色正在生长。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 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海曙新闻

更多
  • 海曙新闻第798期
  • 海曙新闻第797期
  • 海曙新闻第796期
  • 海曙新闻第795期

图片海曙

更多
  • 机器换人忙作业
  • 高山村民搬新居
  • 接轨中东欧
  • 三联书店·筑蹊生活
  • 鸟瞰鄞江镇
  • 水秀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