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196

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200多个“土茅房”换靓装

    2017年09月20日 09:39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立 通讯员张琦)白墙黑瓦,还有鲜艳喜庆的彩绘,近日,在集士港镇广昇村的村口,一座极具仿古风情的小房子格外显眼。一打听,原来这是该村新建的农村公厕,同时也是集士港镇今年启动农村“厕所革命”的首个成果。据了解,集士港镇正计划用两年时间一举改掉全镇的农村“土茅房”,为农民群众建设无害化洁净厕所。

  设施简陋,臭气难闻,蝇虫成群,这是不少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该镇环卫站站长周锡平一谈起农村里的土茅房就摇头,“我们许多厕所都用了近20年,没有通自来水,也没有很好的后续处理模式,连一些村民都不愿去方便。”其实,这几年,集士港镇镇区范围的公共厕所都改造得风生水起,但广大农村地区的厕所依旧老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公共厕所条件是不少农村民众最希望解决的事情。

  小小厕所连着大民生。经过前期排摸,集士港镇正式按下了农村厕所美颜键,通过新建,改建和并建模式让全镇200多个农村厕所大变样。“今年,我们会先完成8个村的近百个公厕,镇里和各村共出400万元改厕,不用农民群众花一分钱。”周锡平说,对于改厕,会连着内外和软硬件进行全套整改,包括引入自来水,接入排污管,专人管理,外墙美化,屋顶防水,增设便盆、小便槽以及独立式卫生间等。

  在祝家桥村,施工人员这几天正忙着新建一个新厕所。虽说工程量和建筑体积都不算大,但每天都能吸引一些村民在旁“监督”。“听说是要改造厕所了,我们都很支持。”村民施明聪最关心新厕所以后的冲洗功能,“以前的厕所没水冲,还得用附近的河水来清理。夏天一到,味道重,发大水了,还会溢出来。”也有一些村民不忘给改造提出些新建议,大伙都盼望着能早日用上干净美观的厕所。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农村地区的小厕所改善与否,关系到农村治理格局和环境卫生改善进度。集士港镇相关负责人直言,200多个农村厕所会尽量看齐镇区的公厕标准,实现城乡一把尺。同时,也会将改厕与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结合起来,实现改厕后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置、达标排放,对部分农旅资源丰富的农村公厕进行特色化改造,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立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