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生态修复森林扮美四明山

    2017年09月20日 09:40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立 通讯员史媛)日前,位于章水镇皎口水库的生态湿地二期工程顺利完成,原本被山民荒弃的近200亩丘陵科学种植了草坪和灌木,重新披上绿衣。据介绍,复绿后的这片山林不仅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更是为水源地增设一层净化“过滤膜”,成为了当地生态修复青山绿水的一个缩影。

  森林大镇面临生态难题

  地处四明山东大门的章水镇素有甬城绿肺和水缸之称。全镇区域内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林地面积有12.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

  上世纪80年代初,四明山区的花木产业逐步兴起,并迅速扩大。“高峰时期,周公宅水库上游八成的农户都从事花木行业,平均亩产近万元,是当时农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章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域内花木产业集聚度高,拥有万亩樱花基地,冠有中国樱花之乡,成了当地的一张新名片。

  但是,多年来的花木产业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水土流失、水源污染、自然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问题。“少数农民为了追求利益而毁林开垦种植花木,导致森林植被破坏,加之花木多使用农浇肥又易对水源造成污染。”该负责人直言,山区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逐渐受到威胁。

  森林生态修复机制启动

  2013年起,章水镇按下了森林生态修复键。“那年,市里出台了《四明山区域森林生态修复指导意见》,为恢复四明山区域森林植被指明了方向。”章水镇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后该镇的禁止毁林开垦、规范森林开发、套种补植造林等一连串举措先后进山入林,起到了显著成效。

  同时,按照统一要求,章水实施多种形式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在对25°坡度以上的山林,套种常绿珍贵树种、发展替代产业等方式实施生态修复。至2016年底,修复总面积0.13万亩;其次是在生态敏感区等区域采取留树育林的方式,把现有花木就地改造为生态林和景观林,并列入生态公益林实施生态补偿,这样既解决部分花农花木销售问题,又达到修复见效快的目的。此外在密北线两旁,皎口水库坝上至细岭等多条游步道实施彩化带建设。

  绿水青山也是生产力

  2.8万株猕猴桃,3.5万株香榧, 5万株银杏,25万株茶叶……在章水镇的“退花还林”经济账上,1300亩的山林被打造成了一个林特经济圈。该镇的林业站徐站长乐观表示,眼下猕猴桃已陆续结果,崔岙、李家坑两个百亩香榧基地成型,用不了几年,这些林作物都能变成当地的金疙瘩。

  深处大山的里梅村在全镇较早尝试花木替代产业培育。谈起当时的情景,该村的村干部赵欢成直呼这是一场“大山里的创业”。“那个时候,花木经济已在走下坡路,但不少村民持着再等等的观望心态,并不接受退花还林政策。”赵焕成觉得要改变村民的守旧心态就必须有人第一个站出来,而赵焕成就是这个“吃螃蟹”的人。

  看到村干部带头示范,一些村民也开始放下疑虑,跟上了转型步伐。更可喜的是,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上级政策奖补,里梅村的林特经济开展得风生水起,香榧、银杏、茶叶取代了传统的花木并初具规模。

  同样靠示范带动建设还有杖锡村,该村的花木专业合作社领头人鲁根水积极鼓励社员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樱花林下种植百合,利用樱花树枝培育香菇、黑木耳,在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花木附加值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有带路人示范,还有镇政府兜底。据悉,章水镇极为重视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多次邀请生态专家前来把脉问诊,并斥资大力发展花海经济、民宿民居、特色采摘游等农游观光产业。

  “生态保护和村民增收两不误是我们检测山林修复成功的标准。”章水镇相关负责人,遵循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工作思路,将不断改进完善森林生态修复的管理技术和水平,让美丽的四明山成为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富矿。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立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