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佳
海曙记者站唐慧晔
通讯员 江潇
说起“甬·志愿”大篷车,海曙城西的居民们耳熟能详。9个多月,这辆“公益大篷车”走遍了城西的9个镇乡街道。每到一处,近20项的公益便民服务便“送达”当地居民的“家门口”。分设的“甬·志愿”公益驿站,更激起了当地居民参与公益的热情。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看店,能和这么多人说话。”患有轻度听力障碍的张昱在慈善商店工作一年多,已能独当一面,“这是一个爱心的聚集地,每一位顾客对我很包容。”
善行带来善行,公益引领风尚,志愿者的爱心之举,铺就宁波这个爱心之城的亮丽底色。
周日一早,“蓝精灵”铁路驿站的志愿者郑燕君比平时提前一小时来到志愿服务岗,用流利的英语为当天第一位向她求助的外国友人指明出口方向。
“宁波是我们自己的家,文明城市创建就是自家事。”郑燕君说,能以做志愿的形式为宁波的城市文明做点事,非常乐意。这句话也道出了81890志愿服务平台131251名注册志愿者的心声。
在81890与社会各界共同搭建的志愿平台、组织的志愿项目中,志愿者们助老、助学、助困,在公共领域提供帮助,实施环保行动,并参加市民巡访团为城市文明“挑刺”,开展文明劝导。
“以前我开车上下班,现在我习惯提前出门,改骑自行车或者步行,这样更容易发现、记录身边的文明与不文明。”“80后”青年磊磊是市民巡访团中的一员,他说脚步是丈量文明的最好途径。“现在市民巡访团有了专属微信群。一旦发现问题,我就拍照上传,很快就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受理和解决。”
“挑刺”,是为了让“家”变得更美好;服务,是为了让“家”中的每个成员能沐浴到暖暖的阳光。
截至目前,通过81890志愿服务平台的对接,满足服务需求3.5万人次,完成微心愿6858个,志愿活动1.2万余次,志愿者服务累计时长215万小时。
“我的宁波,我的家。”参与文明共建共享的新老宁波人觉得,生活在宁波,满满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