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浙江工人日报]当年因两分之差名落孙山 多年后建了8所希望小学

宁波企业家李爱良爱心助学15年,受助的300多名贫困大学生亲切地叫他“李叔叔”

    2017年12月11日 14:37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李爱良在整理助学的资料。

   边城雨、孙勇报道 1977年,全国终于恢复了高考。那一年,家住宁波当时还叫鄞县(后改为鄞州区)古林的李爱良只有18岁,也满怀希望走进了考场要圆自己的大学梦,但结果他没能如愿以偿,以两分之差落榜了。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干,不上大学也要混出个名堂,以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当时,李爱良在失望之余这样想。

  如今的李爱良,已经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且从15年前开始,先后资助300多名贫困学子实现了大学梦,还建了8所希望小学。

  “当年我因为两分之差没有实现大学梦,现在我不能让这些孩子们因为贫困被挡在大学校门外。”近日,李爱良在接受采访时说。

  15年资助300多名学生,建了8所希望小学

  现年58岁的李爱良是宁波伊司达集团董事长,就在不久前,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他的“侄女”陈晶晶写来的。在信中,除了向他报平安之外,还邀请他有空到温州去玩玩,让她尽一份“孝心”。

  陈晶晶是景宁人。2005年,晶晶考入温州大学,因家里经济困难无法入学。李爱良得知后,主动承担起她所有学费。2013年,晶晶结婚,李爱良有事不能前往,但依然以“叔叔”的身份,给晶晶送去了贺礼。至今,这份亲情一直保持着,每隔一段时间,晶晶总会发来问候书信和短信,还不时寄点家乡特产。

  据了解,晶晶只是李爱良众多“侄子侄女”中的一人。15年来,李爱良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全国各地建了8所爱心学校,捐赠助学款已达几百万元。他不求有人回报,“我的行为只是想让他们能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以后回报社会就可以了。”

  “只要读得上去,学费我来承担”

  2005年,在陆续资助8名大学生念完大学后,李爱良决定出资500万元成立“伊司达慈善扶贫基金”,帮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2002年至今,李爱良以个人和公司名义累计助学大学学子300余人。“只要读得上去,学费我们会承担。”李爱良郑重承诺。

  除了大学生,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也是伊司达集团关爱的对象。“我见过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早上5点不到出门,要走3个多小时山路,到10多里外的学校上课,看了真让人心疼。”见此,李爱良决定,以公司名义建希望小学。

  但建学校并不容易。2010年9月1日,正在广州出差的李爱良接到了贵州省都匀市河阳乡各里伊司达爱心小学校长的求助电话:学校当天开学,但因欠施工方5万元工程款未缴,教室门被建筑商锁了,100多名新生和家长进不去。核实情况后,李爱良马上打电话给公司财务人员,决定再增加捐助5万元,并要求财务人员尽快汇钱。当天下午2时,钱到账,教室的门开了。如今,已有8所“伊司达爱心学校”分布在河北、贵州、广西、江西、湖南等地。

  “因为心有遗憾,所以坚持助学”

  “我打小就梦想着上大学。”李爱良回忆当时的情景,掩盖不住一脸的遗憾,“如果那时候能读书,所有的事情也许会做得更好。”正是因为心中这一份遗憾,所以李爱良在资助学生时有他自己的原则,“我资助的学生,都是要学习成绩比较好的。”

  李爱良还坚持一个助学原则,就是学业结束后鼓励学生们出去闯荡。“公司发展很快,经常需要招揽不同方面的人才,也有不少孩子主动提出想要来公司上班,我都一一回绝了。”乍一听有些苛刻,但背后却蕴藏着道理,“我不想让他们怀着‘报恩’的心意来上班,而且这些孩子本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希望这份爱心,能够传递下去”

  李爱良曾担任过鄞州区慈善总会的副会长,目前还担任海曙区政协常委,他对记者说,每次慈善总会和政协搞活动,他都很注意这方面的信息,如果有机会,他就会伸出援手。“每次建希望小学,我都要到现场去进行实地走访,建设过程中再去看一下,建成之后,经过验收合格之后再交给学校。盖的房子是给孩子们用的,质量问题不能马虎,所以我都要自己看过了才放心。”

  对每一个资助的孩子也是如此,他都要亲自去实地了解,然后才进行资助。

  李爱良会定期给他资助的孩子打电话,他常常会产生一种感觉,跟他们打电话就像在和自己的孩子联系一样。李爱良对孩子们的关心,也让孩子们感到无比温暖,除了亲切地称呼其为“叔叔”以外,有的孩子还称其为“爸爸”。逢年过节,孩子们还会给李爱良发来祝福短信。在李爱良的手机中,保存着不少孩子发来的记录生活琐事和祝福的短信。

  这些年来,资助了这么多孩子,李爱良心里也有个期盼,“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承担起责任,可以把这种行为传递下去,也去资助一些贫困学生。这是我最想他们做到的。”

  与做慈善的慷慨相比,李爱良平时生活朴素。自己平时用的一辆奥迪车已经10多年了,快到报废的年限了,有人劝他换一辆,他说车子能开就行了。“把钱用到刀刃上,比什么都好。”

 

本文来源: 浙江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 沙燚杉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海曙新闻

更多
  • 海曙新闻第838期
  • 海曙新闻第837期
  • 海曙新闻第836期
  • 海曙新闻第835期

图片海曙

更多
  • 逸仙楼
  • 花果园庙
  • 督学行署
  • 伏跗室
  • 全祖望故居
  • 全祖望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