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一个物事与一个时代:

浙东冰厂忆旧

    2020年08月06日 10:46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清嘉庆时期甬江两岸地图,资料来源:《鄞县地舆图》(局部)

  民国时期的宁波冰室,资料来源:《伊东忠太建筑文献》第6册第5巻

  采冰场面([美]施塔福摄),资料来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的《20世纪初的中国印象——一位美国摄影师的纪录》

  又到一年北风起。

  冬日里,不少宁波人的儿时回忆中,“冰厂”,或许正是其中一味。这一已经淡出现代人生活的事物,曾经是宁波江海岸边的一道独特风景。

  翻阅宁波的地方志书等文献资料,那些关于浙东冰厂的记载,告诉我们的恰是一个物事与一个时代的故事。

  史复明王佳叶继峰

  19世纪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逊的游记《中国与中国人的影像》中,曾以优美的笔调叙述了初夏时节轮船在甬江航行的见闻。其中,特别提到了“一件新奇的事物”,“便是江岸上那一排排连绵不绝的冰屋,里面贮存的冰用于夏天的时候给鱼保鲜”。约翰·汤姆逊所说的“冰屋”,便是“老宁波”口口相传的“冰厂”。

  同样在19世纪,英国人罗伯特·福钧来甬,对这些“冰库”充满了好奇,“乍看上去,很像英国的干草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构造,竟然可以在夏天很好地保存冰块”。福钧对此还进行了多次检验,认为“冰库”的质量令人满意:

  “1844—1845年的冬天是一个暖冬,这一地区的池塘、运河里很少或者根本就没结过冰,冰库自然也没有新冰入贮,但很多冰库还是贮存了大量的冰块,这些冰都是前一年存放在那儿的,就这样,市场上仍有冰块出售。”

  两位英国人描述的冰屋、冰库,在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宁波地区颇为普遍。

  用冰来给夏季的食物保鲜是一种古老的方法,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开始用天然冰来保存食物。在江南地区,由于气候原因,藏冰较北方不易。明代徐继善在《人子须知》中有言,“北人藏冰,乃苦寒之地,故水不化。南方无苦寒,则水易化而不能藏也。”但是,浙东人民出于渔业生产的需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很早的时候就建造起了冰厂。

  宁波人建造冰厂,可追溯到明代。郑若曾的《江南经略》载,在明代,宁波的黄市洋一带就有四五座“冰荫”(即冰厂)专为渔船供应冰块。当时,浙东一带的习俗是将所得鱼货用盐来腌制,冰鲜并不流行,冰厂数量也有限。

  冰厂在宁波地区的兴盛,始自清代。成书于清代的宁波乡土文献著作《四明谈助》卷二十八“甬江贩聚鲜货”便描述了这样一番场景,“甬东滨江居民,多以藏冰为业,谓之‘冰厂’。夏初凿取,以佐渔鱼行远。贩夫冰船,多系于芥子庵道头。”

  浙东一带反映乡土生活的诗歌中,冰船、窖冰、冰鲜等内容亦多有呈现。清初李杲堂的《鄮东竹枝词》直白地记录了甬人藏冰以售、供应冰鲜船的乡风民俗:“鱼鲜五月味偏增,积冻舱中气自凝。未出洋船先贵买,几家窖得一田冰。”诗人陈劢的《石首鱼》生动描述了利用窖藏冰块给鱼保鲜而致富的情形:“巨艘满载鱼不腐,预将窖冰舱中贮。合家生计从此出,致富何必让陶朱。”

  冰厂的兴盛,与当时浙东一带渔业的发达密不可分。那么,冰厂是否为甬上所独有?民国时期所编的《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卷》载,当时浙江贮存天然冰的冰厂除杭州有数家以外,几乎全集中在浙东一带。其中,“以鄞县为最发达,鄞东之冰厂跟,旧式藏冰之厂,所在皆是”。此外,“镇海、定海、象山也占相当地位。”

  清代及民国时期,宁波地区的冰厂俯拾皆是。《申报》有云,1893年时,宁波有冰厂数百家,还设立了公行。《鄞县通志·食货志》载,冰厂年有增减,自和丰纱厂以东至镇海江北方面鼎盛时常有千数百厂。

  浙江省立宁波民众教育馆有份详细调查,1936年,鄞县“下白沙对岸梅墟地方,和丰纱厂东沿江数里”等地“有大小冰厂二百六十余”,“可容冰一万二千担至一万六千担者有五十余厂,可容八千担至一万担者有七十余厂,其余可容冰四千担至七千担。”《中国实业志·浙江省卷》还详细列举了当时鄞县宗茂记、葆记、楚记、谟记、秀记、运记、采记、兰记、舜记、梅号、南号等20家冰厂的资本及地址情况。

  镇海、定海、象山等地的冰厂,数量规模也不遑多让。

  据《浙江沿海各县渔盐概况》记载,镇海“全县冰厂散布于旧第二、四、六、七自治区内”,“每年可运销四十八万担”,“平均每年贸易额十五六万元”。

  民国《定海县志》“风俗篇”记载:舟山“自甬东东港浦至吴榭田屿,储冰草厂络绎不绝。”清后期至民国中期,沈家门一带就建有大小冰厂80余座。1935年,沈家门还建了一座储藏量达7万担的超大冰厂。

  象山冰厂,县志中没有记载。不过,据浙江省立宁波民众教育馆调查称:“石浦冰鲜桶渔业最盛,可和沈家门相颉颃。”据此,亦可推想当地的贮冰量应当不低。在20世纪20年代,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商工课曾对浙江的冰厂情况作过调查,报告除了指出在沈家门、石浦、镇海和宁波甬江流域冰厂广为分布外,还指出石浦的冰厂规模比宁波高大得多,单个贮存量可达4万担,建造费用在2000元左右,并拍摄了照片。

  冰厂的建造及运营,《鄞县通志·食货志》有过言简意赅的介绍:“支木建厂,茨草其上,掘地为洼以贮冰。”

  建厂第一步要做的便是选址。厂址一般多选择在靠近江边或海边的高地上。一则便于排水,避免雨天时为水所淹;二则便于渔船就近充冰,减少人工运输费用。

  第二步是挖窖。通常“每厂占地约七八分,内掘地窖,深约丈余,周围不下二十余丈”。利用挖出来的泥土,在土坑四周夯筑起厚厚的土墙。为了保温及保持冰块的洁净,坑底及四周铺上很厚的稻草。土墙上预先开有相对的两道门,以便冰块快速地运入与运出。

  为了更好地保存冰块,大一点的冰厂往往会将坑内分隔成多个小空间。据《江苏省浙江省水产业调查报告》,石浦一带的冰厂内部隔成92间,其中宽4间,长23间,四周以高11尺、上宽4尺的堤坝形土墙围绕,地面铺设了石板。为了便于排出储冰过程中溶解的冰水,还特别铺设了深五寸、宽三寸五分的排水沟。

  第三步是搭棚。《四明谈助》卷三十二对冰厂外形做过这样的描绘,“冰厂窖田覆草,中脊建瓴,前后峻削,如马鬣封然,不至积雨渗漏”。所搭建的草棚上窄下宽,外观呈锥形。冰厂内部竖立多根木柱子作为支架,上面所覆盖的草苫子,都经过紧密编织,层层覆盖。

  接下来便可以贮藏冰块了。“几多茅屋窖严冰,万顷颇黎冱有声”,这是清代诗人戈鲲化描写宁波江东藏冰入厂的情景。《鄞县通志·食货志》亦云:“晚秋收获后,灌田以水”,“十月以后,天寒凝冰,早晨二三时,乘月光移田水所结之冰,藏之厂中。至翌年春间,冰期始断,乃扃厂门,待售于冰船”。

  每个冰厂都有自己的水田,称之为冰田。各地冰田数量则根据冰厂的大小,及所在地结冰的天数而定。仅甬江一带,冰厂大者需田十五六亩,最小者亦需五六亩。

  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生产技术及工具。在每块冰田靠近道路的位置开挖1米宽半人深的“汤团河”,方便就近将冰送入窖中;敲冰、拉冰、捞冰都有专门工具,如冰榔头、冰扒及冰篮等。有的地方还提前将多条绳索放入水田中,结冰后冰和绳连接在一起,当冰被敲开后,只要拉动绳索,就可以将冰块方便地拉到一起。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进行封藏。当冰块码放至规定高度时,“乃以稻草放置冰上,次以竹席或芦席覆之,然后涂泥至五六尺,使之密不透风”。

  冰厂的启封时间一般是在“翌年四五月,或六七月”,“开窖之时,必先搭盖席棚,式如人字,高出窖面约七八尺。一面遮蔽日光,一面避免风雨。开窖方法由小而大,取冰者先凿开窖口,由上而下,取尽一列,再及次列。”

  “冰厂净利历年相差甚巨,年成之好还常视渔业之旺衰及冬夏两季之寒暑以为断。如渔业发达,则冰之需求大,冰价必高,夏季天热冰之融解速而需求多,则价亦昂;冬季天冷冰之贮量富而供给多,则价必跌。”在20世纪30年代,宁波一带的冰厂,通常大的整窖可售700元,小的可售300元。

  浙东冰厂的存在,提高了冬季荒置农田的利用率,还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鄞县通志·食货志》记载,鄞县地区“赖冰业间接为生者不下万人,冬季取冰藏厂日抬冰,抬冰之人多为邻村居民,惟遇冰多时间,亦雇用十余里外之农民。其工资在六七年前每小时约价二角,较之普通工匠之工资有过之无不及”,“春夏之间,贩冰与渔船亦雇用人夫挑之,每担以途之远近计价,健者日能获银一元以上”。

  当然,最为主要的是解决了夏季鲜鱼的保鲜问题。《鄞县通志·食货志》对之有生动的记载:“甬江渔船,当渔汛期至,由奉化江扬帆而来,经过东乡梅墟江滨,必购冰贮舱下,使船载重,始可浮海。及在定海洋面渔获而归,将贩之甬上之鱼行也,又经过其他地,则再冲冰,使鱼味鲜美,且可以持久。”

  除了渔船出海需要购买冰块,还有一个消费群体就是冰鲜船。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镇海有冰鲜船50只,象山100余只,定海长涂50余只,奉化30余只。冰鲜船保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冰鲜船,先在船舱底铺上一层冰,再一层鱼一层冰放置,此种方法保鲜可达5天;一种为冰鲜桶头,即把鱼和冰混装在加盖的木桶中,保鲜可达一周。

  当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浙东一带很少结冰,冰厂无冰可藏而告式微。加上机制冰的普及,各地的贮冰草厂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宁波最后一座冰厂,停业在了1983年。

  细细想来,宁波先人就是利用这样的“土办法”,在炎炎夏日保存下成千上万吨的天然冰块,保障了浙东海洋渔业之需。更令人惊叹的是,没有动力资源的消耗,没有生态环境的污染,冰厂留给人们的怀念和思索,随着岁月的沉淀,相信还有很多很多。

本文来源: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沙燚杉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