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分布密集。(陈阳孙佳丽摄)
前天下午,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民政、消防等部门,对社会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进行检查和整治。在雅戈尔大道100号的一栋办公楼,联合检查组检查了6家培训机构,仅有一家正规办学——
亟待一场
见习记者孙佳丽实习生陈阳
寒假刚刚开始,不少家长就已经领着孩子,奔波于各大教育培训机构之间。“孩子累,我们也累,可是不抓紧假期的时间培训,下学期,我的孩子恐怕就要被落下了。”市民李女士昨日对记者说,早在放寒假前,她就已经为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排好了寒假培训计划表。
在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中,如何选择一家靠谱的教育培训机构已成为摆在众多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九大投诉热点中,“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同比增幅大,合同问题突出”赫然在列。据统计,去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超过1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5.55%。
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已成为现阶段监管部门要面对的突出问题。目前,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局、民政局等部门,正在对各类非法违规举办文化课程辅导的培训班开展检查整治,剑指无证办学、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在职教师参与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
望子成龙
教育培训市场需求大
同李女士一样,教育培训早已成为众多家长安排孩子假期时间的必选项。“以前的家长,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的家长则是认为不抢跑就会被别人家的孩子甩在后面。”我市一位资深的小学教师应老师说。
在庞大的教育培训市场中,超前学习占了很大一部分。当抢跑变成了争着往前跑,从提前一天开始学习,到提前一个月甚至一年,孩子们的“竞争”线正在不断降低,甚至从识字阶段开始,家长就会送孩子去培训。
为了满足市场对超前学习的需求,“初中学高中课程”“小学读初中课程”“学龄前认字过百”等已成为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的常见项目。“不少教育培训机构以‘提前学’‘超纲教’‘变相押题’为噱头吸引家长,家长也很乐意为此买单。”应老师说,这虽然能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学生成绩,但违背了教育规律。
不仅是超前学习类项目,书法、绘画、乐器、舞蹈等才艺类培训项目也是家长眼中的“香饽饽”。“4岁是开始学习钢琴最好的时候,所以幼儿园一下课,我都会带孩子来培训机构学钢琴。”市民陈先生说,在他孩子的班上,几乎每个小朋友有自己擅长的才艺,他的孩子自然也不能例外。
不仅是针对孩子的教育,随着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市想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自我能力的市民也很多。保险业务培训、高等教育助学、企业管理培训、自考培训等项目层出不穷。
这些因素,促使着我市教育培训机构大量涌现,也让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逐步成为我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部新城的某小区附近,一条仅100米长的小吃街上,就分布着4家艺术培训机构,其中1家今年刚刚开始装修。在雅戈尔大道的一栋办公楼内,就驻扎着十几家培训机构。
鱼龙混杂
教育培训机构水分多
然而,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的培训课程都有效果吗?这“遍地开花”的教育培训机构真的都是正规合法的吗?其实不然,鱼龙混杂才是如今民办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
笔者走访了海曙鼓楼的部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发现许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保证升重点,没考上退款”“名师一对一辅导”“一年拿到专科证书”等广告铺天盖地。“许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家长,在广告宣传上无所不用其极,常借名校名师、教授、专家等头衔忽悠家长,虚构学生姓名和中高考成绩,用包学会、中考包进普高等虚假承诺欺骗家长。”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沈百军说。
在这个市场中,机构超范围、跨区域经营的现象同样十分普遍。沈百军告诉记者,市场监管部门审批的教育咨询公司、琴行、托管班是没有培训资质的,但许多机构借用工商营业执照堂而皇之地从事着教育培训活动,甚至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利用外地的办学许可证,打
着全国连锁的旗号,未经审批跨区域开办教育培训机构。
日前,鄞州区教育局对位于百丈路88号东城百汇的博纳教育培训下达了“停止办学”通知。据了解,该机构无证无照、无办学资质,却已经开班授课,显然属于非法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另外,师资良莠不齐、培训效果差强人意也是我市民办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曾以学生家长的身份向多家教育培训机构电话咨询,工作人员一直强调“一线”“教龄丰富”等字眼,而对于老师的详细信息,如毕业院校、具体教龄、工作经历等不愿细说。“培训机构可能会有来自名校的老师,但若是每个机构都有名师,恐怕教师编制都不够吧。”应老师说。
笔者又通过查询口袋兼职、58同城等招聘平台发现,许多教育培训机构招聘兼职教师仅仅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对于教师资质、专业学科背景等并没有要求。某些机构宣传的所谓“名师一对一辅导”,担任授课任务的往往只是在校大学生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规范办学
我市培训机构监管在路上
“在竞争社会中,出国留学、升学深造、特长培养等正逐步变成刚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对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讨论并不应该集中于该不该有的问题,而应该针对如何规范的问题。”不少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说。
我市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实行“办学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注册审批方式,貌似十分严格,却容易导致有的培训机构因注册门槛高而选择不注册,无照无证经营,或注册为工商企业,有照无证超范围经营。又由于这两类机构都不是合法的教育培训企业,因此地方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难以按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方式监管,卷款而逃的教育培训机构大多集中于这两类。
“我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出现的问题,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审批门槛过高、审批和监管权限不明确,导致整个教育培训市场出现‘表面上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管理’的局面息息相关。”沈百军说。
在宁波开设合法的教育培训机构,门槛有多高?据了解,个人或企业要想在宁波开设合格的教育培训机构,应具备教育局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民政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等相关证件。以办学许可证为例,根据我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审批与管理规定,培训机构应当拥有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金,具有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的办学场地和教学用房,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等,方有资格办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门槛高,正规教育培训机构自然就少。“学校查询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我市拥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教育培训机构仅728家。而教育局在今年1月10日发布的数据,包括市本级、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高新区在内的中心城区拥有的正规培训机构只有417家。
针对这一现象,在今年初召开的市两会上,作为市政协委员的沈百军就曾建议,我市需加强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放低教育培训机构门槛,推动教育培训市场透明化,以保障广大家长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但降低门槛并非是无门槛。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指出,2018年要出台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者”。
沈百军建议,我市可成立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协会,完善教育培训机构监管体系,落实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同时,对已通过审批的培训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对不按规定办学的机构进行停业整顿,以保障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办学。他还建议,把教育培训机构都纳入监管,并通过备案制,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同时顺应市场规律,充分借助现代科技和网络,建立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网站,公开培训机构信息、鼓励家长自主选课、委托第三方收费结算,以防卷款跑路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