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儿子回来,沈妈妈难掩激动情绪
“儿子,你终于回来了!”
“别激动,别激动,我回家了你要开心呀!”
昨天下午3:55,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民警沈盛彪圆满结束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回到宁波。当看到眼前皮肤黝黑、瘦了一大圈的儿子,母亲严惠娣既心疼又高兴,母子俩的一抱,让在场同事、媒体记者动容。
“终于回到我们大海曙了!”瘦得皮带都缩了5厘米的沈盛彪在大家的期盼中,平安回家了。
□通讯员钟陶行金报记者朱琳文/摄
回家的温暖
“儿子,我要把你一年来瘦下去的十多斤肉补回来!”
得知儿子马上就能回家,沈盛彪的父母着急赶到海曙公安分局,想在第一时间见到孩子。
看着参与维和的儿子一年瘦了十多斤,母亲严惠娣觉得既心疼又光荣。
“儿子,我要把你一年来瘦下去的十多斤肉补回来!”
一年前,也是在海曙公安分局大院,大伙送别沈盛彪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是中国(浙江)第六支赴南苏丹执行维和警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也是唯一的宁波民警,他们代表中国出征非洲南苏丹,这也是浙江警队参与的危险系数最高的一次维和任务。
沈妈妈透露,得知儿子要赴南苏丹维和的消息时,除了父亲外,家人、亲戚、朋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支持。
沈妈妈看不懂英文,不清楚儿子到底在南苏丹做什么,娘俩的交流只能停留在打电话、发微信,而南苏丹网络又时好时坏,经常失联。
“出去一年,他一共生了三次病,去年12月下旬,先后有三四天没联系我们,发微信也不回,实在没忍住,我就打电话去了,他告诉我,发了高烧,四肢无力,都没力气发微信了……”沈妈妈当场就哭了,声嘶力竭问儿子,“我怎么来?”她恨不得分分钟飞到南苏丹去。
儿行千里母担忧,沈妈妈说:“他出发时体重150来斤,现在只有133斤,整整瘦了10多斤啊!昨天晚上7点多,他给我发了条微信,说到杭州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我说,儿子,我要把你一年来瘦下去的十多斤肉补回来!”
南苏丹的日子
工作、生活、环境、疾病都成了考验他挨个克服过来了
“这两天,不管是在省公安厅,还是市公安局,又或是在我们海曙分局,我都非常激动,大家让我感受到了南苏丹一般的热度。一年来,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我们生活在了和平的中国,国家安全是真正的民生,我为能参与到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而感到自豪。”在接受媒体群访时,沈盛彪总结道。
他坦承,在任务区的确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这些艰难险阻不仅来自工作,还来自于生活、环境、疾病的层层考验。
当飞机降落在朱巴国际机场时,黄沙满面扑来,行走在气温40多摄氏度的南苏丹,满地暑气往上蹿,这个只分旱季、雨季的国家,不是热得你汗如雨下、身体脱水,便是天天下着瓢泼大雨,满地泥泞。吃不到美味的中餐,放在案板上的肉类被苍蝇叮了又叮,蔬菜得去中国超市买,但价格往往贵上一倍,他最想念家乡的酱油、豆瓣酱等各式调味品,因为南苏丹只能吃到盐。
即便条件艰苦,疾病肆虐,但在一年里,沈盛彪先后担任过四项职务,他从一名普通难民区巡逻队员,晋升为勤务小组组长。
2017年5月,通过岗位竞争,沈盛彪担任朱巴战区评估队队员。1个月后,他又考入特派团警察总部公共信息办公室,之后又担任负责人,从事任务区警队宣传报道工作。
由于执行维和任务期间表现突出,此次赴南苏丹执行维和的警队全体队员被授予了联合国“和平勋章”。
“令我开心的是,当地百姓对中国人态度非常友好,难民把中国警察当朋友看待,我觉得这感觉特别棒。”
说到最后,沈盛彪表示:“对于一个基层民警来说,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执法合作非常光荣,今后如果祖国召唤,我仍然会义不容辞地参与!”
三访沈盛彪
2016年,记者曾对沈盛彪做过专访,因自学并熟练掌握英、日、法三门外语,在警队有“快译通”称号的他自小受军营出身的父亲影响,热爱警察岗位,更有担任联合国维和警察的梦想。
初次采访时,沈盛彪尚未赴南苏丹,但记者被他的认真、好学打动。
再次采访是在去年7月,维和4个月后他回宁波讲述维和经历,此时的沈盛彪,已有了一名维和警察的大气和担当,他视国家安全为己任,他表示,既然出去了,就要维护好中国警察的形象。
昨天的采访,记者又看到了一个新的沈盛彪。
希望这个维和英雄的力量能激励更多人,希望他给宁波公安带来更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