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落户海曙已有一年有余,在日前举行的2018宁波智能制造技术高峰论坛上,带头人谭建荣院士铿锵有力地提出了智研院的“一五规划”:未来五年,将以“一院、二中心、三方向、四基地、N个示范工厂”为战略目标,在海曙打造一个总部基地,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助推“中国制造2025”首个示范城市建设,成为宁波“智”造业发展的新引擎,抢占中国制造的“智”高点。
在此次峰会上,作为谭建荣院士口中的“二中心”之一——宁波市智能成型技术创新中心也正式在业界亮相,在智能成型设备、智能模具、智能成型技术、成型制造大数据等四大领域打造国内领先水平,三年内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海曙科技争投、产业争先的鲜活注脚。
基于现实需要谋求主动转型
峰会上,业内人士坦言,尽管海曙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成型制造产业成熟,但也存在创新技术薄弱等共性问题。
虽然转型升级存在一定困难,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整体市场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全世界75%的钢材经塑性加工成形,塑性成形加工的零件与制品在汽车和摩托车中占70%-80%;目前在各种门类的工业制品中,半数以上都采用一种或多种连接技术才能制成。专家预测,未来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等行业对模锻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政策驱动增长。《海曙区转型升级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指出,将实施智能制造提速行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15个传统制造业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实施技改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比例达到1/3以上,工业投资增长力争达到10.5%。
综上可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情况下,成型技术优化通过零件形状和结构设计实现减重和节省原材料,在实现零件轻量化设计和制造方面有重大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顺应全球制造产业智能制造、绿色升级的变革趋势,探索简历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的协同运作机制势在必行。
“产学研资黏合剂”打破籓篱
科研机构手握技术却无转化通道,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尚需人才支持……一直以来,种种原有制度成为了阻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籓篱,在刚刚成立的宁波市智能成型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则完全不会产生这方面的担忧——作为一家新型科研机构,创新中心背靠“大院大所”,打通了产学研和资本的全链条通道,联通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在引才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
记者了解到,创新中心面向成型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聚焦智能成型装备、智能模具、智能成型技术、成型制造大数据等四大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打造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据智研院常务副院长朱海标介绍,该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是由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宁波重要的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高校、产业联盟等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创建的独立企业法人,并具有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科研机构。
在这个新型科研机构中,集聚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交易等6大平台。“以智能成型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例,中心将辐射整个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服务公共平台智能成型制造产业领域内的企业和各类机构,提供从技术委托研发、测试认证、标准制定、专利运用、成果评估、应用推广、企业孵化到信息服务和项目融资等一系列全方位公共服务。”朱海标告诉记者。
解决智能制造的“痛点问题”
在智研院智能工厂总规划师胡健看来,企业投身智能制造,构建智能工厂存在经验不足等9大“痛点问题”。创新中心的成立,则有利于解决这些痛点。
首先是有利于解决智能制造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战略规划,以智能成型制造领域的“创意孵化、技术孵化、产品孵化、市场孵化、商业模式孵化、人才孵化”为内容,以“龙头企业引领,投资孵化结合,线上线下互动”为思路,创新中心成立第一年将集合30家院企协同成员、50名实战运营团队和100名高端科研团队,打造智能成型众创空间,形成全球知名智能成型制造的专业化众创空间,集聚智能成型制造领域内高水平的创客,形成协同创新和产业集群效应。
技术也是限制智能制造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中心针对智能成型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及产品需求,攻克高性能本体、智能感知等共性关键技术,抓住智能成型制造发展的新机遇,研发和储备智能成型制造的前沿技术,强化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打破人才瓶颈,让更多有志之士服务“海曙制造”。作为创新中心工作聚焦的重要一环,“政产学研用资”合作和人才培训中心由宁波智能成型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筹建中)负责建设,整合相关资源,针对智能成型制造产业化需求,开展智能成型技术及云制造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培养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熟练掌握智能成型制造工艺的高技能人才,提升企业人才队伍层次,完善智能成型制造行业的人才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