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悦清
从东南沿海的宁波出发,到贵州茶乡都匀,再行至广西博白客家……这个春天,随着“海曙杯”首届中国家庭茶艺大赛的选拔开赛,一缕缕茶香走进千家万户。
宁波茶业博览会、“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新时代宁波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场场茶事活动在宁波轮番上演。
茶园总面积21.84万亩,年总产量近2万吨,全国近30%的茶叶出口经过这里漂洋过海,一组组数据更见证宁波茶业发展势头的强劲。
这些精彩背后,是千年“茶港”宁波开启新时代茶业发展的生动实践。5月3日至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齐聚宁波,参加“第九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暨‘海曙杯’首届中国家庭茶艺大赛”。与会嘉宾一同探讨茶产业发展新风向,聚焦企业品牌建设、挖掘宁波茶韵茶史……人们普遍认为,在中国茶产业迈入新时代的开端,宁波茶业已开始全新的思考和实践。宁波茶文化的“现代表达”
“琴棋书画诗酒茶”,文化与书画艺术自古以来密不可分。海曙区农林水利局吴颖博士告诉笔者,获得“海曙杯”首届中国家庭茶艺大赛宁波赛区第一名的王叶家庭,在比赛中综合展示了宁波书香茶韵的文化底蕴。“选手通过冲泡‘它山堰’海曙红茶,展示了宁波天一阁书藏古今的气魄,推广了海曙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也体现了家庭在茶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而作为本届茶文化节主体活动之一,“新时代宁波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则集结了一众国内外知名的茶界专家,聚焦当代“茶港”打造,畅谈宁波如何在茶历史的渊源、茶文化的底蕴和茶经济的演进发展等方面进行传承和创新。
“盛世兴茶,根本是文化兴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提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根本在于坚持文化自信。茶叶拥有“六茶共舞、三产交融”的创新张力,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人文精神,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
“我们要努力让藏在深宫内的茶文古书典籍、埋在地下的茶文化遗址遗迹、散落在民间的茶文茶俗遗珍等茶文化元素活起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使茶文化在传承中弘扬、弘扬中创新。”周国富在研讨会中发表讲话认为。
一大批成功实践,正在续写着宁波茶文化的新篇章。坐落在宁波海曙江厦公园北端古明州码头遗址的海上茶路启航地主题景观,占地6000多平方米,将原来零星记载于史册的文化遗产变为有形的资源。原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说:“只有特色化,才有生命力。应当充分挖掘宁波特色,对海上茶路、甬为茶港进行系统研究,充分展现千年茶港的历史、文化、传播的价值。”
越窑秘色瓷的复兴,也在传承与创新中留下许多宁波实践。从2010年上越陶艺研究所创办以来,研究传统工艺的核心技艺,在器型、釉色、中西结合创作方面拓宽思路,参观者络绎不绝。作为古代“海上丝瓷茶路”的始发港,宁波遗存了许多宝贵的茶文化遗产,并在今天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着“现代表达”。“感官与消费”成为行业评价新风向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重要风味饮品,茶叶的感官分析对于品质管理提升、产业技术进步、洞察消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第九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中,对茶叶内质的关注尤为突出。这正是从终端消费市场的要求出发,对名优绿茶产业进行整体考量。
浙江省农业厅首席茶叶专家罗列万指出,在我国绿茶产业“高效、优质、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中,名优绿茶尤其起到重要作用。“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并授权永久落户宁波,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期举办,有效推动名优绿茶提高品质、提升品牌、做大产业。
本次评比的指标由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内容构成,逐项打分。“原先指标中,占比最高的‘茶叶外形’从30%的权重减到了25%,‘滋味’和‘香气’的权重,分别提高到了30%和25%。茶叶内质占到评分的最大比重。”罗列万说。这一指标的内涵十分简单又明确:更看重消费者的口感与喜好。
从参与评审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构成来看,除有全国茶叶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还首次纳入茶企代表,更好体现市场方向。从参评茶类看,尽管类别丰富多彩,有千姿百态的名优绿茶。但337个有效参评样品中,传统炒青类名茶占到了70多个,占到总数的近1/5,同样反映出茶叶市场回归大众消费的趋势。
在5月3日举行的茶文化节开幕式上,新一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结果新鲜出炉。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福建省武平县芬秀家庭农场等单位选送的63种绿茶获得金奖,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余姚夏巷荣夫茶厂等多家宁波本地茶企在列。专家们评价认为,宁波是绿茶品类比较丰富的产区,本次参评的宁波茶企茶样有近80个,占比约达总数的1/5,这体现了宁波具有丰富的名优绿茶产品类型,更展现作为市场主体的茶叶企业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区域公用品牌下寻求个性化发展
如果我们把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宁波茶业发展阶段形容为“造牌时代”,那么,经过近20年的品牌发展,宁波茶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已迎来了质的变化。最初的品牌初创阶段,由宁波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提出名茶品牌战略思路,扶持品牌实施主体、控制产品质量、推广标准化生产等,从而快速树立名茶品牌。如今,宁波名茶形成“一县一品”品牌格局,品牌溢价明显。但到了新阶段,“成长的烦恼”不可回避。
下一步如何实现品牌规模化发展?“基于产业发展的思路向‘做大做强’的方向转变,品牌管理模式的路径必须创新,寻求区域公用品牌下的企业品牌个性化发展之路,两两结合,互促互进。”宁波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林伟平对此有着自己的思考。
这一品牌发展路径的转变,不难在本届宁波茶业博览会现场寻到踪迹。
在宁海县区域公用品牌“望海茶”的展位,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启真告诉笔者,在这次茶博会期间,作为县级龙头企业的望海茶公司,与杭州的创新型茶业新零售互联网平台“瘾家·新茶界”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将立足企业精准定位、品牌输出,围绕茶叶新零售营销开展合作。
“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望海茶将走入线下5家智能茶空间,为消费者带去新颖便利的消费体验。”潘启真说,目前公司的线上销售额已占全年营收的1/5。希望借助该项合作,让望海茶为消费领域的中产阶级群体,提供创新的体验式销售服务,为公司进一步布局线上线下把握发展先机。与此同时,5月3日举行的中国茶业电子商务品牌建设发展交流会,还举行了宁波市茶业经贸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金额达3000多万元。在潘启真看来,龙头企业强不强,直接关系着区域公用品牌模式发展。鉴于此,他们正在积极谋求市场拓展,为宁波茶产业“走出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