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朱尹莹通讯员谢芙月)洞桥镇是“史学大柱”全祖望的故乡。日前,该镇在最繁华的地段——银城广场开辟出两层楼,建成了供居民享受书香的谢山书院。古色古香的装修,富有质感的书架,还有可供读者席地而坐的蒲团、富有洞桥特色的墙体绘画等,营造出书院高雅格调、浓郁书香……
实现全民阅读,农村不能缺位。海曙通过与文体中心、综合文化服务站、文化礼堂、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多方合作共建,采用“共享图书”植入,推进乡村书房建设。按照部署,海曙将在3年内建成100家“阅读书房”,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完善“15分钟阅读圈”。
牵手“枫林晚”打造农村读书会
“陈主任,我想报名参加‘遇见你’读书会,多学习学习,以后跟阿拉孙子就更有共同语言了。”这几天,高桥镇芦港村负责阅读推广的陈冲菊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从4月底面向全村招募读书会成员开始,目前报名人数已经增至300名。但在五年前,让村民走进图书馆都很难。
“如今我们村硬件上跟城里不相上下,村民腰包鼓了,脑袋也要富起来。”该村全面负责人张岳良,从三年前开始着手打造“书香社区”品牌。首先是阵地,位于该村文化礼堂一楼的图书馆是村里资金投入最大的一块场地之一,借阅室和电子阅览室合计共3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量达万余册。“每年我们还有一笔固定的经费用于购置图书,保持图书鲜度。”张岳良说。
但是怎么把“对读书无感的村民”请进门,陈冲菊动了不少脑筋。“首先打融合牌,村里的活动凡是能和书沾边的,都要带上书香,再增加些阅读相关的奖品,把村民吸引进来。”陈冲菊说,其次关键的一步棋,是抓住家庭中的核心——孩子,通过亲子阅读、阅读推荐,努力拉近书和村民的距离。
随着书香社区创建工作的推进,阅读成为芦港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去年,芦港村成为全区唯一一个“全国书香社区”。“阅读普及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但是阅读体验还不够。”张岳良说,今年4月,他找到了甬城知名实体书店——枫林晚,依托他们的阅读资源和阅读活动策划力,共同推进“遇见你”读书会的落地生根。
当第一场阅读活动——“芦港版”朗读者推出时,不少居民直呼“不一样”。林志华老两口第一次上台朗读,虽然满是“灵桥”牌普通话,但是抑扬顿挫地朗读还是博得了阵阵掌声。“这跟我们平时直白地读书还不一样,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重度,都有讲究。”林志华说,这种不一样的阅读方式,让他很有新鲜感。
不仅于此,“枫林晚”和芦港村还达成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将从培养阅读习惯、策划全年龄段阅读活动等方面,让芦港村的书香味更浓郁。
乡村书房开启共享式服务
“一起共享、一起分享”是乡村书房的服务理念,“公益、文艺、均等、便利”则是乡村书房的标签。近年来,海曙在运营与管理乡村书房过程中更加注重盘活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茶馆民宿、工业厂区等空间,搭载以阅读推广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宁波唯一“白金级”民宿,龙观禅那既有腔调又富有清新的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下榻。而她最近被频频关注到的,却是她的书房。“有书、有茶、有阳光,正是读书的好地方。”龙观乡妇联主席曾徐说,当她向民宿主人戴如希丹提出共建龙观特色的“最美女主人读书会”时,两人一拍即合。随即,龙观禅那成为龙观乡的流动图书点之一。
“女主人”脱胎于“最美女主人手工作坊”,这是龙观乡在去年1月提出的项目。“通过对民宿女主人、农家乐老板娘、女农场主、女手工艺者进行线上线下培育,‘抱团’促进龙观产业发展。”曾徐说,目前团队有将近100名成员,线下读书已是他们学习的一块重要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女主人”来说,读书也是提升内在气质的最“便捷”方式。就在不久前,“女主人”都收到了一本来自乡妇联赠阅的书籍,她们需要在接下去的几个月内将各自的书读深、读透。“计划在下半年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邀请‘女主人’分享读书观点。”曾徐说,目前“最美女主人读书会”才刚刚起步,她也在寻求“对外交流”的机会,让读书会不仅仅局限于“独乐乐”。
而在洞桥镇,随着一大批国内外高端制造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入驻,越来越多的“智造”人才涌入这个智能制造小镇。“对于这些人才的服务,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还有精神食粮的供给。”洞桥镇文化站负责人史蝉燕说,通过走访,发现乡镇的图书馆无法满足“制造”人才的需求,他们对书本的“渴求”更趋于专业化。
短短一个月时间,由市、区图书馆共同打造的流动图书点便在宁波市智研院建立起来,根据点单,智能制造相关书籍被源源不断地送达,读书活动顺势启动,让研究院工程师们的生活变得有意思起来。
计划三年内建成百家“阅读书房”
一个真正能起作用的乡村书屋,不仅只是存放书籍的空间,更是一个人民群众学习、交流、生活的场所。
“行政区划调整后,我们对全区的社区图书室,农村书屋进行一次调研,发现情况良莠不齐,有的图书室一年的借书量甚至为。”海曙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开放时间不够长、图书更新不够快、图书管理员不够专业是主因。“时代变迁,群众的读书状况和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改善阅读环境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重点。”
按照建设要求,“阅读书房”需要空间相对独立,出入方便,有明显的标志标识。有专(兼)职管理人员,管理规范,免费开放,运作良好。定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具备图书资源全市通借通还、报刊阅览等服务功能。区图书馆参照镇(乡)、街道图书分馆建设标准,综合“阅读书房”的发展情况,按年度对建设标准进行调整。申报成功后,区财政将给予一定的补助。
但是,摘得“阅读书房”的牌匾并非“一劳永逸”。我区对“阅读书房”采取了动态管理机制。区图书馆负责制定“阅读书房”考核办法,根据到馆人次、图书借阅量、上网人次、开放时间、阅读推广、读者反馈意见等情况对“阅读书房”进行年度考核,未通过当年考核的,给予摘牌。
按照计划,2018年为阅读书房培育启动年,到2020年将达到100家。
【记者手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能仅在物质方面进行供应,而是要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供给。
推进阅读书房建设,就是在培育乡村阅读文化,是在推进书香建设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这是在让文化下乡,能让群众享受到精神食粮,能够丰富基层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乡村书房”点亮了乡村生活,是对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