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立 通讯员朱斌)“小暑割草,大暑割稻”,每年的六七月是蔺草收割时节。这几天,横街、集士港、古林、石碶等地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蔺草客”挥镰抢收、打捆装运的忙碌景象。
屠永华种植蔺草已有20多年。眼下,他指挥着一支40余人的收割队抢收蔺草。“我们每天从清晨4点开始下田收草,中间避开烈日高温,下午15时开工。”屠永华说,年年种草年年忙,今年收获的鲜草品相很好,草花也少,尽管忙但也很开心。
得益于今年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科学有序的管理方法,我区蔺草单产稳中有升,且品质数近年来最佳。以屠永华打理的300多亩蔺草田为例,预计亩产达700公斤,其中一级草占了大头。据行业部门的乐观预计,我区现有的2万多亩蔺草基地今年迎来丰产大年。
高产优产意味着能出大效益。屠永华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4元每斤的公司定价收购,每亩可以增加纯利千余元,还解决了外来“割草客”的务工费用等。同时,质量上乘的蔺草势必受到加工企业的欢迎,为企业创收带来利好。
与蔺草收割一样忙碌的还有蔺草企业。据市蔺草经济联合会秘书长余自生介绍,经历过关停、改造、转型的“阵痛”后,如今的蔺草企业告别盲目生产、囤积蔺草的老路,将整年的生产能力和种植规模挂钩,极大地减少企业生产风险。“企业需要多少,就种多少。收购来的鲜草经过烘干、拔草、分拣等处理后,放置一两个月就能投入加工。”余自生表示,走上精明生产之路后,蔺草企业的加工期可以延伸至全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自身的市场调节灵敏度。
另一方面,面对外销锐减,不少蔺草加工企业开始拓展内销市场。余自生告诉记者,2017年海曙的蔺草制品销售总额超20亿元,其中内外销“平分秋色”。这一切都表明国内市场的潜力还很大,蔺草销售由外转内,或内外并存,将是一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