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社区工匠 一技之长惠居民

    2018年09月29日 10:3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丁梦莹通讯员沈晨舒)“你猜猜我剪的是啥?”“是小狗吧,今年是狗年咧。”近日,在望春街道,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红色基因剪纸活动”正热火朝天地举办。

  剪纸是一项表现力丰富、操作性强,流传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74岁的沈国荣是望春街道新星社区的剪纸达人,素有“剪纸老顽童”的称号,从他爱上剪纸的那刻起,他就开始为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宣传。

  见到沈国荣的时候,他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虽然年逾古稀,两鬓添霜,却神采奕奕。为了更好地让剪纸这门传统艺术传承下去,沈师傅自愿在辖区海曙外国语学校开展兴趣班,不知不觉已有两年了。

  在给学生们教学的时候,沈师傅看着一张张平淡无奇的各色纸张在学生们的手中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看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蛋上绽开的花一般的笑容,他深感欣慰,“通过课程,让青少年同时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我希望把这个文化代代传承下去。”沈国荣说。

  九年前,老年大学的一次“无心插柳”之举使得他深深地爱上了这门传统的手艺。凭着一股子的韧劲和热情,慢慢地,一件件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便在他的手中绽放出独特的神韵。

  “灵感来源于生活,很多时候,我会把日常所见都揉进剪纸中,也会在传统佳节创作一些应景的作品。”剪纸于沈国荣而言,就像是饭前的一盅小酒,有了它,这日子才算是过得有滋有味。闲暇时,沈师傅都会伏在家中的案桌上或者坐于社区内的凉亭内专注于剪纸的创作,每一次的手起刀落,片片纸屑便如只只灵动的蝴蝶飘落。

  小小剪刀,剪出世间万物;声声榔头,浓缩人间百态。在望春街道天一家园的社区里,有一位叫邵顺富的老党员,他的双手将一件件木制品打磨成最初的模样。

  木工,一门即将失传的手艺。快到古稀之年的邵顺富,做得一手好木工活。70年代就开始做木匠的他,到如今称得上一个“老法师”了。起先是给人造木结构房子,后来为了生计转做家具,再后来到一家单位做建筑管理工作,直到退休。

  2010年退休在家的他,为了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为了给邻居带来方便,邵师傅重操旧业,做起了木工活。“现今,老木匠越来越少,做木工又是苦活,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吃不了这个苦,不少人学了两年后就改行了。”邵师傅说。

  自从邵顺富在楼下空地上做起了木工活,社区里的居民们只要听到刨板、钻孔声便纷纷围绕过来,围观这位老工匠娴熟的手艺,邵师傅对于木工的喜爱溢于言表。凭借着这份喜爱,从一开始的鲜为人知,到现在的家喻户晓,期间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手艺好、有经验、效率高、负责、踏实、认真、热心。”这些都是社区居民对邵师傅的评价。一些陈旧的桌椅板凳,只要经过邵顺富的修理、整改后,就和新买的一样。平时,小区里一些空巢老人或是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家里的门窗坏了,只需要一个电话,邵顺富二话不说,马上携带工具上门修理。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要属邵顺富的工作室,它原本是一间车库,经过他的改造后,变成一个小工作室。“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看似小小的工作室,里面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摆放得整整齐齐。

  在过去几年里,邵顺富所做的事情多的数不胜数。他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亲自上门修理邻居的大小物件。他把志愿服务活动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拓展了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哪里需要他,他就在那里。

  “这年头,像邵师傅这样默默无闻为社区服务的人不多了。他既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弘扬了工匠精神和雷锋精神。”面对大家的赞美,邵师傅总是谦逊地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帮助别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当我帮别人做好一次活,我也能在其中获得成就感,这就足矣。”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丁梦莹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