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海曙群众守望相助情满邻里

传授致富技能 照顾独居老人 帮助残障人士

    2018年10月31日 17:22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全媒体记者林婷婷见习记者石新雨崔宁通讯员李名禾伊虞默之沈晨舒林吕丽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海曙区城乡,邻里守望相助,共建和谐村社。

  农村妇女成为致富合伙人

  这些天,龙观乡李岙村金桂飘香。为制作桂花特产,原本无业或退休的女村民们纷纷结对,在2000亩桂树林中打桂花,在“最美女主人手功作坊”里做桂花糕、糖桂花,成了桂花之乡的特殊美景。据悉,今年的桂花特产才上市半个月,产量和销量都快赶上了去年整个桂花季,这是女主人们互帮互助的成果。

  曾几何时,龙观最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资源浪费,一是贬值的2000多亩桂树林,二是闲置的妇女劳动力。在乡妇女中,家庭妇女和退休妇女占大头,她们虽以和睦的邻里关系出名,却从未享受过共同创业的乐趣。为此,龙观乡妇联自去年开始就主动牵头,团结各村妇女力量,打造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手工作坊,以“最美女主人”命名,为乡域妇女量身定做手工课程,带领她们一起打造传统产业。“本来是一起乘凉、闲谈的伙伴,如今有机会成为同学,还能成为合伙人。她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个桂花季就是李岙村乡域姊妹创业和再就业的高潮。”龙观乡妇联主任曾徐说。

  这不,李岙村妇联今年招募到的娘子军是去年的两倍。桂花季一到,女主人们就一起出门了,两两结对,一个打桂花,一个拾桂花,回去后共同挑选,择出最好的金桂,制作桂花产品。

  今年60岁的刘雪妃曾经是一名家庭妇女,去年跟随专业老师学习糖桂花制作,产品一炮走红。看到这条路行得通,刘雪妃立即向自己的邻居和朋友们发起了邀请,主动带她们参加学习,在她的鼓励下,邻居王雪元、朋友洪均芬、吴友娣也纷纷加入到特色创业队之中。“从前待在家里,没有做生意的念头,偶尔出去打零工,一年到头也就万把块,现在可好,我们不到一个月就能挣到以前一年才能挣到的钱。”女主人们纷纷感叹道。

  徐家漕有支爱在365串门队

  10月17日,记者在徐家漕社区见到了邬梅芳,她正在帮邻居张国宝淘米、擦桌。邬梅芳今年64岁,与82岁的独居老人张国宝结对已经半年了。由于老人身患残疾,又无子女,生活十分不便。邬梅芳主动提出为老人提供每天一小时的照顾服务:打扫卫生、贴墙纸、洗衣洗被………

  “我家和张师傅的家就5分钟的路程,也就搭把手的事儿。”邬梅芳告诉记者,家人也很支持她,丈夫与儿子也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上门为老人家做一些修修补补的事。

  像这样邻里帮扶的案例在徐家漕社区比比皆是。为了让社区老人安度晚年,社区成立了“爱在365串门队”,这是一个低龄老人扶助高龄老人的公益团队。

  在这个团队中,任佩珠是个“幸运”又“幸福”的一员。今年67岁的任佩珠在成员们的帮助下,从丧偶的阴影中走出来,也加入了该团队,她和成员们一起给结对老人理发、剪指甲、修理家电、陪他们聊天等,让老人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刘玉琴今年94岁,是位独居老人,爱在365串门队的志愿者除了平日关心问候,还帮她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零碎琐事:更换空调氟利昂、维修抽水马桶等。有一次,家里浴室的水龙头坏了,志愿者叫来物业维修队,贴心的服务令老人开心不已。

  从日常帮高龄老人做家务、陪聊天,到读书、读报、测量血压、帮助购物、上门理发、上门包饺子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日假日,爱在365串门队的志愿者们都会如期而至,老人们把他们看作亲人。

  在徐家漕,邻里守望相助蔚然成风。居民翁林康帮助社区下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李秀玉不顾自己身体小恙,先照顾有需求的高龄老人;有人出门办事,家里需要照看,邻居毫不犹豫接过“任务”。居民们说:邻居之间没有距离,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邻居步步“近”心情暖困难户

  10月16日上午,家住白云街道安丰社区的困难居民倪尧华从家住楼下的墙门组长谢博惠手中接过新一季度的垃圾袋,连声道谢。

  同在一楼道,今年66岁的谢博惠阿姨独自一人住在2楼,倪尧华住在6楼。“我是后面搬进来的,一开始也只是知道楼上有这么一家三口,但具体情况不了解。有一天从社工处听说后才知道,这户人家这么困难,我很同情。”谢阿姨说。据介绍,倪尧华一家是重残低保家庭,他本人患有心脏病,前几年刚做过心脏手术,每月退休工资也就3000元,妻子在世时长期患有精神障碍,唯一的女儿亦患有智力障碍一级,无生活自理能力。社工多次上门慰问,但倪尧华一家却很排斥。“我不一样,既是临舍隔壁,又是墙门组长,接触起来自然、方便。”于是,谢阿姨开始了她“步步近心”计划。

  第一步从打招呼开始。“平常上下楼碰到了,主动跟他们打声招呼,他们也客客气气的。”招呼打得多,相互间混得“眼熟”了,谢阿姨又摁响了“温馨门铃”,一年到头都会风雨无阻地上楼串个门,问问有没有需要帮助,或是进行安全提醒。“有一次我上去串门,一打开冰箱,发现里面放了很多汽水,水果却没有,碳酸饮料喝多了对身体不好。”见此情况,谢阿姨立即买了西瓜、苹果、饼干等食物给他们送去。第三步则是根据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帮助。“有时候看到他老婆买了很多东西拎不动,我就搭把手帮一把。还有一次他老婆情绪不太稳定跑到我家来,我就照顾了她一下午,等到情况好转了再送她回家。”就这样,谢阿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近了倪尧华一家的心,获得了满满的信任感。去年,倪尧华妻子过世,谢阿姨心疼那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女儿,怕当爸的照顾不周,时常跑上去看看问问,了解近况,默默地继续做着邻里的“守望者”。

  谢阿姨说,帮助别人也充实了自己,独居的日子不再孤单。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林婷婷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