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宁波日报]海曙40载砥砺前行谱华章

    2018年11月01日 19:07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热土。坐拥三江口,“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航,一代又一代的海曙人,生生不息,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开启新时代的华章。

  海曙,气象万千生机无限的沃土。从1978年9月被确定为市辖区(县),到1984年年底与同为市辖区(县)的镇明区合并,再到2016年年底行政区划调整;从1984年的29.4平方公里增至如今的595.5平方公里;从单一的城市化空间,到城乡共生、山水交融的复合空间;户籍人口从2008年的30.6万人,到2017年的62.6万人,海曙不断经历华丽蝶变。

  40年沧桑巨变,40年硕果累累。

  40年来,海曙用足作为城市中心商贸区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的优势,同舟共济、锐意进取,坚持“融合提升发展”主题,坚持产业先行的发展策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融合推动发展,以发展促进融合,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如今,海曙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治理长治常新、文化浸润幸福生活,经历着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区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2017年,海曙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164.5亿元,居全省第八位。海曙以占全市6.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1.8%的GDP,贡献了全市约12%的服务业增加值。今年,海曙扎实开展“项目攻坚提速、转型升级提质、作风建设提效”三大主题年活动,全区干部群众以澎湃的激情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中。

  云霞出海曙,风帆一正悬。新时代的海曙人正把握时代脉搏,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勇往直前,为浙江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和宁波“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做出生动注解。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形成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

  走进海曙,便会被这里城乡交融的美丽景致深深吸引。

  城区,三江口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水汇流奔涌到海气势磅礴,时尚大气的“城市客厅”天一广场,闪耀滨江的和义大道,文脉深厚的天一阁·月湖景区,古朴典雅的鼓楼、南塘河等历史街区,交相辉映着都市的光彩;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铁路宁波站、宁波客运中心、汽车南站等各类交通枢纽,展现着现代都市的便利。

  乡村,“中国美丽休闲山村”李家坑村、全国光伏第一村李岙村等,醉美山村演绎着诗意栖居;“中国桂花之乡”“中国樱花之乡”“中国蔺草之乡”“中国竹笋之乡”等,山高水长、乡愁悠悠;6个省级及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4条风景线(精品线)、29个A级景区村庄,次第交织着乡村振兴的风采。

  从千余年前宁波建城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海曙一直是宁波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宁波古老城市的中心区,海曙中心城区不断有机更新、全面提速,月湖西区保护改造、鄞奉路地块改造、郁家巷地块改造、火车南站改建、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建设、栎社机场二期建设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城市主轴——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姚江、奉化江等堤防水利工程完成建设,段塘碶闸站、剡江堤防维修加固工程全面竣工,沿江生态景观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2016年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从单一的城市中心城区拓展为集中心城区、郊区、山区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区,摆脱了空间掣肘,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脚步。海曙章水镇、龙观乡分别获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市级样板。集士港卫星城快速发展、初成规模,其他镇(乡)街道联动发展,形成三江口区域“城市核心”,姚江都市滨水发展带、奉化江都市滨水发展带,“现代都市圈”“产城拓展圈”“生态休闲圈”构成“一心两带三圈”的区域空间结构和“东商西绿中高新”的产业发展布局。

  2017年,海曙城镇化率达到83.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2:1,低于全省平均的2.05:1。如今的海曙,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四车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了1小时交通圈。全部建制村通等级公路,公路总里程达到975公里,公路网密度164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初步构筑起“十一横十一纵三联络”的综合交通网。

  海曙智慧城区建设领跑全市,建成全国首个区级政务数据整合应用平台,荣获“十二五”中国智慧政务领军城区。生态治理也有力推进,2017年城市空气优良率达到9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5平方米,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始终保持100%达标,获评全市“五水共治”考核优秀单位。

  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构造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经济发展体系

  走进海曙,还会被这片热土的经济活力深深感染。

  今年3月27日,中国“独角兽”百强企业“蔚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落户海曙,这距双方首次“会面”只有18天。海曙18天跑出招商引资新速度的背后,是海曙作为智能制造大区,瞄准新能源产业,精简行政审批,发挥高效招商引资“磁吸效应”、凸显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如今的海曙,一产基质优异、二产基础雄厚、三产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以智能经济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临空经济和体验经济为特色的现代都市经济发展体系,持续散发着生机蓬勃的经济活力。

  海曙经济的活力孕育在一个个欣欣向荣的平台上。在宁波绕城高速内唯一的省级工业园区——望春工业园区,以美国AOI环球广电、杉杉、尤利卡太阳能等国内外知名工业企业为首的676家企业齐聚一堂,引领创新创业热潮;在宁波最早的电商产业集聚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宁波(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太平鸟、博洋、锐曼机器人等3800多家企业勇拓市场空间;在月湖金汇小镇,737家入驻企业注册资金超600亿元,管理资金规模超千亿元,挥洒着方兴未艾的魔力。

  海曙经济的活力体现在蒸蒸日上的民营经济上。如今的海曙已形成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电气电工等多个优势制造产业集群,截至2017年年底,海曙有民营企业40752家,注册资本1826.9亿元,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0.2%;个体工商户49288户,资金数额25.2亿元。有雅戈尔、富邦、太平鸟、维科、广博等6家“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量居各区县(市)首位。

  海曙经济的活力激发在不断升华的创新驱动中。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相继落户,海曙创新主体梯队基本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全面优化。R&D(研究与发展)支出从2010年的5.0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3.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0年的61件提高到2017年的469件。截至2017年年末,海曙有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841家、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4家,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

  40年弹指一挥,成就有目共睹。1990年,海曙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4亿元,2015年增加到550.1亿元,年均增长13.1%;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达到1164.5亿元,居全省第八位。人均GDP从1990年的520元增加到2015年的184599元,增长了355倍;2017年人均GDP达到186197元,是全市平均的1.1倍。财政总收入从1985年的0.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0.2亿元;201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63.8亿元。201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5.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9亿元,居全省第四位。

  社会治理长治常新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宁波模式”

  走进海曙,也会被这里以人为本的精细管理深深折服。

  市民王瑾没想到,近日在海曙区行政服务中心,花了不到15分钟就办理完成气象证明事项。王瑾享受到的是海曙“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在全省率先推出审批“考级制”、创新“无差别全科受理”、全域“一窗受理”服务等富有海曙特色的改革成果。

  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实现“加速跑”的背后是海曙在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健全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等方面不断前进的铿锵脚步。

  2001年8月18日,海曙区成立了为宁波市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服务的81890求助服务中心。17年来,“遇到困难,就找81890”成为宁波人的共识,这一社会治理领域的“宁波模式”不断复制推广到全国各地,其品牌价值高达32.3亿元。

  2003年,海曙区以南门街道澄浪社区、白云街道联南社区、月湖街道平桥社区为试点开展社区直选,59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实现直选,开启了我国城市社区直选的“宁波模式”,由此打开了社区自治的民主空间,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热情,形成了多方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格局。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海曙不断深化社会治理,成立全省首家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相继获评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社会工作创新示范区,81890求助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被列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全国示范点,连续13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市、区)”称号,连续3年获评“省级法治县(市、区)工作示范单位”。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海曙不断增强社会综合保障能力,教育、医疗等方面优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领跑全市。教育方面,海曙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特殊教育的社区融合教学模式被誉为“中国样本”,相继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等荣誉称号;医疗方面,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向全市推广,相继获得全国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2017年,海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482元,是全国的1.63倍、1990年的30.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3元,是全国的2.44倍、1990年的26.1倍。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39.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45.3平方米。截至2017年年末,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4%、99.4%,连续多年居全市前列。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66万平方米,设立全市首个综合性公益聚集地,2018年,成为省首批“无欠薪区”。

  文化浸润幸福生活凸显优越的文化生态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走进海曙,更会被这里悠远深厚的浓郁文化深深陶醉。

  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海曙是宁波历史文脉的传承之地和宁波商帮文化的发祥地,宁波现存八大历史街区,有7个位于海曙;国家5A级景区天一阁·月湖景区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一阁,更占据宁波城市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中的半壁江山。

  不止于此,海曙还拥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大西坝);有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鄞江镇、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8家博物馆纪念馆,有354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数量居全市首位。

  在时代变换、城市变迁中,海曙活态传承与保护历史文脉,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依靠老街区、老字号、老传统、老品牌,加大发掘和保护力度,让历史街区回归“生活态”,为老建筑注入活力,形成具有海曙特色的老城保护典范。

  同时,文化插上了创意的翅膀,助推海曙文创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17年,海曙有近3000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规(限)上文创企业实现增加值43.6亿元,占全区GDP的3.7%。“创客157”文创园入围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鼓楼沿被评为省级文创街区,1844艺术生活中心被评为市级文创园,现有8家市级培育文创园区,数量居全市第一。

  如今,海曙文商旅融合发展,深厚历史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每逢节假日,走进鼓楼沿感受非遗魅力,到南塘老街品尝老底子的宁波味道,在月湖的亭台楼阁间遥想浙东文化的积淀,去鄞江古镇寻找逝去的乡愁,到饱含红色文化的四明山区与纯美山水相伴……已成为海曙群众的生活常态。

  如今,海曙建成区文化体育中心、区档案馆,有了区话剧中心;集士港文体中心、鄞江文体中心、章水文体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建成文化礼堂78家;实现城市10分钟健身圈,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中国(宁波)国际攀岩大师赛等高规格赛事,成为“全国健身球操之乡”。集士港镇被授予浙江省“文化强镇”,集士港镇、古林镇被授予浙江省“书香城镇”,高桥镇芦港村被授予全国“书香社区”称号,令“书香海曙”建设亮点纷呈。

  文化因子更渗透到海曙人的血脉中,化身件件文艺精品和蓬勃的群众文化,展现着海曙人被文化滋养的幸福生活。海曙获得全国、省、市各级荣誉500余件,连续4届获得中国群众文艺最高奖——全国“群星奖”,形成“书香海曙”、文化惠民“百川工程”、《千年海曙》、宁波国际微电影节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改革开放海曙金名片

  ★交通门户枢纽

  海曙是宁波的重要交通门户枢纽,辖区坐拥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铁路宁波站、宁波汽车客运中心站,正逐步形成公路、地铁、铁路、航空等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是宁波唯一的航空港,拥有16个停机位,跑道全长3200米、宽60米,可起降包括波音747在内的大型客机。按照规划,到2020年,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将具备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能力。

  铁路宁波站场站规模达8台16线,主要途经线路为萧甬铁路、杭甬高速铁路和甬温铁路。

  宁波汽车客运中心站设计日发客流为2.8万人,营运的客运班线通达13个省3个直辖市以及省内的台州、金华、衢州、丽水、绍兴、温州6个地区。

  ★天一商圈

  天一商圈位于宁波市中心繁华区域三江口核心地段,跨越“浙东第一街中山路”,涵盖目前国内最大的主题式购物休闲广场之一的天一广场、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地铁两站一区间单体项目东鼓道商业街、宁波姚江商业景观带和义大道、1844艺术生活中心等。

  其中天一广场被誉为宁波的“商业航母”和“城市客厅”,主体建筑由22幢风格各异的低层建筑组成,与1万平方米景观水体和3万平方米绿化共同组成一个集购物、旅游、休闲、娱乐、运动和美食等于一体的生态型商业建筑群。东鼓道商业街是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鼓楼站至东门口站地下商业空间,全长约760米,宽约21米,是浙江省地铁首个站间商业项目。1844艺术生活中心集商业、文化、社交、观光于一体;和义大道荟萃国际名品。

  ★文脉之根

  海曙拥有1200年城邦文化,辖区内有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天一阁、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南塘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等7条历史文化街区、国家5A级天一阁·月湖景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鄞江古镇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水利它山堰。

  近年来,海曙区以“文化引领排头兵”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文物保护等相关投入,陆续建成投用海曙区文化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文化礼堂78家。现有全国文保单位9个、省级文保单位16个、市级文保单位5个、区级文保单位104个,文保点220个,位列全市第一,拥有各类非国有博物馆11家。海曙区选送的文艺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赛事获得荣誉500余件,区文化馆成为全省唯一蝉联全国群星奖“四连冠”的单位。形成以“书香海曙”、文化惠民“百川工程”、《千年海曙》系列、宁波国际微电影节、宁波市话剧团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81890服务平台

  81890服务平台建于2001年8月18日,由海曙区委区政府设立,旨在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81890是宁波话“拨一拨就灵”的谐音,以政府提供公共运作成本,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渠道,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跟踪监督服务”。如今,81890热线电话日均受理求助事项3000件,已为市民解决求助事项1100万多件,普通市民可以从81890得到691项服务。这一社会治理领域的“宁波模式”,不断复制推广到全国各地,先后获得200多项集体荣誉,其品牌价值达32.3亿元。

  ★现代都市农业

  海曙集中心城区、郊区、山区为一体,现代都市文明与传统农业文化交相辉映,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海曙区大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精心布局,开展“三区六园”建设,以点带面,打造“特色鲜明、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力争把海曙打造成宁波的城市“后花园”。目前海曙拥有5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5个中国驰名商标、1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1个中华老字号、4个浙江老字号;“宁波蔺草”“樟村贝母”获原产地保护标记,“大雷黄泥拱笋”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斩获蔺草、浙贝、桂花、竹笋、樱花5项“中国特产之乡”称号;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创建对象,优质高效水稻集成示范项目获批国家级数字农业项目。

  ★天一阁·月湖国家5A级景区

  天一阁·月湖国家5A级景区位于宁波市中心,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5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被誉为“浙东邹鲁、江南明珠”。

  天一阁博物馆坐落于月湖西岸,现藏古籍30余万卷,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天一阁以其悠久精深的藏书文化、宛如天开的园林艺术,为宁波赢得了“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名。月湖初辟于唐,至今有1400多年历史,于北宋年间形成“十洲”胜景,是宁波的母亲湖,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颗璀璨明珠。湖色书香间,天一阁·月湖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浙东学术文化,传承着宁波城市千年的历史和文脉。

  改革开放海曙荣誉榜

  1999年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

  2001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5年全国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

  2008年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2008年全国科普示范区

  2009年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2009年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2010年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区

  2012年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推进工作成就奖

  2014年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2014年全国文化先进区

  2016年中国智慧政务领军城区

  2016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浙江省平安金鼎

本文来源: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