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立 通讯员朱斌)这几天,海曙晨宏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陆意格外忙碌:每天凌晨2点,他就要出门上山挖笋,赶在6点前把鲜笋交给客人,休息时还得在微信里接受一笔笔新订单。
一般情况下,雷笋在12月中旬才上市,让陈陆意“抢鲜”的秘诀就在于不起眼的稻壳。“我种了有500多亩的竹子,每到11月初,就开始往竹林里铺上一层砻糠,可提高竹地地表温度,促进竹笋上市早产量高。”陈陆意说,砻糠就是稻谷经过砻磨脱下的壳,是他花6.5元一袋的价格从周边大米加工厂收来的,一亩地平均得盖上22000公斤的砻糠,成本约在2万元。据介绍,雷笋提早覆盖一般先覆盖10厘米左右,覆盖后地面温度到23度、24度就会出笋。再随着天气变冷和地面温度下降一层层加砻糠保持地面温度,直到最后达到30厘米厚度。而在稻壳覆盖之前,竹地里先铺上一层3厘米厚的猪粪等有机肥,既能肥田,也能起到保温的效果。
“如果户外温度冷得快,可以早覆砻糠或多覆,气温升高则可以‘减衣’,这中间还是需要调整管理。”陈陆意说,穿上“保温衣”后的竹林可以一直出笋到清明时节,提前上市的竹笋也很受市场欢迎,平均每亩可产竹笋2500公斤。
陈陆意耕耘竹林已有20多个年头,为了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他每年都会如法炮制。“今年我家的竹林是全市最先产笋的,眼下虽然只有每亩100来斤,但接下来会出得更多。”陈陆意说,他家的笋不愁卖,来自市内多家酒店,饭店和销售商都会提前联系预定,按他的话说就是“有多少卖多少”。
这几天正是竹林的生产繁忙季,陈陆意请了30多位小工每天覆盖砻糠以及采笋。他算了一笔账,除去各项成本投入,用了稻壳覆盖保温技术的每亩竹林可以为他带来15000元的收入,“相比传统的种笋路子,小小稻壳就能让竹农多挣7千多元,亩产效益十分可观,现在很多竹农都采用这项增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