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节七天假期,就这样,轻轻地走远了。
加入返程大军,我们回到熟悉的城市,开启又一年奋斗的人生旅程。
乡音,似乎还在耳畔缭绕;父母,仿佛还在眼前招手;儿时的玩伴,不知你已离开,仍在微信里约你小聚。
浓浓的亲情、乡情交织流淌,归去来间,我们的内心已变得充盈、喜悦,梦想也格外清晰起来。这就是故乡的魔力。
长大、转身、离开,须臾之间,我们已是故乡的过客,但铭记在心的是:故乡,每个人梦开始的地方。
今年春节期间,本端10位记者利用返乡之际,走访了自己记忆深刻的地方,探望了那些牵挂在心的人,当了一回“追故乡的人”。
他走进老家瑞安的大山深处,追问了3个山里娃的梦想;她回到皖西南小镇,与4名青年伙伴畅聊人生理想;他时隔七年再访隐溪河……他们追着故乡的人和景,追着自己的根,也追着那份初心。
今天起,本端《亲历》栏目推出“新春走基层·记者追故乡”系列报道,首批3位记者记录、讲述的,是关于故乡与梦想的故事。
我们追着故乡的人与景,也追着自己的根与初心——
老家,梦开始的地方
五个小镇青年的新春茶会
/安徽省/ 太湖县/
小镇青年就在你我身旁,他们是中国大多数年轻人的模样,正在凭自己的努力,做着一件件伟大、艰难而有意义的事。
年初三的夜晚,细雨蒙蒙。褪去白日的喜庆与喧闹,夜色下的小镇重归寂静。街道两边的商铺大多紧闭大门、还未开张,一家亮着灯的茶馆伫立其中。五位青年,撑着伞或握紧方向盘,朝着这束暖黄色的灯光聚拢,赶赴一场久违的同学聚会。
眼前这个熟悉的皖西南小镇,曾无数次出现在异乡的梦里。十年前,我来到杭州读大学,从此家乡便成为身份证上的那一行字: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
每当身边有人问起:“你家在哪儿呀?”因为家乡在外名气不大,我都会用一句话简单作答:“安徽省安庆市下面的一个小县城。”如果有人追问,我才会继续介绍道:“太湖县,不是江苏的太湖喔,它在大别山区、长江边上。是禅宗圣地、黄梅戏之乡,著名的佛学家赵朴初和黄梅戏演员、余秋雨的妻子马兰都是我们那儿的……”
小镇“晋熙”二字,有光明兴旺之义。家乡的人们和小镇的名字一样,勤劳本分、爱拼敢“做梦”,他们对教育尤其重视,希望子孙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十年前,我们因高考离开这里,一脚迈进向往已久的大城市,并深信能造出属于自己的“梦”。十年间,有人依旧坚守北上广,有人却已转身扎根故土。
留在城市与回到家乡的小镇青年有何不同?他们当初的理想如今实现了吗?在这次聚会中,随着话题不断深入,小镇青年的模样逐渐清晰。
晚上8时许,五人陆续就座。坐定后才发现,大家的选位十分有趣。我左手边是在镇上生活的敏哥和伟哥,右边是跟我一样留在外地工作的甜和老叶。一壶清水煮沸了时间,话题从二十七八岁的我们逃不过的“催婚”开始。
“过年回老家,我奶一见到我就说,今年一定要把婚给结了。”敏哥无奈地笑着说,他只能以拨浪鼓似的点头频率以表决心,实际上这事自己也没谱。敏哥是镇上的民警,他所在的派出所管辖范围涉及一个景区、4个行政村、1万多人口。“所里就我一个民警,一有突发事件必须随时出警,手机都没时间看,哪有时间照顾女朋友。”敏哥说,去年的一段短暂恋情,就因为他太“沉迷工作”而告吹。
几乎每个男生,年少时都有一个警察梦。为了理想,敏哥高考后上警校,毕业后考回镇上成为民警。“工作后才知道,帅气制服下有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他说,这份工作最吸引他的是“挑战性和新鲜感”,需要短时间内解决各类突发状况,每天可以学习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聊起工作的敏哥,目光炯炯有神,话匣子怎么也关不上。恍惚间,让我想起高中时的他。因为是插班生,敏哥个性内向,与女同学说话都会害羞脸红、眼神不敢直视。眼前自信的他笑着说,也许是梦想的力量吧。
对于梦想,在外打拼的小镇青年,也从未停止追寻。甜是一名“北漂”的编剧,爱思考。编剧梦对她来说,看起来十分随意偶然。“那时我喜欢一个历史人物,但发现电视电影剧作对他涉及很少,我就想要么自己写吧。”读研时,她去了北京,从新闻专业转战戏剧文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还真得在北京,北京氛围浓厚呀,可以有更多机会跟成熟编剧学习。”
毕业后,甜留在北京一家影视传媒公司做责编,被公司选中正是因为她是小镇青年。“公司当时想做与小镇青年相关的现实主义题材,可能觉得我更了解小镇青年的喜好吧。”在甜眼里,小镇青年却一直被市场误读,“小镇青年没那么傻,他们不是牵线木偶,他们每一个阶段的闪光点,都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茶香四溢,思绪飞舞。我想,每一个小镇青年的梦想,无论有多微小,都十分珍贵。为了学习财税知识,老叶一路北上又南下,从小镇到山东到武汉再到杭州;为了实现年少时的记者梦,我从英语专业跨考到新闻传播,最终进入理想的报社工作;为了兼顾事业家庭,伟哥回到小镇工作,照顾病重的父亲,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在离开故土时说:“我想去看不同的世界,和你一起做一件伟大、艰难而有意义的事情。”而如今,小镇青年就在你我身旁,他们是中国大多数年轻人的模样,正在凭自己的努力,做着一件件伟大、艰难而有意义的事。
一个沪归创客的新年计划
/浙江省/ 海盐县/
沪上归来的冯呈艺,在奕仙城里开了一扇窗。这扇窗,揽入的,是南北湖的风光;打开的,是当地村民的视野;留住的,是外来游客的心。
逛南北湖,是很多海盐人的春节必备项目,我也不例外。
2月6日,农历大年初二,我带着家人来到南北湖,除了例行“进香祈福、登山划船”外,还在朋友的推荐下,预订了景区里的一家民宿。
正是这段临时增加的行程,让我刷新了对南北湖的固有记忆:
一间小小民宿改变的,不只是传统景区单一的旅游业态。它让一种潮流时尚、特立独行的思考方式走进乡村和景区,用一扇门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入南北湖景区北门后,会遇到一个三岔路口,往右是景区湖景,往左则是奕仙城。走进奕仙城,眼前是两排整齐的徽派建筑,有烧农家菜的,有卖旅游商品的,大多由南北湖村的村民在经营。密集的店铺中,“草木间”并不显眼,连门都开在侧面。
直到推门而入,你会发现此处别有洞天:不沿街的那面墙,几乎全是落地窗,南北湖的群山和湖景可尽收眼底。
“当时这面墙只有几扇小窗户,做成落地窗后,整个房子亮堂了,来晒太阳、喝下午茶的客人尤其多。”坐在窗边,民宿主人冯呈艺边泡茶,边和我们聊天。
闲谈中,我得知,冯呈艺和南北湖的结缘,始于2016年。那年,她应南北湖风景区管委会之邀,参与设计奕仙城“创客艺术中心”。
当时,已有不少知名艺术家工作室出现在奕仙城。“艺术集聚区”的定位,足见南北湖已不愿停留于“观光型旅游景区”的定位。
冯呈艺说,买下这栋闲置房,本打算给父亲办办画展、给家人度假用的,但当她推开窗,看到满眼风景时,就毫不犹豫地决定从上海辞职,返回老家创业。
然而,几年过去,艺术聚落还未形成气候。一眼望去,是档次参差不齐的农家乐和旅游商品店铺。
2018年12月,“草木间”正式对外营业。它的出现,犹如一服催化剂,引领、倒逼着村民和景区的转型发展。
冯呈艺清晰记得,开业那天的热闹景象。“很多村民跑来看,他们很惊讶,为什么我们定价高,生意却比他们好,看了以后才发现,原来房子可以这样设计。”冯呈艺回忆说。
开一扇窗,引景入门。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突然明白,赚钱不能光靠体力和流量,身处优美景区,要懂得将风光的附加值最大化。
冬日暖阳下,坐在户外露台,沏上一壶茶,和家人朋友聊聊,年味变得慵懒自在。冯呈艺说,民宿的魅力,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传达一种生活态度。
的确,“草木间”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进门处,放着“澳大利亚中国艺术研究院驻地艺术家项目基地”等证书,这里不定期会有各类中外艺术家座谈会;墙壁保留着木头、石子的色泽和纹理,上面挂着各种名家画作,显得独具匠心。
冯呈艺指着几幅画说道:“这些已经被人买下了,以后艺术作品的收益占比,很可能会超过‘草木间’本身经营收益的一半。”
一直在奕仙城开农家乐的陈阿姨,如今在帮“草木间”烧饭。她说自己在这儿边做边学,要是以后开民宿,很多新理念就能用得上。
“景区正让我帮其他农家乐出改造方案,我还没想好,但原则一定是花钱少、效果好,吸引更多人认识并且爱上南北湖。”冯呈艺说。
听着这些,我不由得感慨,南北湖真的变了,我对南北湖的印象也更新了。
三个山里娃的三堂课
/浙江省/ 瑞安市/
每一个留守山乡的孩子,心里都埋着一颗正欲蓬蓬勃发的种子——关于科学、关于美,关于外部世界种种激动人心的事情……
正月初三,当我沿着盘山公路向群山的深处驶去,准备挨个儿拜访分布在这片山区的乡村学校,起初并没有想到能遇见这样让人心头发热的情景:每一个留守山乡的孩子,心里都埋着一颗正欲蓬蓬勃发的种子——关于科学、关于美,关于外部世界种种激动人心的事情……
我的家乡瑞安市,奔流的飞云江在下游两岸哺育了繁华的市镇。溯江而上,直到宽广的江水变成布满溪石的涓流,目之所及都是苍翠的重山,就来到了高楼镇境内。
同行的瑞安市教育局的同志说,这些年,山区的家长都把孩子往城区学校送,留在本地念书的大为减少。现在全镇经撤并后只有一所初中——高楼镇中学,原有的几个乡还留着小学,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山乡街市充满了新年的热闹喧哗,这倒显得校园格外空阔寂静。高楼镇中学初三学生金伊娜和科学老师毛学辉带着一份难忘的回忆在这里迎接我们。这个梳马尾辫的女生轻柔说话的样子,去年通过央视《加油!向未来》节目进入了全国同龄人的视野:她提出的“土豆腐败实验”,在300多件候选方案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了仅有的两个登上太空展开实际操作的名额——另一个获选方案是清华大学等高校的3名博士生提出的。
“能入选真是不可思议。”伊娜说,“是毛老师的科学拓展课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毛学辉的课面向全校学生,他想尽办法把科学的魅力带进这个山区学校的课堂。伊娜说:“毛老师给我们看《火星救援》,一个宇航员在火星上种土豆喂饱自己,我印象太深了。”我忍不住问:“所以你的实验方案也选择了土豆?”小姑娘笑了:“也有这个原因吧!”
“我还给孩子们建了一个创客空间。”毛学辉领我们走进一间配备了激光雕刻机、3D打印机和其他各种工具设备的教室。伊娜的眼睛亮了起来。初三课业重,她已经很久没到这里来鼓捣这些工具了。“啊,它还在这儿。”她拿起一个用3D打印材料拼装的企鹅玩偶,“这是我做的哦。”
在正要产生梦想和志向的年纪,这个孩子领略了科学的壮丽面容,这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告别这对师生后,我还在反复琢磨着金伊娜的话:此前从未去过博物馆的她,跟着央视节目组参观了中科院、清华大学的先进实验室,把懵懂和惊奇一齐装进脑子里……
沿着山路继续向群山深处走,我们找到了高楼镇宁益学校。小学6个年级只有40多名学生。校园里一块块圆润的溪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上面都是孩子们的画。“大城市美术课堂上的材料和工具,在这偏远山村买不起、买不到。我们就地取材。”孩子们的美术老师金如意说。石头是山溪里捡来的,木片是拾枝条切成的,从仓库里翻出的硬纸板、旧账本都成了画布,任孩子们涂抹。美的知识和美的体验,在这里以一种极其自然的状态涌进孩子们的心田。
6年级的黄俊宇是金老师的小助手,在图书室外的墙壁上,在那一级级略显斑驳的台阶上,他和同学们都画下了自己绚丽斑斓的内心世界。俊宇拿着自己的一件石头画作品和我留影:那是一个憨态可掬的清朝老爷,溪石就是他圆滚滚的身体。很快就要毕业离开这里了,俊宇说:“我想我还是会很喜欢画画,喜欢上美术课的。”
此行最后一站,是有名的侨乡——枫岭。高楼镇枫岭学校的孩子们是“侨界留守儿童”,父母基本上在意大利打拼,把学龄孩子送回老家念书,有的四五年都见不上一面。一所远离尘嚣的乡村小学,一群特殊的留守儿童,这几年却吸引了许多市区老师主动来任教。赵达校长说:“见到孩子们你就明白了,他们目光多澄澈啊。”
“Ciao”是5年级的杨仁杰教我的第一句意大利语,意思是“你好”。这个孩子说汉语时总是用正儿八经的书面词汇,那种纯真能在听者脸上勾起发自内心的笑意。我们慢慢地交谈,于是我知道他们通过互联网和市区小学生共享课堂;中外大学生每年来这里和他们一起办夏令营;他跟着从市区来的书法老师学了一个月篆刻,作品就拿奖了……
3所乡校、3位老师、3个孩子……这趟新春拜访还没结束,他们已在我心中注入了一个无比强烈的愿望:当一颗颗种子终于成长为挺拔大树的时刻,我想再和他们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