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唐慧晔通讯员汪科达徐浩跃)“不管有事没事,我们每天都习惯去文化礼堂走走看看。”这些年,说起农村文化礼堂,海曙村民的脸上总会洋溢着笑容。他们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文化礼堂不一定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但却一定是全村人气最旺的地方。
的确,走进海曙的乡野大地,文化礼堂已经成为乡村新地标:夜幕降临时,灯火辉煌处便是文化礼堂;每逢节假日,欢声笑语地就是文化礼堂;有朋自远方来,“打卡地”更是文化礼堂——寻找文化礼堂根本不用导航,靠着眼睛和耳朵就能找到。
2013年,古林镇蜃蛟村建起我区首家文化礼堂。随后,该文化礼堂成为宁波市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推进会现场学习考察点。现如今,全区农村文化礼堂的数量已达90家,覆盖近60%农村人口。
蜃蛟村为什么成为我区农村文化礼堂的发源地?蜃蛟村的文化礼堂建设又有何特别之处?近日,我们走进蜃蛟村,一起探访感受农村文化礼堂的勃勃生机。
垒起田野上的精神家园
问首家文化礼堂缘何落户于此
探访蜃蛟村那天,下着淅淅沥沥的雨。从区政府出发,驾车经鄞州大道,过古林镇,再过一座小桥,就到了蜃蛟村文化礼堂。蜃蛟,从名字便知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落,不禁令人想起李白的诗句:“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
“来,先看看我们的文化礼堂。呐,这门上的大红灯笼,是礼堂上回搞活动留下来的,你们看挂着喜不喜庆?”刚停好车,蜃蛟村村主任徐峰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去礼堂里转转。
蜃蛟村文化礼堂是一座仿古建筑,临河而建,砖砌墙门,江南风韵展露无遗。“这是由老村委会改建而来的,修旧如初让文化礼堂保留了老底子的味道,村民在这了解和传承蜃蛟文化。”
从礼堂大门进来便是小广场,和美家园馆、小礼堂、电子阅览室等围着广场依次坐落。我们在广场上稍微走了几步,便大致将整个文化礼堂看了个底朝天。“就面积上来说,咱们礼堂不算大,但胜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看出我们的疑惑,徐峰补充道,“行政区划调整后,我们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礼堂功能:年纪大的村民爱听宁波走书,我们就开设闻海平非遗工作室;中青年村民爱跳舞、看电影,大屏幕、投影仪等设备我们一样样添齐……可以说,该有的功能区域样样都没落下。”
听完介绍,我们更好奇了,“不管在规模还是在经济上,蜃蛟村都算不上数一数二,怎么就成了全区文化礼堂的发源地呢?”现任洞桥镇工业镇长的杨武军听到这些,立马回忆起当初任古林镇宣传委员时,开展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场景,“蜃蛟,本就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
201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古林镇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为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村村要建文化礼堂”的号召,也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古林镇开始擘画全区首家文化礼堂发展蓝图——既要让村民明白什么叫做文化礼堂,也要让礼堂真正发挥效能,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选址考究被一个个列入了镇干部的工作本里。“蜃蛟村文化人才多、古建筑保留较好,加之其地理位置正处全镇中心范围,我们几经排摸后,一致商定就选址在蜃蛟的老村委会。”杨武军说。
选定了位置,镇、村干部便和热心村民一起翻开家谱,梳理蜃蛟村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渊源,充实礼堂文化内涵。徐峰回忆,那时,也有村民曾嚷嚷过反对意见,但在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力行下,他们自发加入到建设文化礼堂的队伍中,还带来了不少自家收藏着的文化遗存。“这台‘老宝贝’就是村民自愿捐出来的。”徐峰带我们来到二楼村史展示厅,指着其中一台亨得利老式时钟说。
蜃蛟村文化礼堂建成后,引来了周边区县(市)的考察团组团前来参观、交流,一辆辆大巴车相继涌进礼堂门口的小道里。这也为如今“海堂花开”扮靓乡村大地埋下了种子。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着建管用育一体化发展理念,创新推出星级“亮牌”动态管理、“履职清单”模式、“礼堂三结”等特色做法,为文化礼堂常态运行、长效发展不断注入生机活力。
目前,全区累计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90家,其中五星级文化礼堂2家,四星级文化礼堂8家。去年,我区获评2017年度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市、区)。
树起乡村里的文化招牌
看文化礼堂何以成村民欢乐场
“走,再带你们去个热闹的地方!”从二楼村史展示厅出来,徐峰带我们径直走进礼堂里的一间工作室。他说,这会儿天气不好,礼堂里的村民来得少些,但这间工作室,无论刮风下雨,一准有人。
还没等我们敲响工作室的门,一阵欢声笑语就已经从屋里传来。透过玻璃窗,我们看到,这间工作室并不大,2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利用得满满当当:一张长方形的长桌放在最中间的位置,长桌里侧的简易支架上挂着灯笼、香包等各式各样的串珠和刺绣手工艺品,一块偌大的牌匾就挂在墙上,告诉我们这儿的名字——枫叶工作室。
66岁的梁凤仙,是枫叶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喜欢做手工艺品。五、六年前,她退休在家,几位志同道合的姐妹便常聚在一起,交流手工艺品的制作技巧。2018年开始,这样的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梁凤仙和姐妹们走出家门,聚在文化礼堂,村里热爱手工艺品制作的乡亲妇女见之,都过来参加,队伍渐渐扩大。为此,村委会特别在文化礼堂开辟出一块地方,取名枫叶工作室,专门给这帮乡亲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如今,枫叶工作室成了全村有名的聚会场所。“以前,闲暇之余只能看电视打发时间,家里有啥烦心事也只能自己消化。如今,我们把烦恼也在这儿倾诉,大家伙都来出谋划策,就像是一家人般亲切。”一位李姓的大姐说道。“远不止这些,我们这帮姐妹还结成了志愿服务团队,各展所长,不定期地为老人、困难村民提供服务。”听到我们的谈话,正在一边做着虎头鞋的村民俞菊香也坐不住了,直言这儿就像是一个中转站,任何坏情绪、麻烦事总能在这得到魔法转换。
当我们在工作室聊得正起劲,一墙之隔的小礼堂里也开始热闹起来,文化礼堂管理员戴雪琴正给等候着的佳木斯舞蹈队队员们调适音箱设备。“滴答滴答。”伴随着音乐声起,在领舞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又准时开启了今晚的律动时间。夜幕降临时分,这群舞动着的村民,俨然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戴雪琴告诉我们,尤其是在近两年,小礼堂的档期被定的很满:每天晚上五点是佳木斯舞蹈队的排练时间,一个小时后是广场舞队,之后还有曲艺队……“发展文化礼堂,村民的兴趣爱好有了聚集地,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徐峰认为,礼堂不仅是蜃蛟村的文化招牌,更是把村民团结起来的纽带,“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咱们村的文艺骨干早就和村民一起谋划好了,要搞一台大型演出,自编自导自演,向祖国献礼!”
聚起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解礼堂如何文化铸魂引领发展
在与杨武军、徐峰以及村民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有一个词汇总是被反复提起。据说,这个词儿已经有2、3年时间一直位列蜃蛟村“热点榜”前列——古林米食节。
虽是古林米食节,但其发源还在蜃蛟。徐峰告诉我们,文化礼堂建成后,乡亲们的文化生活有了大幅提高,村班子看着也非常开心,但总觉得还缺少了点什么,“文化礼堂,如果能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步实现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物质、精神需求,就更完美了。”
一次,蜃蛟村村班子做文化礼堂成效总结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来文化礼堂的乡亲们常会带上自家做的米食小吃,饿了吃点,朋友来了,就分点。于是,村班子提出构想:既然村里的米食文化渊源深厚,家家户户都能做上几种米食特色小吃,是不是能在其中做做文章,搭建平台,打出蜃蛟米食招牌?
当时只道是平常。徐峰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诞生于文化礼堂里的初步构想,最后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竟能长成一片繁茂森林。
“如今,咱们的古林米食节已经连续举办4届了。”徐峰说着,从手机相册里翻出了一些照片,照片里是2018年米食节的盛况:冬日暖阳下的米食集市,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数十位手艺人沿街设摊、现场制作,米馒头、灰汁团、金团等近30种传统米食不断出炉。还有位市民嘴里咬着米馒头,手里提着几盒灰汁团和方糕,从人群里挤出来。
“这两年,米食节产生的效应越来越凸显。”徐峰介绍,如今,灰汁团已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17年开始,每次米食节举办前,奉化千层饼、梁弄大糕、东钱湖麻糍等宁波大市范围内的米食制作手艺人,都会早早预约,只为“争抢”一个摊位。正好路过的蜃蛟村种粮大户徐海夫,听到这番介绍后,便笑眯眯地停下了脚步。询问缘由,他摊出了家底:以前愁种的米没销路,这两年通过米食节的平台,他“发愁”供不应求该怎么办。“今年,我已经接到不少来自周边地区的订单,对自家农作物的销量,我信心蛮足的。”
聊完这些,天色渐暗,我们也准备回程,但与刚来时的感观已有所不同——通过文化礼堂建设树立村落文化、凝聚村民人心、振兴乡村经济,这方小小的文化礼堂承载的是一整个新农村故事。“愿这样的‘蜃蛟故事’能如春风般,继续吹拂在海曙的乡野大地。”我在心里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