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美丽资源撬动美丽经济

    2019年04月22日 16:50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集士港镇新后屠桥村油菜花竞相开放(沙燚杉摄)

  位于皎口水库边上的枕溪山房

  茶事体验之旅广受市民欢迎(舒力摄)

  清澈的章水溪坑游鱼嬉戏(沙燚杉摄)

  杖锡樱花园里早樱陆续绽放。(尤文军摄)

  全媒体记者 张立

  春暖花开时节,在海曙广袤的田野和山区,处处可见青山绿水花艳艳。然而这看似自然应季而来的风光,实则是海曙人精心筹划,深耕细作,以美丽资源撬动乡村休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美丽成果。一边是继续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一边是让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海曙乡村的“美丽经济”含苞待放。

  精耕田园催热休闲旅游

  “油菜花海就是我们村的春天名片。”这几天,集士港镇新后屠桥村一片金黄,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油菜花和遍野新绿涂抹出的田园画卷。新后屠桥村党支部书记罗国云表示,今年油菜花开得特别美,一到周末,村里游人如织,前不久刚举办了油菜花节,一个礼拜过去,已经接待了数千人次前来赏花。

  记者漫步村头田间,犹如身在花海,耳旁还有风车悠悠转动声和游客的嬉笑声,来自泥土的气息和油菜花的芬芳更让人放松身心,怡然自得。许多专程前来“打卡”的游客忙着拍照留念,还有一些游客穿着汉服唐装“盛装出席”,大伙都说看着眼前的田园景色,感觉一下子就回到了儿时,心情格外舒畅。

  新后屠桥村的花海不止于此,据介绍,通过土地流转,新后屠桥村除了种植200多亩油菜花,还有荷花、向日葵、梨树、桃树以及桑葚、葡萄、菱角等,再加上小麦和水稻,形成了“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景色各不同”的景观。从市区过来的吴国萍女士特意戴了一条红色披巾来搭配嫩黄的油菜花。“我们住在市区,难得见到这么多的油菜花,而且这里风景很好,活动内容也很丰富,还能看见远处的山,特别棒。”

  近年来,海曙越来越多的村庄借着“春天”打造网红村。从“四明首镇”鄞江镇区出发,沿着清澈的清源溪西行3公里,便是被网友称为“宁波春天最美村庄”之一的金陆村。村庄掩映在崇山翠竹之中,源自四明山群峰的山泉汇成清源溪,日夜滋养着这片土地。村庄很安静,似乎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中静静沉睡,宁静而古朴。

  近年来,金陆村利用山林优势,大力发展林特果业和生态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除了贝母、马铃薯、茶叶、芋艿之外,杨梅、猕猴桃、橘子、梨等水果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据介绍,接下来,金陆村将建设具备种植、实验、培训等功能的市级生态转型示范区,打造“花海”二期工程,走农旅融合道路。

  青山处处有果园,茶山处处风光秀。到了采茶期,不时有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组团前往位于龙观乡的五龙潭茶场参加茶事体验活动。清明节前,记者来到这里,茶场负责人杨晋良介绍说,这里地处四明山,生态环境优渥,不论是空气、土壤还是水源都堪称一流。就以眼前的这批明前茶为例,茶叶还得到省农业气象中心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如今正是采摘的最佳时机。

  好山好水出好茶。前来寻茶的市民也印证了这一点。市民毛女士带着儿子一起来体验难得的采茶游,“这里风景秀丽,新摘的茶叶都带有好闻的香味。”毛女士说,带着孩子来春游踏青,不光吃得好,玩得开心,还通过劳动,了解了茶叶如何生产,收获很大。她把活动图片发在了朋友圈,一下子就赢来无数点赞。

  山水流金助力乡村振兴

  前几天,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来自上海的杨先生就被几声鸟鸣唤醒。他住的李家坑乡叙民宿就建在村口,透过落地窗,秀丽的松木竹石映入眼帘,俨然置身世外桃源。“尽管开车过来费点时间,但我每次都要住好几天。逛逛古村,漫步森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里别提有多美。”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海曙不少乡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大众创业,量身定做“山水人家”。“长三角地区拥有巨量的客源,要吸引远近客人到海曙乡村游玩,就得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李家坑村党支部书记李红伟说。

  据介绍,李家坑村通过资本引进,不仅抢救濒临消逝的古村,还让高品质的民宿和乡村产生化学效应,在这里,除了感受乡村建筑之美,还可体验农事、吃农家菜、重拾乡趣,许多江苏、上海地区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李红伟细数乡村休闲旅游带来的好处:老房屋变身资产,可以收租金;有了客源,村民产出的农产品销路不愁;周边村民也有了工资性收入。据不完全统计,李家坑村如今年均接待旅客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00万元。而该村的传统特产如吊红、花旗芋艿、茶叶、竹笋等也备受游客青睐,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可增加5000余元。

  “一业兴,百业旺”。依托万亩樱花林,每年的章水樱花节总能吸引宁波及周边地市众多旅游爱好者前来观赏、参与,盛况一年胜于一年,不仅带热章水春季旅游,而且带火了当地农家乐、农产品和民宿等相关产业。该镇相关负责人乐观估计,今年即将到来的樱花节将吸引3万多名各地群众游在章水,玩在章水。

  纵观全区,每一个乡镇都在结合实际推动节庆包装,这一态势极大地改观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创造了多元综合效益。在横街镇,“竹农下山,竹生活文旅节”打响了当地的竹经济品牌,将优质的“黄泥拱”毛笋和以竹为材料的工艺品带到城市,通过“商文融合”“商旅融合”提升竹笋的附加值,并借助竹笋的品牌形象吸引游客和商家进入,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改善农民生活。

  “村民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或者村集体,除了能拿到一笔稳定的流转费,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或者做些小买卖。”新后屠桥村党支部书记罗国云也表示,村子走上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之路,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变化。

  据悉,海曙区在去年启动了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区)工作,立足于打造全域旅游格局。眼下,海曙以山水自然风光、美丽乡村建设、大田作物风光等生态环境、农业资源为景观元素的新型旅游项目,通过“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山水+旅游”三篇文章,促进了“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转化,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区农家乐休闲旅游接待人次达315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营业收入1.34亿元,并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44亿元。

  春天红利仍需多方入股

  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首先要保证村民的利益,利益共享才能长久,但发展新产业离不开真金白银投入,涉农的投入更需大笔资金。

  “有人说,乡村的花海经济现在这么火,是得了天时和地利。春天过去后,花海如何常开常艳,乡村如何吸引客人?”罗国云说,关键在人和。

  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是罗国云想出的一个办法。就在油菜花海的一侧,一座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采摘观光太阳能玻璃大棚拔地而起,这是村里引入的丰圣农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农场负责人闻忠良原先经营着塑料加工企业,现在他转战“农旅事业”,这也源于他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期待和愿景。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的村庄重视农旅结合,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这让我下决心投身这一领域。”闻忠良说,他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开心农场”,让家乡菜园变公园,不仅以优美的田园景致吸引城里人纷至沓来,而且以此带动周边村民共奔富裕路。

  无独有偶,43岁的温传明在2016年了解到鄞江四明山余脉海拔400多米的锡山上有一个荒废了50余年的茶场,于是决心在这420亩茶园、150亩梯田、80亩竹林间打造一个心目中理想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当时在对宁波及周边城市乡村旅游的考察工作中,我意识到乡村旅游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温传明认为,乡村旅游涵盖的不是简单的吃住问题,而应该由吃、住、玩、教等综合元素构成,由此,他提出了“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概念。

  产业发展离不开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有业内人士指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发力,除了政府引导,也可以带动民间资本,发挥放大效应,此外也需要集聚相关产业、政策、人才资源优势,有效对接市场端、政府端、人才端。

  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休闲旅游这一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海曙区也有着一蓝图。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正树立“大农业”“大融合”的思维,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让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为农业农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拓展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让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这场美丽盛宴的背后其实是根据消费需求变化进行产业升级。”业内人士表示,乡村休闲旅游走热,需要一种新型的城乡融合体系配合,既就在保留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科技农业、田园综合体、农业精深加工等,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从而走出一条从“卖产品”到“卖风景”的农旅、茶旅、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记者手记

  乡村游需要“完整模式”

  如今,到农村看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由赏花延伸到下乡吸氧,正为传统种植业与乡村旅游制造一次难得的融合,不仅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更为鲜活的内容,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径。

  这就是一份美丽事业。据旅游业内数据,我国春季游中60%游客的旅游活动都与花卉有关。2016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发布了我国花海经济的调查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当年花海经济最旺的“三朵花”是油菜花、桃花和樱花。

  既然能称为产业,就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可盈利可持续的链条。具体讲,就是要在原有看花的基础上形成赏花、住宿、购物、文化消费一条龙产业链条,这样才能让人气转化成财气,让看花成为产业。

  在海曙区,赏花经济的溢出效应正逐渐给乡村建设带来新的契机。村里面的环境好起来了,村民的文明素质提高了,配套的旅游功能设施也让村民享受到好处,同时,管理一方的经营意识也在逐渐升华。比如,参与美丽经济项目建设中更注重对古村古建古屋的保护利用和管理,这一切都无疑让更多农民从中获益,促进乡村建设和农民收入双提升。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沙燚杉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