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四明南词:曲艺之花再绽会有时

    2019年04月30日 14:24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崔宁 何一洲 文 忻之承 应嘉奕 摄

  “改革开放40年,给宁波带来的变化真是‘莫老老’,唱一唱,夸一夸,宁波了不起,宁波顶顶赞!”

  一阵细细调音静心闻、轻拢慢捻抹复挑后,扬琴、琵琶、三弦等乐器之声顿起,曲声如淙淙泉水流淌而出。而后演绎者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念白声、击节声、歌声、乐声交织一处,恍教那些熟悉的宁波景象一一自人眼前掠过,乡音亲切又不失悠雅清扬,一曲听罢,犹觉余音袅袅。

  3月27日上午,在海曙区文化馆内,5名身着演出服装的四明南词演绎者正在此排练节目《了不起,宁波》。下个月12日,他们便要在第四届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携精心准备的节目登上“甬上风华”2019中国·宁波非遗精品节目展演的舞台,于全市人民面前再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明南词的古韵风采。

  歌声清扬中,诞生于300多年前的四明南词如一名清丽文雅的女子迎面走来,缓缓诉说她的前世与今生,欢欣与落寞,盼望与希冀。

  文人智慧造就艺术瑰宝

  四明南词俗称“宁波文书”,属弹词类,以宁波方言为主,辅以其他方言,中州音韵。唐时宁波已成为外贸口岸,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跃。南宋迁都临安,宁波成为京畿藩篱,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为宁波地区曲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经济、社会、艺术基础。宋元明时期,宁波文风鼎盛,涌现了吴文英、张可久等不少著名词曲文人。明末清初之时,以赋闲文人为主要听客、具有相对文人化特征的江南说唱艺术四明南词诞生、发展并得到繁荣,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组织了类似票房形式的“诗词歌赋社”和“丝竹社”,对南词曲调、节目进行研究,清末时更是出现了专业艺人。

  越过岁月的长河,究其历史,我们不难从零星留存下来的只言片语中发现四明南词与海曙的历史渊源。据老艺人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宁波,并在现孝文街一带的白衣寺章状元家住过。听了宁波文书,乾隆十分赞赏,说“此乃是词,不应称书”,由此,宁波文书改为四明南词。及至道光年间,四明南词的发展已然进入繁荣时期,当时在新街一带出现了“崇德社”“引凤轩”等相关组织,而其表演亦多集聚于新街、城隍庙一带。

  四明南词的难度不亚于苏州评弹等传统曲艺。与浙江其他地区的南词、弹词一样,从音乐上来分析,四明南词曲调文静优美,唱腔多是七字句。演唱时分若干档,有时根据伴奏人员的情况进行灵活变动。此外,对于表演技巧方面亦有很高要求。“集说、噱、弹、唱、演5种表演艺术于一体。”今年72岁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祥源自13岁起进入宁波市戏曲学校学习四明南词,在老师悉心教导下,系统性地学习四明南词。“不仅有唱腔课、乐器课、基本功课,还有文化课、历史课、普通话课,可以说是全方位培养。”

  四明南词的演奏风格也是独具一格。乐器伴奏有一档至十三档不等,常规以三档、五档乐器为主,主要乐器有小三弦、琵琶、小扬琴、二胡、箫等,曲调百余种,较为复杂。演奏时,表演者们根据自己所奏乐器特色,围绕主旋律,自由发挥,互相辉映,形成支声复调,以少胜多,音乐十分优雅。辞藻华丽典雅、曲调繁复优美,特别是罕见的支声复调悦耳动人。旧时艺人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它开始走向大众,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明南词曾经不但在宁波红,还红到了浙东地区和上海。”忆及往事,陈祥源的脸上俱是神往,但旋即深深的落寞出现在他脸上。“但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学的人也不多,坚持下来的更少。眼看着我们年纪越来越大,不知道该怎么办。”

  美人迟暮,将军饭否。如今,传统曲艺或愈行愈缓,或逐渐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时间对其而言,也许只是记录其何时将会消亡的秒表。

  几度兴衰传承之难何解

  “往年还有六七个人报名学习,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2人,不仅人数比去年少,且年龄偏大,都在50岁左右。”3月28日下午,区文化馆馆长罗滨面对记者叹了口气,随即又仿佛自我安慰,“也先看看吧,万一还不错呢。”

  与我国大多数曲艺一样,四明南词也面临发展缓滞、后继无力的困境。

  上世纪30年代,因战争之故,四明南词走向衰落。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经文化部门和南词艺人的努力,仍难挽颓势。1978年,市曲艺团重新成立,次年,陈祥源、陈雪芸、励成龙这3名“硕果仅存”的科班出身的四明南词演绎者重返曲艺团,并常赴各地演出,四明南词迎来短暂的春天。1982年,市曲艺团再次解散,艺人再次转岗。

  2003年,国家启动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程。为抢救和保护已属濒危曲种的四明南词,陈祥源等人在市、区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四处搜集四明南词的珍贵资料,编撰、出版了若干书籍,整理、汇集了一批曲谱油印本、手抄本和经典唱段音带、唱片等,整理了一批四明南词经典书目。区文化馆积极开展抢救工作,汇编出版书籍资料,建立起完善的民间文化艺术档案,开办非遗课堂吸引市民,面向学校、社会招生教学……四明南词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传承之路依旧存难。传播度不高,招生难,形式老派年轻人接受度低,普通话普及致使本地语言受冲击……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前几年我们曾培养过2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小学生,也有中青年。”陈祥源说,许多人都是从零基础学起,经他们几个科班老师教导,部分学生多次登台演出且深受好评。“但是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最终坚持下来的不过10来个人,且所掌握的都是浅层次的知识。”

  “85后”胡寅晖自2017年开始学习四明南词,是团队中较为年轻的一员。当问及为何学习四明南词时,她直言兴趣使然,然而现实生活中如她这样对传统曲艺保有兴趣者已是鲜见。“身边的朋友基本不知四明南词。因本职工作原因我也接触过很多学生家长,他们都不太重视,认为孩子学来无用。很现实。”

  “现在很多年轻人也许会对传统曲艺产生一时的兴趣,但可能也只是出于猎奇心理。”对四明南词有着四五年研究的宁波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徐志斌表示,传统老派的表演形式不太符合当下轻人的审美和喜好。

  但若连猎奇心理都没有,那无疑将给予传统曲艺最后的打击。日前,传统文艺爱好者、网友“朝子”在某汉服、汉文化爱好者聊天群里做了个调查,询问是否有人知晓四明南词且若有机会是否愿意学习,然至今无人响应。“也许真正刺痛传统曲艺的不是时间,也不是无知,而是沉默。”

  刻不容缓期待涛声依旧

  “真的是年纪大了,昨天外出演出一下午,脚就扭了。”家中,陈雪芸揉着脚无奈叹道。如今,放眼全市,像陈祥源、陈雪芸这样出身科班的专业艺人统共不过5人,尽管有着60年的经验,四明南词的精髓早已融入到其骨髓血脉之中,随着他们的脉搏而跳动着,但令人深感形势严峻的是,这5人的平均年龄已在70岁以上。如今虽然能在喜马拉雅、优酷等网站上听到四明南词,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君不见、人去曲终成绝唱,从此世间无回响。如何让艺术瑰宝永远不老,是当下要好好思考研究的。

  “四明南词曲调、唱腔多,仅凭一两年的学习,根本不够。”陈祥源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与其他艺术类学科一样,学习四明南词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光是打基础就至少要5年,如果要达到比较丰富的经验,则需要10年以上。”

  “也许科班化是挽救传统曲艺的一种方式。”陈祥源说,年轻一代越来越少甚至接触不到四明南词等传统曲艺,因此搭建相关的学习平台十分有必要。此前,市越剧团、甬剧团与外事学校开展合作办班教学,颇有成效,电视上也时常可见表演者身影,使得越剧、甬剧的知名度、传播度都得到极大提升,令他十分羡慕。“办班教学可以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四明南词的精髓和技艺,建立起专业的队伍,为保护和传承提供保障。当然,这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四明南词固然阳春白雪,却也不能一成不变。“时代在改变,审美、喜好更是在变,传统曲艺若要重获生机,也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徐志斌说,目前学术界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传统曲艺应原封不动,但另一种则认为应有所创新发展。他建议,可在保留四明南词精华的基础上,对其内容、形式进行再创作和创新,使题材、体裁都能跟上现代社会的审美,适应市场需求,如此才能历久弥新,曲艺奇葩不致枯萎。

  对此,罗滨亦持相同观点。“2017年的《悠悠青蒿魂》就是对四明南词的一次创新演绎。”他介绍道,用传统的曲调唱现代故事,恰如换上了现代装束的古典美人,传统和现代在其身上相得益彰,形式虽有改变,但因其韵味独特、装扮得宜而呈现出动人魅力。节目一出便令在场所有人耳目一新,也由此一举拿下当年全省曲艺新作大赛金奖。

  “除了继续开展长期培训、寻找四明南词传承人及进校园活动,我们还将积极推进四明南词数据库的建设。”罗滨表示,今年,区文化馆将对老一辈艺人的作品、传统曲目以数字化方式进行记录,使这朵曲艺之花得以保存,为后人的学习、传承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吴乔璐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