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王超通讯员刘平葛俏超)近日,22岁的青年创业者于守正和团队凭借盲人客服项目,在刚刚落幕的“海曙之星”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斩获三等奖。于守正说,青春,是奋斗的最好时光。当下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但也考验着每个创业团队的能力,他对在海曙实现创业梦充满信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像于守正这般怀揣梦想,选择在海曙奋斗、创业。据统计,去年全区新增创业者2万余人,推动6个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孕育创业新星的摇篮。“青年创业者在海曙不仅可以享受优惠政策,还有孵化园、创业园等园区的创业服务,更有各类大赛平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青年创业新秀掘金小众领域
于守正和团队参与的“海曙之星”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是我区在2015年推出的以赛(评)带引的又一创新,这给许多青年提供了初次对外展示自己的机会。于守正的“盲人客服”是大赛开始以来唯一一个在初赛阶段就备受关注的项目。
投身公益创业,源于于守正长达7年的志愿者经历。“我从高中开始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在大三时结识了盲人志愿者王彦龙,了解到盲人的就业需求,我就有了公益创业想法。”于守正说,公司刚成立,就接到了上海“飞蚂蚁”旧衣回收处理平台的订单,先后输送10余名盲人客服。
盲人客服项目是一个半公益性质的盲人就业培训项目,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虽然只实现盈亏平衡,但于守正仍然看好公益创业前景。“一方面是我对公益的热情可以让我有动力坚持,另一方面是我通过市场观察,发现中小企业客服人员流动性很大,而盲人等特殊人群获得岗位机会难得,他们会更加热爱珍惜这份工作。”于守正说,目前公司已成功让40余名盲人客服就业,通过网络招聘收到全国各地数百名盲人的报名信息。
但单纯发展盲人群体培训项目仍存在局限性,盲人客服项目面临转型。“下步我们计划将培训群体面向肢体等残疾但有工作能力的特殊求职者,目标打造‘居家’客服,打破公司初创阶段用房局限,让更多特殊人群能在熟悉环境中更好工作。”于守正说。
创业“学长”凭技术赢得市场
成熟的大学生创客在海曙发展更加如鱼得水。区人社局在创业企业孵化转型期给予帮扶,让青年奋斗者的姿态更为从容。
宁波海曙思甬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获得了海曙青年大学生创业最高补助,团队负责人朱希希坦言这是企业创业转型阶段获得的一笔“及时雨”。
在大学时期便拥有个人工作坊的朱希希,凭借自己计算机专业的特长,为师生维修电脑。2014年,他在毕业后仍然坚持用“工科男”的杀手锏创业,毅然投身自己熟悉的互联网领域。“离开学校才知道真正的创业,跟在学校工作坊做小买卖天差地别。”朱希希说。
当时,第三方支付热已经开始,为了解“互联网+”金融,他做起了物联网pose机经销商。“在宁波同类型企业有上百家,要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优势。”朱希希说,2016年凭借大赛中获得的创业补助金,他和团队成功掌握了物联网pose机内部切机技术,实现pose机芯片无线充值。同年,他获得了“拉卡拉”“开店宝”两家上市支付平台企业的订单。目前,公司年产值达到100万元,较2014年翻了10倍。
如今,海曙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创业者像朱希希一样选择转型或深耕科技领域,这也是青年创业群体从事的相对成熟的领域,带动了物联网工程师、无人机飞手、电竞从业者等一批新岗位诞生,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新选择。
定向培育引领青年创业新风向
今年是海曙以赛(评)代引模式的第五个年头,成功孵化了一批“于守正”“朱希希”,但也需要根据创业新形势做出改变。作为“宁波人才日”系列活动中海曙专场的重要活动之一,“海曙之星”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今年首次为各类项目分组,为定向培育创造条件。
“首先是将创业初期的项目和相对成熟的项目分开,进行分类评选培育。”区人社局负责人说,不同创业阶段的支持方式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培育。目前,我区青年创业成熟项目集中在科技领域,这类项目对人才和资金的需求较大,需要长期跟踪服务和扶持;而在新创业者领域,各类创业项目百花齐放,需要普惠性的政策支持。
同时,我区积极增强创新能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在就业创业普惠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根据“百创汇海”政策,先后出台《海曙区青年创业人才扶持政策实施细则》《海曙区青年创业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及团队进行奖励扶持。同时,将落户在区各级创业平台内的优秀青年创业项目的扶持资金由原本的最高10万升级为最高20万;对入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大学生创业园的运营机构分别给予300万、50万和20万元的奖励。
“今年,我们将继续落实各类就业创业利企政策,提高青年大学生创业者就业创业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引进+培育’服务模式,为青年就业创业者提供工作、生活、学习为一体的就业创业高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