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崔宁通讯员夏静管菁菁)“之前为了治痘痘,稀里糊涂被商家忽悠办了网贷,差点就要影响个人信用,还好有海曙消保委协调解决了问题,以后我会理性消费的。”日前,在海曙区消保委协调下,消费者小李与某美容机构协商后,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近年来,具有超前消费、信用消费等特点的网贷消费成为不少年轻消费群体的新消费方式,主要集中在整形(美容)贷、租房贷、培训贷等方面。网贷消费能即时消除高消费资金短缺的尴尬,更为商家和网贷公司带来新“商机”,但由于部分网贷消费行为缺乏理性,也滋生出不少问题,个人信用问题首当其冲。
今年20多岁的小李便因此“中招”。“他们对我进行检查后,说我长痘情况严重,让我办一个3万元的套餐。”小李说。由于手头紧张,店方便推荐办理分期贷款,这一贷就是近5万元。
“由于小李贷的款切实存在,她不得不在承受损失的同时按规定还款,否则将影响其个人征信。”区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调解,美容机构退返小李2万余元,并取消贷款。
编后语
部分年轻人在接受贷款消费时比较轻率,甚至随意委托店方员工操作网贷手续,暴露个人信息,这是不可取。当下,随着公民征信系统的完善,个人信用已影响到了普通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当网贷消费者无力偿还贷款或者中途消费解除时,手续费和高额的利息早已先入网贷公司和商家的囊中,余款的结算往往处于劣势,催讨信息会不断侵入当事人的日常生活,直至通过相关程序列入征信系统,个人征信档案将遭不良记录。为此,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提高信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