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70年甬医蝶变 70年初心不忘

    2019年09月18日 09:0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宁波市第一医院在全市率先推出优质护理服务。
又一个小生命来到人世间。
家庭医生上门签约。
医生们在县域医共体影像诊断中心探讨业务。
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新大楼效果图。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陈敏 通讯员陈琼)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回顾总结70年来宁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卫生健康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70年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一路砥砺奋进,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包括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在内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从疫病频发到控制消除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从看病难到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从看不了大病到拥有品牌学科;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一个个令人瞩目的进步,汇聚成卫生健康事业的整体蝶变,书写着党和政府本着为民初心、率领全市人民为实现健康梦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公共卫生事业崛起多项传染病被消除

  2018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2810.62人/10万人降至205.95人/10万人,报告死亡率则从27.50人/10万人降至0.63人/10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由1955年的12人/10万人降至2.39人/10万人,婴儿死亡率则由1955年的6.1‰降至1.98‰,均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2018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61岁,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7岁高出4.61岁,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浙江省测算数38岁)的两倍多。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70年来宁波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前,宁波疫病频发。俗话说“一到农历七月半,疟疾痢疾又霍乱”。当时我市主要的烈急性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流行的地方病有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等,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

  新中国成立后,市县两级先后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全面加强隔离治疗、病媒消杀、饮食饮水卫生、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经过防疫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前我市长期流行的古典型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早已被消灭,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血吸虫病、丝虫病、碘缺乏病、疟疾等也已被消除。同时,我市还建立完善了食品卫生、饮水卫生、服务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的监督监测体系,不断健全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院前急救和献血用血体系,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03年抗击“非典”以后,我市建成启用现代化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了市应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中心、各级CDC、卫生监督所,在医疗机构也建立了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构建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的专家队伍,多次开展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先后制订下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这两个专项预案以及系列单项预案。

  近年来,宁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有效抗击了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疫情。2018年,我市以提升健康素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打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为重点,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健康宁波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医疗机构数增加49倍宁波人看病越发方便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饱受内战和反帝战争的蹂躏,缺医少药成为普遍现象。据《宁波卫生志》记载,1949年,我市仅有卫生医疗机构85个,其中个人诊所占70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仅927人,根本无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接管了公立医院、民办医院和美资津贴医院,进行初步整顿和扩建。到上世纪60年代初,一个分级分工、防治结合的医疗保健网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我市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各级政府总计投入633.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9.56%,在城乡各地陆续新建了一批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医学教育、药品检验等专业机构,医疗资源快速增长。

  2005年至2015年,我市建设完成了两个“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工程”,其中包括明州医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市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等20个项目,实现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2014年,我市加大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办医力度,在市场准入、人才支持、监管体系等方面大力推进民间资本办医,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得到快速发展。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医疗机构总数4252个。拥有三甲医院8家,三乙医院12家,等级医院数量及三甲医院数量均高居浙江省各地市之首(省级医院除外)。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50家,每个街道或每3万名至10万名人口拥有一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拥有一家乡镇卫生院。拥有社区卫生服务站537家、村卫生室1870家。基本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2018年,我市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3871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6292人,其中基层共注册全科医生3939人,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4.8名。2010年,宁波市本级被省政府授予首批“卫生强市”称号。2013年,我市所辖区县(市)实现了浙江省“卫生强县(市)区”满堂红。

  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特别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体系建设。昔日的赤脚医生已被专职医生取而代之。不同于以前的缺医少药,现在的宁波人还拥有了家庭医生。我市从2011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全市1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开展了签约服务工作,有家庭医生4000余人,全市各地签约居民125.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医生签约323人。家庭医生正成为宁波人健康的守护者。

  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看大病不用往外跑

  “五口通商”以后,西医传入宁波。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宁波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快。据《宁波卫生志》记载,1956年,我市拥有医疗卫生事业机构375个,其中医院仅13家,医院病床仅823张,全市医生仅有1919人。那时,一般医院只设内、外、妇产科,不成体系,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主要收治内科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只能做阑尾、疝等手术。我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华美医院,也只能做胃、脾切除等上腹部手术。

  改革开放后,我市大力加强医学科学研究,开展了多个“首例”高难度手术,各科诊疗水平由诊疗常见病逐步向高、难、深方向发展。1982年,宁波市第二医院泌尿科顾明祥医护团队成功完成宁波地区首例同种异体肾移植。1998年,市妇女儿童医院周黎明医护团队实施的全市第一例(IVF-ET)试管婴儿临床妊娠成功,并于次年6月25日诞生。1999年,李惠利医院张志樑教授带领团队完成浙江省第二例、宁波市第一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2003年,李惠利医院陆才德团队独立实施宁波市首例肝移植手术。2005年,李惠利医院邵国丰团队开展了省内第一例单肺移植。

  2018年,我市启动医疗卫生品牌学科建设。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市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共建学科10个、市级医疗卫生品牌学科10个、市级重点(扶植)学科4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区域专病中心16个。仅2018年一年,我市医护人员就获得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登记101项,科技获奖36项,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01篇。从反映学科综合实力的病例组合指数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市李惠利医院、市第一医院分别居全省28家三甲综合医院第3、第5位,市妇儿医院、宁海县妇幼保健院和慈溪市妇幼保健院分别位居全省15家妇幼保健院第2、第3、第6位。全省68个重点病种里,市第一医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国科大华美医院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5个病种位居全省第一位,另有5个病种位居第二位、12个病种位居第三位。

  在去年1月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宁波明州医院有限公司和宁波市第六医院参与完成的“严重脊柱创伤修复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项目,捧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项目历经25年研究,攻克了多个关键技术难点,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1000余名脊柱严重创伤者因为宁波医生的这项科研成果,重新站了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不少宁波人生大病就往上海、杭州的大医院跑,但随着我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这几年看病往外跑的人明显减少。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宁波医改走在全国前列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市加快了医药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4年,我市被国务院医改办等五部门确定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6年,又先后被列为国家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浙江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地区以及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2017年,我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4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县、市之一和全国首批15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之一。

  近年来,我市按照“控总量、挤水分、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路径,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是多措并举科学控费“控总量”。开展公立医院重点指标监控,科学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近3年我市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均控制在省考核目标内(医疗总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医院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监管,2017年我市率先选择采购量较大的40种药品进行临床应用监控,同时在三级医院中开展了18种高值耗材使用监控。

  二是创新实施药品耗材采购宁波规则“挤水分”。共完成5批次1436个产品的耗材集中采购,平均降幅43.15%;完成3批次的药品集中采购,平均降幅为15%左右。

  三是分类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结构”。2017年,我市对儿科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2018年6月,我市全面启动市级及各区县(市)公立医院首轮医疗服务改革调整。包括:降低部分大型设备检查价格、降低中药饮片价格、降低检查检验类收费标准,调整诊查、中医类、四级手术类、护理类、精神类和部分矛盾突出的医疗服务价格,重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共调整项目528项。

  四是医保联动“保衔接”。将调整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确保了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同时,全面推行实施按病种付费改革,在原普外科、妇科等40个住院手术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的基础上,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病种范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病种扩增至131个病种,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二级以上医院。

  2017年9月,我市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2018年余姚市成为省级试点县(市)。通过改革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18年12月5日,我市召开全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视频会议,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我市医共体建设。

  目前,全市共组建了25个医共体。建立县域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43个。市县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由10家市级医院全面托管16家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专科托管17家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明确2019年市级医院长期派驻下沉专家200人,县域医共体下沉专家300人。

  宁波医疗卫生三问三答

  问: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大事喜事多,哪一项改革举措老百姓获得感最强?

  答:老百姓获得感最强的是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去年,我市推出了“最多跑一次”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十大项目,可以用十句话概括: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住院更省心;便民惠民服务更贴心;急救更快速;配药更方便;母子健康服务更温馨;转诊更顺畅;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从看病付费到检查配药,从常规问诊到急救住院转诊,全方位为患者缩短时间,提供便利,目前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比如,为了做到看病少排队,我市提供了10余种预约挂号途径,高峰期挂号现场排队时间短至3.91分钟。比如,为了做到急救更快速,我市完成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以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中心的规范化设置,并通过了国家认证。急救中心救护车平均出车时间≤2分钟,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2分钟,实现了急救费用院内实时结算。再比如,为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我市启动“云影像”,推广“去胶片化”,全年预计可为患者节省7000万元。宁波云医院平台已实现家庭医生网上签约、网上服务,全年服务超过54万人次。

  2019年,我们继续推出新的“十项举措”,将改革向基层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延伸,除上述内容外,还涵盖了基层看病服务、疫苗接种、健康服务一卡通以及用血服务等,参与改革的医疗机构由原先的7家市级医院和10家县级示范医院,增加到51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14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问:我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是,基层群众有病还是习惯往大医院跑。为解决这一问题,宁波正在做哪些努力?

  答:经过持续多年的改革创新,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必须看到,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不能很好满足老百姓的卫生健康需求。

  为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我市正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县域医共体,即根据地理位置、服务人口、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布局和能力情况,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疗集团。

  积极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同时,设置医共体服务中心、检查预约中心、床位调配中心,统一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号源、床位等服务要素,打通优质资源流动“纵贯线”,极大方便了基层患者就医看病。

  另外,我市还通过“市县联动”助力医共体建设,推进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截至今年7月底,市级专家已下沉319名(其中常驻206名),县级专家已下派386名(其中常驻263名)。

  问:70年来,宁波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差距仍然不小。请问宁波下一步有何打算?

  答:一个区域的医疗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医学院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区域龙头医院的医教研协同发展的程度。目前,我市共有8家三甲医院(含解放军906医院),部分重点病种的诊疗能力处于省内领先水平。我市正在积极谋划实施医学高峰计划,具体措施包括:

  指导支持宁波市第一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开展新一轮合作。作为我市重点工程的宁波市第一医院奉化方桥院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总投资额达15亿元,一期规划床位1200张。方桥院区建成后,柳汀街院区拟挂牌“宁波市老年医学中心”,总体规模将达到2000张床位。

  指导支持宁波市第二医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紧密合作。双方共建的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已正式组建,并成功引进、组建8个研究团队,多个研究项目已获市区两级人才项目立项资助。

  指导实施市李惠利医院和李惠利东部医院一体化发展,组建新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总核定床位2000张。目前新的医院领导班子已经到位,接下来将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一院两区,错位发展”。

  大力支持宁波大学“双一流”建设。在市政府的指导下,市卫健委将市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作为宁大医学院的第二所直属附属医院,进一步扩大医学院在临床医学教学、科研领域的优质资源,积极推动宁大附院和李惠利医院在医教研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发展。

  创新开展市级医疗卫生品牌学科建设,鼓励与国际顶尖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强化重点病种的临床诊疗,通过3年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先进临床诊疗技术、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区域影响力的临床品牌学科,进一步提升我市医疗卫生综合竞争力。

  全面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快速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市县联动,助力县域医共体建设,市县两级共选派500名骨干医务人员逐级下沉,指导帮助基层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最终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本文来源: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