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历经70年精彩蝶变,海曙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的步伐愈显铿锵,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今起本报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聚焦产城融合、转型升级、城乡统筹、文化引领、宜业宜居等五个方面,专访部门“一把手”展望未来奋进路。
-专访人:全媒体记者李叶馨
-受访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志刚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市“城乡争优”攻坚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是海曙品质城区建设的攻坚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志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工地党建工作创新模式,通过搭设党建联建平台、深化日常志愿服务等,进一步促进党建与项目建设地有机融合,提速重点项目建设,纵深推进“城乡争优”攻坚行动,带动城乡品貌提质换颜。
“城乡统筹是‘城乡争优’的关键一环。区划调整后,海曙存在西片区与中心区发展不同步、基建配套差异化等问题。”王志刚对症抓出“三提升”良方——核心城区品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联网提升。
聚焦核心城区品质打造。区住建局累计完成投资约97亿元,扎实推进城区8个区块的开发建设,其中,新星区块赫威斯学校新建工程、徐家漕牛奶厂片区2#大发地块、3#万科地块、中医院西侧2#地块(恒威海上花院)已完工;累计落实53个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完成绿道12.65公里成片联网建设;启动约5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扩大“微景观”建设社区美丽家园模式应用场景,继续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通过开展171个老小区“治五乱、促五修、查五违、建五制”专项行动、“四清一修”“垃圾分类”“第五立面”改造及城乡结合部整治等,探索综合整治改造长效之策;深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居”行动,目前,9个镇(乡)街道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承接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职能,督促各相关镇(乡)街道做好第一批18个项目的前期报批、开工建设、拆旧安置等工作,新一轮302座农村公厕改造工程全面动工;城乡互通实现同频共振。环城南路西延一期(机场路-薛家路)高架桥梁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二期(薛家路-环镇北路)有序推进,开工建设学院路等7条道路,积极推进段塘东路等12个项目的前期研究,推动鄞县大道、解放路、鄞奉路等主干道整治项目开工,协调落实环城南路西延、西洪大桥等市级工程的征拆及资金保障任务。
聚焦2049城市发展战略再出发。“下半年,我们的目标是打通蓝天路西延等11条‘断头路’,续建214省道(鄞州大道至奉化段)改建工程、规划S310荷梁线(鄞江-章水)改建工程(一期),完成改造老旧小区10万平方米以上,实施棚户区改造6万平方米,完成302座农村公厕改造任务,新增农污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试点点位12个,完成20座公厕改建工作,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6个……”王志刚向记者展开密密麻麻的工作清单表,透过这张表,一张海曙城乡宜居图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