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黄合 通讯员勇祖轩)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和省委、市委都高度重视。
9月,我市召开宁波对口支援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来自西藏、青海、新疆、黔西南、延边、宁夏、丽水、衢州等8个地区挂职干部分享了各自践初心担使命的生动故事。
精准施策,载体创新结出致富花
“你看,这根发得多好啊,白色的就是新长的,长的有1厘米了,生了根发了芽,脱贫就有了新希望。”今年春天,中国农科院茶科所专家给宁波驻黔西南州挂职干部送来好消息,2018年年底才首种的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已在千里之外的黔西南州普安县扎下了根。
在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下,这个“感恩茶苗”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还吸引了浙茶集团到普安县投资办厂,预计投产后可实现产值4亿元,将带动1000人左右就业,人均增收7500元,实现1.1万人脱贫。
不仅如此,这些挂职干部还动起了“茶旅结合”的脑筋:白沙基地500亩茶园建在秦汉时期的茶马古道边,地瓜种植基地就建在乌龙山系,杜鹃遍布,风车耸立,景致迷人——围绕两个种植基地的风景,还可以延伸出一条更长的产业链。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真脱贫、脱真贫。对于这些贫困地区,需要的不仅仅是短期的资金注入,还有立足长远的产业项目和致富模式,帮其常态化增强“造血”功能。对此,来自宁波的对口支援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将沿海的先进理念带到了这里,创新方式方法,为这里开辟出崭新的发展道路。
和当地政府绑定,和村集体绑定,和市场主体绑定——这是宁波驻延边州挂职干部为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想出的打造“利益共同体”的方法,在实现责任同负、风险共担的同时,帮助和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生产,勤劳致富。
在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民俗旅游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挂职干部创新采取“村+企业+农户”经营模式,部分产业援助项目直接投向贫困村,经营收益由村集体和贫困人口共享,村集体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主动服务,并带动35名贫困人员增收。
赴丽水挂职干部本着投入“有限”资金延伸“无限”产业能级的工作思路,创新打造合作平台,以实现两地优质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联动。2018年,全省首个市级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丽水-宁波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成立管委会,下属丽甬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公司已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
挂职龙游的干部团队则经过反复对接协调,决定采取“飞地”模式,注册成立龙游县飞地投资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参与镇海区澥浦镇小微园区建设,随后采取固定回报加税收分成的方式,帮助该县18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完成“消薄”任务。
“要更加注重精准帮扶,全力提升攻坚实效,加强理念对接交流,推动方式方法创新,突出重点,咬定目标,不断强化市场化推进和造血功能提升,着力提升对口工作实效。”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精准脱贫,一人一户都不能落下
在延边州汪清县,东明村是长白山区一个小小的朝鲜族村落。受开发历史短、距经济中心远及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这里的发展较为落后,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今年年初,这个小山村得到宁波市驻延边州帮扶工作队的支持,成立民俗食品加工厂,成功注册“东明村”商标,为当地传统食品大酱标准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进入超市创造了条件。
“我们一方面优先采购贫困户大豆原料,另一方面带动贫困户进厂工作稳定就业,至少帮助村集体每年新增收益5.34万元,带动40户50名贫困人员人均增收700元,解决了至少10人的就业问题。”宁波市驻延边州帮扶工作队负责人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对于广大对口支援扶贫协作挂职干部来说,无论这场脱贫攻坚战多难打,都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这是他们远离家乡亲人、远赴千里之外的初心所在。
在宁夏,从小喝惯“长江水”的宁波挂职干部渐渐习惯了看黄河奔腾不息。“当地干部群众淳朴、善良、豁达、执着以及渴望快速发展、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劲头,使我深受感染和鼓舞,必须要用汗水交出满意答卷。”卓恺浩说。
在青海天峻,宁波援青干部在短短数月里迅速学习脱贫攻坚、民族宗教、生态保护最新政策要求,赴海西州多地开展实地调研,对藏区政策、地方风情、区域经济及援青项目进展情况作系统了解,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
在黔西南州,为了抓住春节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契机,全体挂职干部放弃了春节阖家团圆的机会,在节日期间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专场招聘14场(次),组织2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信息91635个,截至目前已帮助黔西南州贫困人口实现就业15349人。
在新疆库车,接力推进“解决千个精准帮扶就业岗”,带动当地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到目前为止,浙商世贸中心、协益纺织等浙商企业已吸收少数民族员工900余人,同时通过“百村千厂”、招商引资等多渠道推动就业扶贫,帮助4200余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
将初心化为行动,结合各地实际撰写“个性文章”,正是在这样的劲头感召下,一茬一茬的挂职干部在对口支援扶贫协作地留下了看得见的成果,帮助成千上万贫困户走出贫困、走向小康。
“在宁波挂职干部的帮助下,菌包生产实现了绿色标准化,木耳品质越来越好,我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从原来自己上山砍树做菌包,到如今从菌包厂买成品或委托工厂代种,汪清农户刘树香感慨万千。如今,该县依托黑木耳产业受益的贫困人口占贫困总人口的81%。
精细服务社会动员增强幸福感
一个电饭煲、一台洗衣机、一只书包、一个书架……小小的愿望,质朴得让人感动。
从2017年开始,宁波援疆指挥部着力推动“实现万个民族交融微心愿”活动,在当地困难党员和部分群众中征集微心愿,进行系统梳理与分类,由宁波市各级党员干部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参与认领。
这些“微心愿”跨越千山万水,得到了宁波党员群众的热烈回应。来自宁海的党员陈晓敏表示,周围同事、朋友参与公益的热情很高,所以她提前做好了认领“微心愿”的准备,以便及时“秒杀”。截至目前,已先后为库车县广大困难党员群众实现各类“微心愿”近7000个。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建立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产业合作、人才支援、资金帮扶、消费扶贫、社会帮扶……宁波对口支援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就是其间的“穿针引线”者,将大后方宁波和对口支援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谱写共赴小康的新篇章。
8月3日才入藏到达比如县,5位来自宁波各大医院的援藏医生就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精神,努力克服高寒缺氧、低压干燥、身体不适、心理压力大等困难,已成功为藏族同胞进行手术31台。
经过前几批援藏干部人才的接续奋斗,比如县人民医院的硬件设施已比较完善,但是当地的医疗短板问题根子在“人才”:该县医院自己的医生无法单独完成手术,近两年招录的毕业生没经过培训就走上乡镇医生岗位,168个村的村医基础医疗知识缺乏……“我们决定把医疗援藏的重点放在人的上面,拟定了‘健康比如’行动方案,争取资金谋划建设比如县‘医疗教育培训基地’。”第九批宁波援藏干部如是说。
“库车二中教育实力能跃居地区前列,教育水平一再提升,与宁波的倾情援助是密不可分的。”库车二中党委书记周卫平点赞的,是宁波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探索出的“全链式”组团教育援疆模式。
依托大后方宁波优质的教育资源,宁波在原有15名教师基础上再向库车县增派59名中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打造从幼儿园、中小学到中职学校的“全链式”组团教育援疆模式,同时将教育援疆的重点放在库车县中小学校长队伍上,选派库车各学校校级领导赴宁波分批轮训学习,定期举行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为当地培养一批留得住、带不走的专业人才。
“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在这场战争中每一位冲锋陷阵或甘居幕后的都是将士。”这是一名“80后”挂职干部,在挂职一年后写下的网络日志。
“严管+厚爱”写好干部管理篇
“要强化严管厚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做到自重自爱、慎独慎微、干净干事,以实际行动维护宁波铁军形象。”在经验交流会上,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反复叮咛。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挂职干部长期在千里之外辛苦打拼。如何做好这些干部的政治建设和队伍建设,确保这些干部毫无后顾之忧干事创业?这就成了摆在台面上的新课题。
多年来,宁波始终坚持多级遴选、好中选优,以优秀年轻干部为重点,将“最能打”的干部人才派到扶贫一线,去年就在全省率先出台《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全力锻造东西部扶贫协作铁军队伍,同时成立临时党支部,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发挥党员在帮扶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宁波铁军”。
如何确保每名宁波援疆干部主题教育都能入脑入心?7月底,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从党性教育、革命传统、廉政教育、党建富民、民族团结、援疆项目等主题入手,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专门建立了10个主题教育基地,遍及库车各社区、村落,覆盖了甬库团结村等一批人流密集的旅游景点,借助身边的典型和事迹,教育人、感染人。
在黔西南州,挂职干部则以制度规范、学习教育、纪律约束、按时报告等形式,严格内部管理,树立了队伍管理“六条铁规”,即政治纪律、责任担当、资金管理、项目建设、工作纪律和监督检查。同时,主动接受州纪委和州委组织部的监督管理,主动邀请州纪委一名常委参与帮扶队党风廉政工作,参加工作例会,开展帮扶项目专项督察。
不仅要“严管”还要厚爱。宁波确立了以实干实绩为用人导向,对挂职干部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截至今年4月,9名援外干部得到提拔使用,56名人才专业技术职务得到晋升;经过积极推荐,还有一批优秀代表被评为各级“六争攻坚”好干部。
此外,我市还注重打好关心关爱组合拳,建立了队伍信息双向沟通机制,健全完善走访慰问、经费保障、探亲休假、健康体检、心理疏导等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协作干部人才家庭志愿服务队,对病患或者家中有重大事项的队员及时开展慰问,每逢重要节日主动关心挂职干部后方的亲属,让挂职干部减少“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