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吴乔璐 通讯员钱怡丰 应航琪 夏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适老居住、适老出行、适老健康、适老生活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接近2.5亿,占总人口的17.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足不出户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一应俱全、老年生活丰富多彩……对许多老年人来说,理想中的养老生活应是如此。今年年初,区民政局计划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实施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以下简称适老化改造),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会组织(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住房安全性和无障碍设施等方面改造,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降低老人在家时发生意外的风险。
形势严峻
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
家住石碶街道联丰村的徐根年今年87岁,近两年因为腿脚不太利索,走楼梯过于吃力,不得已在家里一楼安置一张床,日常休息、睡觉都在一楼。“身体大不如前了。”徐根年告诉记者,去年9月,他在上厕所时突发脑梗,摔倒在地,幸亏老伴沈阿姨及时赶到家里,叫上子女将其送至医院,才得以控制住病情。“当时,他的情况很不好,身体很僵硬,话也说不出来。那次,他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说到这里,沈阿姨不禁有些哽咽。
像徐根年这样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引发意外的情况在老年人群体中不在少数。现阶段,许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一天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家里和社区里度过。然而,由于年龄增长,人的四肢力量变弱,灵活性降低,在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下,老年人会出现步态不稳,视力、听力障碍等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对外界反应迟钝,遇到紧急情况无法保持身体平衡或姿势不协调等,容易造成意外。而普通居民住宅因为缺少适老化设计,给老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记者了解到,海曙区共有户籍人口62.96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6.39万,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47万,分别占全区总人口的26.03%和15.07%,老龄化形势相当严峻。
如何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优质、舒适、安全的养老环境?区民政局于今年年初启动了适老化改造。据了解,适老化改造的对象为我区60周岁及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的老年人,由区民政局委托适老化改造单位统一实施,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硬件改造、家具家装改造、辅具配备、智能化用具配备四大方面。其中,建筑硬件改造具体可分为地面、出入口、通道的无障碍改造,扶手及抓杆安装以及地面防滑处理等;家具家装改造具体可分为室内家具、装饰的棱角防撞设计,推拉门改装,马桶增高设计,洗脸台低位改造,水龙头扳手式改造,配置安全插座等;辅具可分为轮椅、助行器、浴凳等;智能化用具可分为防走失手环、紧急呼叫设施、远程断电装置等。
“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区1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以及5个公办养老服务机构、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适老化改造,目前,各机构、服务站已陆续开始施工,而入户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则由各镇(乡)街道进行具体情况排摸。”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适老化改造主要将在古林镇、鄞江镇、横街镇、集士港镇敬老院这5家公办养老机构以及葑水港村、水家村、罗家漕村、郎官社区、太阳社区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
了解需求
适老化改造便捷贴心
“老伯伯、老太太,我们来送轮椅了。”9月23日下午,适老化改造第三方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到徐根年老人家里,为老人送上适老化辅具,并在楼梯处、卫生间内安装上颜色醒目、具有防滑功能的无障碍尼龙扶手,进行适老化改造。
“咱们这个房子,原先是小学,建成已有50多年了。10年前,我们请来师傅给房子进行了一次翻修,但毕竟是老房子,近两年墙漆脱落、橱柜虫蛀腐蚀的情况又开始出现了。”沈信芳叹了口气,因为老伴生病,家里的积蓄不多,经济条件有限,便没再考虑过装修事宜,得过且过算了。
今年,石碶街道率先开展适老化改造项目,并作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针对全街道内具有街道户籍且实际居住在街道区域内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将惠及近千名老人。实施的区域范围是老年人家庭入户门以内范围,补助标准是每人最高一次性补助2000元,超出部分个人自理。“真是赶上了好时候。”沈信芳老人感慨道。
东方苑的张志林家也是石碶街道首批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家庭之一。记者在张大爷家中看到,室内共安装有4处扶手、一把防腐防霉的便携沐浴凳、一张家居坐便椅。“街道给咱们设计安装的这些设施很方便,晚上要上厕所不用再摸索着去卫生间了,进门换鞋的时候也能扶一把扶手,真的很贴心。”张大爷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不仅如此,现在每天傍晚吃完晚饭,我都会坐着轮椅,到小区里散散步,透透气。有了轮椅,出行更方便了。”张志林今年86岁,其老伴梁阿姨今年82岁,二老因上了年纪,身体出现功能退化情况。曾经突发过3次脑梗的张志林因为担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再次发生意外,家里常年得雇佣一名保姆,平时走动靠保姆在一旁扶着。“现在好了,家里几个重要的地方都安装上了扶手,可以借力,基本能靠自己解决日常生活了。”张志林高兴地说。
据有关施工单位负责人介绍:“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是自然规律,但是有些意外事故是可以通过适老化改造等进行人为预防和代偿的。”在进行改造设计前,团队将首先深入每户老人家庭,切实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例如,在厨房里,团队可为老人配备带有语音报警的智能电器,煤气泄漏报警器等等;在卫生间,可配备便携沐浴凳、防滑垫等;另外,还有助行器、拐杖等60余种辅具可供适配。
此外,在适老化改造的材料和产品的选择上面,团队也花了不少心思。“以扶手为例,我们选取了两种颜色的扶手,一是黄色,比较明亮显眼,有利于老人辨识,特别是视弱老人;二是白色,这是考虑到部分家庭装修风格比较素雅,用白色更为协调。此外,扶手用的都是防滑、抗菌、防潮、防腐的尼龙材质,更为耐用,手感更舒适。”
居家养老
适老化改造做优服务
在走访适老化改造家庭的过程中,记者也了解到,部分老年人家庭对于公共区域的适老化改造也存在较大的需求。“作为第三方机构,在这次改造中,我们也听取了许多老年人对于室外改造的需求和期盼,对于室外改造,我们更多的是实施无障碍坡道安装。”有关施工单位负责人说。
不仅是居家养老,能在社区里幸福养老,也是许多老年人的心愿。然而,要在社区这个大环境里进行适老化改造,并不简单。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例,不仅需要考虑规划用地、建筑结构、消防安全等的可行性分析等多方面因素,还因为涉及到公共区域,单凭一家一户的力量无法“拍案而定”,另外,费用问题也是一笔难算的账。
据了解,我区建于2000年前的城区老旧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共约810万平方米,涉及房屋3100余幢,老旧住宅小区覆盖面广,硬件设施和环境跟新建小区没法比。如何提升老旧小区的宜居性?一些简单的适老化、无障碍改造能够给许多老年人带来不小的便利。给楼道亮灯、建设无障碍通道、添置休闲长椅……这些小区里的“微更新”,虽然不是“大拆大改”,却往往能引得老年人的称赞叫好。
此外,区民政局还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今年民生实事项目,计划于年底前新建7家示范型、5家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我们致力于做优养老服务,希望通过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联系,为我区老年人打造一个‘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白云街道白云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看到,里面设有康复室、物理治疗室、助浴室、健康管理室等多功能室,设施齐全。在康复室里,有的老年人正在进行四肢功能性锻炼,有的则使用肩关节康复训练器进行肩周训练,也有老年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开展娱乐活动。“平时有空就会过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大伙儿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开展活动,很自在,很快乐。”今年70岁的社区居民马阿姨告诉记者。
硬件设施方面的改造为居家养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更让老年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据了解,自2004年起,我区每年都会安排专项预算资金,由政府出资购买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60周岁及以上且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在家享受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截至目前,我区已有1.4万老年人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
足不出户享受居家养老,让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乐了起来。垃圾分类督导员、小区治安巡逻队、社区合唱队、老年舞蹈队……不难发现,近年来社区里老年朋友的力量正在逐步扩大,社区里的角角落落里都能看到老年朋友的身影,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氛围也日渐浓厚起来了。聚有定所、老有所乐的品质养老生活正在逐步走进每户老年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