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建起宁波改革开放后首家营业性舞厅、缔造“群星奖”四连冠奇迹的海曙区文化馆,今天35周岁啦!

    2019年11月29日 18:06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文化馆”,这个词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熟悉又亲切。“文化”,文而化之,用文明的态度化育人心,凝聚信念,化育行为。海曙区文化馆作为一个接地气的地方,35年奋发努力,让文化真正成为了生机蓬勃的动词。

  11月26日下午,在海曙区举行的文化馆建馆35周年引领群文精品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上,各路学者、专家汇聚一堂,带我们走进了他们视眼里的群众文化。

  “海曙区公共文化的异军突起,就是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时代发展大潮激起的一朵朵浪花。”回忆起海曙区文化馆走过的35年,首任馆长沈瑞龙感慨道,“一直很喜欢大家的热闹劲儿,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的‘根据地’,热烈的氛围让人想起集会的红火。”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切入点。”在研讨会上,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张卫中开篇便抛出了他对于群众文化的深刻认识,“海曙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良好的文化基础配合守正创新力,让海曙的文化建设飞速发展。”张卫中分享,未来可以通过平台搭建带动人才,对接基层活跃人才,创新体裁打造品牌助力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1984年,文化馆租用横河街一幢老旧的木结构楼房,一年经费不到3万元,几乎无法开展群文工作。”沈瑞龙回忆,穷则思变,1984年10月,随着市场经济的萌芽,沈瑞龙作了文化市场化的尝试。他花近2万元将文化馆大厅装修一新,请来乐队和歌手,办起了改革开放后宁波首家营业性舞厅。沈瑞龙没想到的是,这个可容纳200人左右的舞厅立刻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一票难求。

  不光市场化之路初露锋芒,群文作品更是在一步步孕育和创新中崭露头角。2007年,海曙区文化馆创作的男声表演唱《老墙门》首获第十四届群星奖,此后,文化馆的精品文艺创作呈现出一发不可收的强劲势头,在《网络女孩》《南腔北调都是歌》连续蝉联第十五、第十六届群星奖后,《阿婶合唱团》再次获得第十七届群星奖,打破了“好事不过三”的民间“魔咒”。

  剖析“群星奖”四连冠的摘星秘诀,不得不提到四件作品背后一个共同的身影,谢培亮。1998年调入海曙区文化馆任舞蹈干部、副馆长的他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他坦言,“照我当初的表演水平和身高条件,若继续做演员,永远只能站在舞台的最后两排。”于是从来到文化馆的那天起,他就悄然尝试从演员到编导的转型,两次赴北京脱产进修。“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必定是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成果。”这些年一直活跃在我市群文战线的台前幕后的谢培亮回忆起“群星奖”四连冠作品的孕育之路,不禁感慨。

  敢为人先、坚持创新。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体现者,35年间,从建馆到兴馆、强馆,海曙区文化馆始终持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在繁荣公共文化、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海曙路径”。数据显示,目前,海曙区文化馆总馆、分馆实现了17个镇(乡)街道全覆盖,年均举办文化活动100余场,拥有基层业余文艺团队达500余支,先后获评了全国一级文化馆、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省特级文化馆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励彤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