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永无止境、常做常新。今年以来,海曙坚持省委的“‘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主题主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温故知新、知行合一”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帮助企业、群众、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形成了良好的营商氛围、群众信任民生环境,确保“三服务”活动稳步有序推进。
日前,我们跟随“服务小分队”,深入企业、群众、基层,记录他们开展服务的点点滴滴。
问需解难
企业的需求,件件有回应
“往前走一段路,就能到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了,我们自去年就开始筹划推进。”12月24日上午,我跟着海曙区经信局总工程师夏焕文沿着甬水桥路一路前行。没过多久,我们便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铁路宁波站南侧地块。当天上午,在冬日的蒙蒙细雨中,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正式开建。
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区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去年5月落户海曙的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聚焦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传感技术与芯片等高科技细分领域,如今已研发有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机器人帆船、微型智能无人潜水器等产品。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支持鼓励工研院建立积极灵活的人才吸纳机制,海内外人才只要有想法、有意愿,我们可为其提供研发所需的场所、资金等。”夏焕文告诉我,在区经信局等相关部门支持下,目前工研院已累计吸引180余名海内外高科技人才,成功孵化浙江蓝卓、国利网安、中控微电子等7家高科技企业。
目的远不止于此。夏焕文说,作为宁波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阵地,此次规划铁路宁波站南侧地块作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用地,旨在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硬件条件。“开建前期,我们积极对接科技、城管、住建、规划、交警、南门街道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多次召开现场协调会,就开工事宜进行具体探讨,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考虑到产业园未来发展所需,区经信局还积极对接电信等单位,推进5G基站铺设工作,确保今后研究顺利推进。“2年后,我们脚下的这片约3.8万平方米的工地将变身集人才培育、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前沿技术跟踪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为海曙未来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夏焕文说。
而在“创客157创业创新园”,我感受到了另一种活力。3个月前,“创客157创业创新园”入选第二批宁波市新兴青年群体“筑梦空间”。“目前园区已引入企业(创业项目团队)60多家(个),入驻率超80%,成功孵化8个服装品牌,其中4个品牌年零售额超过亿元。”园区负责人沈宇告诉我。
事实上,产业技术平台、小微企业园、制造业企业等一路成长,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悉心培育和服务支持。今年以来,区经信局与镇(乡)街道、园区紧密配合、定期走访,重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改造、项目申报、转型发展、市场拓展等,多举措帮助有数字化改造意愿的企业实现改造提升、项目落地。
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开发的“智云端”可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企业智能化诊断服务并提供解决方案。在区经信局牵线对接之下,如今,红岩汽配等区内企业成功“上云”,逐步实现“智造”转型。
此外,区经信局还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组织企业参加技术改造、绿色制造等专题培训,对企业实施的各类项目进行跟踪走访并及时做好指导,将走访服务与日常工作结合,进一步提升服务工作实效。今年,宁波利维能储能系统有限公司成为我区首个国家级的“绿色工厂”。
党建引领
基层的堵点,桩桩有交代
在刚刚投用的党建大数据监测指导中心,我在一块10米×2米的长方形LED屏上看到: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次数、落实“三会一课”情况,党员个人民主评议、缴纳党费情况,均转化为直观的柱状图和饼状图,直观清晰;一旁的信息矩阵里,还条目式列举出改进措施和办法……
这是海曙区以党建服务基层,以实际行动践行“三服务”的重要创新举措。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常常反映的难点。而今年海曙区智慧党建体系的逐渐成形,让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迎刃而解。
今年7月1日,海曙区智慧党建中心正式启用,以此为阵地全面构建以“锋领e家”党建管理系统、“锋领汇”微信公众号、大数据监测指导中心为核心的“一网一号一中心”智慧党建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全区各基层党组织运转情况由全区4000余名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实时录入“锋领e家”系统,涉及“三会一课”、星级考评、书记攻坚项目等26项党支部细化指标和缴纳党费、组织生活、民主评议等33项党员个人细化指标。
监测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指着“党性体检报告”告诉我,只要相关指标低于一定标准,按照不同程度就会有红黄双色预警“亮灯”。大数据系统中还包含了218个基层授课讲师的师资库、30家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和百余名专职“红领”,为补短板提供更加丰富的“诊疗方案”。
前不久,系统预警山区某党支部党员服务活动数据低于均值,比对发现白云街道牡丹社区党支部相关数据优异。在系统匹配和组织部门协调下,两个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善集公益一条街、赴党章学堂学习等活动,并建立起长期结对的关系,一解山区党组织活动简单、教育模式单一等难题。
“服务基层,主要在于减‘基层难’。智慧党建体系细化了基层党组织指标,更利于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运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区“三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服务基层方面,海曙区也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三服务”初心。
此外,海曙区细化富含农村特色的说事机制,在部分镇(乡)固定每月“说事日”“揽事日”“议事日”,通过话家常的方式畅通村民的说事渠道,有效调节邻里矛盾和社会纠纷;全面推广“联村联党建”做法,以章水镇朱梅党群服务中心为例,通过开展“锋领巢”党员志愿者活动及锋领加油站破解山区党员教育管理难题;高山医疗攻坚小分队为高山村民提供便捷的全方位健康服务,打通山区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变“群众跑”为“医务人员跑”,开通以来,累计服务群众300多人次,接诊患者300多人次……
走深走实
群众的牵挂,事事有着落
12月25日晚上17点30分,我跟随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月湖街道县学社区,虽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社区依旧灯火通明,走进一看,仍有几个居民赶来办事咨询。“我知道社区下班了,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的,没想到社区工作人员加班为我办理。”居民小张感动地说。“书记,我想问问咱们小区能不能增加一些停车位,我们下班晚的,有时候绕好几圈都找不到车位。”白天忙于工作的居民祝女士,也来寻找解决之法……社区党委书记乐美囝边听边记,耐心询问、细心解答。不少群众都已是熟面孔。“这个季节,老小区的居民习惯早睡,所以‘书记夜门诊’这项服务已经暂停,但是也有部分居民踩点赶来。但凡有居民前来咨询问事的,社区总是大门敞开。”乐美囝口中的“书记夜门诊”,原来是今年4月份,月湖街道在“社工夜访”基础上开设的一项服务,时间为每周三17:30至20:30。采取社区书记“定点坐诊+紧急出诊”相结合的方式,“坐诊”收集民情民意,如遇特殊问题,“出诊”上门向居民反馈落实情况,进一步方便居民办事,并在辖区内的6个社区全面铺开。 “在‘书记夜门诊’工作中,我们发现其实上班族很关心社区工作,对垃圾分类、小区环境提升等方面有不少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拓展了我们了解群众需求的途径,完善推进方案,干出群众满意的工作。”月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我,这一举措打通了为辖区居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尤其受到上班族的好评。到了晚上19点45分,来访群众逐渐离去,乐美囝利索地收拾完桌上笔记材料说:“走,晚上还有个‘紧急出诊’!”
当晚,乐美囝带领“急诊组”成员、辖区城管队员和物业工作人员从社区出发,走街串巷,来到镇明巷7号。“之前有居民反映,楼道附近经常出现垃圾乱丢乱放现象,由于这里出租户比较多,社工好几次白天上门,都无人应答,今晚‘出诊’就为了这事。”乐美囝边走边告诉我事情的来龙去脉。 “急诊组”采取挨家挨户敲门的形式,向住户宣传垃圾分类,同时告知居民小区垃圾投放点;城管队员根据视频监控调查出来的结果,劝导乱扔垃圾的住户,并发放《整改通知书》。乐美囝一行一边拍照留存,一边记录归档。“社区将与月湖中队跟进此事,杜绝乱扔垃圾现象,还居民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乐美囝说。
除了“社区书记夜门诊”,区“三服务”办还采取“全员走亲”模式,推动机关干部力量下沉,当好24小时“民情在线服务员”,建立民情收集、快速反馈机制,及时调处化解基层矛盾。
据统计,截止到12月25日,海曙区(含市级事项)办理服务群众事项883件。
海曙路径
截止到12月25日,海曙区(含市级事项)办理4172件,办理总量居全市第三
服务企业2109件
服务群众883件
服务基层1180件
办结4125件,办结率98.87%,居全市第二位
截止到12月25日,区本级办理事项3323件
服务企业1776件
服务群众738件
服务基层809件
办结3323件,办结率100%
短评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
朱尹莹
不以事艰而无为,只因任重而奋行。当前,全区各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企业、走进车间、联系群众、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听取民声、用实招破解民忧,“三服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做好“三服务”,需要实打实的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三服务”活动的开展正是这一宗旨的不断深化和创新。我们看到,在海曙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中,党员干部拿出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魄力和决心,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做好“三服务”,需要狠抓落实的作为。对于企业、群众、基层提出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主动认领、各负其责,建立精准的落实清单和明确的责任清单。也要创新服务模式,经常性倾听企业、群众、基层的意见和诉求,创造性实施“精准滴灌”式服务,推动“三服务”活动落实落细。像海曙推出的政企直通车平台、高山综合服务高山办、开放空间、智慧党建等,把服务写进企业经营、群众生活和基层日常。 “三服务”活动,归根结底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事。在深入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更要做好“回头看”,多了解企业,多关心群众,多关注基层,对于他们的诉求和期盼给予积极的回应。只有这样,企业信心才能提振,群众活力才能迸发。
-撰稿:崔宁 朱燕君李叶馨周唯轶
-摄影:忻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