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悠久岁月里 |
|
||
|
||
|
||
|
||
|
||
|
然而,时至今日,这极具地方特色的灰雕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有些古民居因年久失修也逐渐消失。灰雕技艺如何保护?如何传承?日前,记者去寻找灰雕技艺,感受匠人手温。
-撰稿:王超 励彤
-摄影:沙燚杉陈科峰
古宅灰雕
蛎灰的神奇转化
灰雕,也称灰塑、堆灰,是从砖雕和泥塑两种技艺派生出来的一种室外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作为浙东民间手工艺之一,灰雕这项带有沿海文化标识的建筑工艺,已经诞生了千百年,常与祠堂、庙宇、寺观、官宅、园林、楼阁等砖瓦建筑结合,寓意吉祥、喜庆、接福纳瑞。
之所以称之为灰雕,是因其主要材料为蛎灰,也就是用沿海地区从浅海中捞上来的贝壳煅烧而成,等到要用时,取出来,加一定比例的水,不断搅拌,使其变得更粘稠,更有韧性;化好的蜊灰再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麻筋、骨膏等,增强其抗拉抗折能力。
此次,记者联系上灰雕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英度师傅,他也是我市为数不多的能制作传统灰雕的师傅之一。从小就喜欢画画的朱英度,青年时期还在中国美院附中进修过一年,因为有画画功底恰遇了当时宁波工艺美术界掌门人曹厚德,并拜其为师,“师傅见我图画画得好,教我泥塑、绘画,在这个过程中我又结识了灰雕师傅朱贵法,意外走上了灰雕的艺术之路。”
朱英度说,“灰雕的材料蛎灰用特殊配方之后,它的寿命要比水泥长,且牢固程度也很高,所以使用在建筑上非常实用,但和木雕、泥雕相比,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又有所不同。”
灰雕技艺可以分成5个步骤。先构图思考,然后根据气候和温度把蛎灰、麻筋、骨膏等材料按照比例拌匀,再按照作品的大致形状开始造型,把调好的灰泥贴上去。第四步是整修造型,去掉粗糙的边角,让作品看起来润滑美观。最后一步是上胶水,而在上胶水之前要先将颜色搅拌进去再刷,一个灰雕作品基本上完成了。
瓦上雕花匠人的妙手丹青
干灰雕绝对是件苦差事,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是灰雕师傅的生活常态。
“做灰雕经常要攀登屋顶,在高高的脚手架爬上爬下。”朱英度说,在屋顶上,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蹲伏在瓦楞间,许多时候还得单腿跪着干活,几个小时下来,经常累得腰腿酸麻,眼冒金星。
“最难熬的是夏天,衣服被汗水浸湿,像从河里捞上来一样。”朱英度说,做灰雕还要“看天吃饭”,天气热时灰泥干得快,塑形必须在灰泥干硬之前一气呵成,否则调配好的灰泥就作废了。因此,他经常到了中午也不敢歇工吃饭,也不敢多喝水,免得为了上厕所爬上爬下耽误时间。
但在朱英度看来,一辈子认真做一件事,也是件幸福的事,他这一雕就是40多年。如今,朱英度的灰雕技艺精进,名气也越来越大,宁波及周边地区大小庙宇、古建及亭台楼阁都留下了他的灰雕作品。天童寺、阿育王寺、普陀寺等著名庙宇及天一阁影壁、镇海九龙壁等建筑物上的灰雕,都凝结着他的心血。
腾云驾雾的祥龙、威风凛凛的雄狮、栩栩如生的虫鸟……在朱英度的灰雕生涯中,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做过多少件灰雕作品。不过,其中有几件堪称代表作,令他难忘。2013年,他在北仑区新碶老街的艺术长廊上塑制了一组《新碶老街风情录》。这原本是北仑籍连环画大师贺友直为家乡创作的水墨线描组画,朱英度以灰雕手法把贺老的作品“搬”到了长墙上,成为当地知名文化景观。“当时贺老只信得过我的手艺,故这项工程全靠我一人完成,前后花了将近半年时间。”朱英度自豪地说。
如今,朱英度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头发花白的古稀老人,按理说这把年纪已不适宜做灰雕这种辛苦活,可74岁的朱英度自感身体还硬朗,仍坚持亲自上手。“做惯了,歇下来反而要生病。”老人幽默地说。不过,他也坦言这几年攀爬屋顶已有些力不从心。“岁月不饶人啊!”他无奈地摇摇头。
自从2013年被评为灰雕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后,朱英度感到身上多了一份责任。目前,经常跟随朱英度做灰雕工艺的有6名徒弟,年龄最大的已50多岁。按理说,这样的徒弟可以接他班了,然而,朱英度并不乐观。“学灰雕需要美术基础,但往往学美术的人嫌辛苦不愿学灰雕,肯吃苦的人又缺少美术细胞,所以他们虽然从业好多年,但还停留在‘依样画葫芦’的水平,这也是导致目前灰雕技艺传承困难的原因之一。”朱英度说。
走进校园寻找传承的方法
石碶街道的冯家小学是灰雕技艺的传承基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灰雕感兴趣,比什么事情都要开心。”朱英度说。
建校已经有114年的冯家小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9年前这所百年名校与千年灰雕艺术结缘。步入校门,一面古典素雅的灰雕照壁映入眼帘,麒麟祥云图案的灰雕画作栩栩如生。冯家小学校长马霖霞告诉记者,2011年,冯家小学的灰雕课程正式走进校园,走入课堂。校方投入30余万元建设了150平方米左右的灰雕操作室、展览室、工具室等灰雕专用教室。
2014年,学校新建了艺术楼,又将其中一楼675平方米的教室用于灰雕等日常美术教学。灰雕课程面向所有年级,在每周五下午安排两节灰雕课的基础上,邀请灰雕传承人朱英度师傅每周为孩子们上一节灰雕课。
学校不断传承灰雕文化,探索了一套特色雕塑课程体系。该校灰雕课程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合宁波本土雕塑文化,内容不仅有传统灰雕的相关知识,还有宁波本土灰雕艺术。课程上不仅开设有“灰雕”“泥塑”等多个社团课程,还在美育课堂中进行灰雕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和学习灰雕的传统文化与技艺。
在灰雕传承人指导和学校课程探索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培养灰雕教师队伍。该校美术教师王宏业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朱英度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灰雕、雕塑,不仅学会了传统灰雕的制作技艺,还融合现代美术风格,不断推陈出新创作作品,所教授的学生也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生活题材入手创作作品。该校学生的优秀雕塑作品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雕塑特色学校。
“灰雕进课堂,让这门老手艺在小匠人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马霖霞说,学校对灰雕特色课程制定了长期的特色发展目标及计划,对灰雕小匠人的培育进行了长足的规划,让灰雕不单单是孩子们的特色课,更要成为他们的兴趣爱好,希望这是破解传承难题的最佳解法。
短评
让非遗
活下来传下去
朱尹莹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当前,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非遗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传承窘境。
对非遗的保护是多维度的。一方面,通过让非遗展示见人、见物、见生活,激发广大市民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通过“非遗进校园”,让青少年近距离体验、感受、学习非遗文化,培养他们对非遗项目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真正乐意去接触。
令人欣喜的是,非遗传承从孩子抓起的意识正在增强。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传灰雕的传承,石碶街道的冯家小学,探索了一套特色雕塑课程体系,积极培养灰雕教师队伍,让这门老手艺在小匠人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说到底,非遗要想获得更好传承,既需要外部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也离不开自我创新。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活下来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