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山下庄村“一池一臼一篮”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2020年05月20日 15:24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小载体释放大能量

  山下庄村“一池一臼一篮”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全媒体记者程冰凌

  通讯员 汪科达

  “阿宝,这袋是厨余垃圾,我记牢嘞。”5月7日一早,集士港镇山下庄村村民章阿婆就到村里2号“垃圾驿站”扔垃圾,还与站边文明行为宣讲志愿者、村民周珠宝说道起垃圾分类常识来。从排斥到支持,从党员推进到全员参与,山下庄村创设“一池一臼一篮”文明小载体以来,村民文明好习惯渐成,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新农村建设不能丢了乡村的气息,更不能有邋遢的味道。”山下庄村妇联主席贺乃芳告诉记者,为推进文明村庄建设,2018年3月起,山下庄村在保留村民户外浣洗衣物、房前屋后摆放小石臼等乡风民俗的基础上,创设了以“一池一臼一篮”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小载体,两年多来,文明小载体已成为村庄一道靓丽风景线。

  昔日垃圾场变身洗衣池,村头浣衣女皆是画中景。乌蓬小船、潺潺流水,几位村民三三两两在池边浣洗,还不时拉起家常,开心地夸赞村子变美的点点滴滴,暖黄的日光给池边景物镶了层淡雅的金边,一幅新村图景映入眼帘。贺乃芳指着洗衣池说:“这就是我们的‘一板一池’文明小载体。”前年,山下庄村在6个自然村内选择废弃垃圾点位,通过分流河道的方式,建起集中式水污分流洗衣池,并在池边设置了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洗衣板和地下污水收集池。记者看到,村民洗衣后,污水经倾斜的洗衣板流入地下污水收集池,每个洗衣池边还增设了拖把池,用于收集村民的生活污水。“这样的设计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贺乃芳说。

  尊重老习惯,改掉坏习惯。“一站一篮”就改变了村民垃圾干湿不分的坏习惯,山下庄村设有30个装有遮阳棚顶的“垃圾驿站”,每家每户还配有可回收垃圾竹篮桶,“别看竹篮桶小,作用大着哩。”周珠宝说,若有人不按规范将带有汁液的厨余垃圾投入竹编桶,汁液就会流出,弄脏垃圾投放者,久而久之,大家就自觉养成干湿分类的好习惯了。“一臼一点”也改变了村民烟蒂乱丢的坏习惯,山下庄村在村民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区域设置30个收集烟蒂的小石臼,在村民说事长廊、人群集聚广场等地设立文明吸烟点,倡导村民在规定场所吸烟,减少生活区域乱丢烟蒂的行为。

  “村子越美,干劲越足,咱们住得就越舒心。”周珠宝是村里的志愿老先进,文明小载体创设之初就积极参与商讨、跟进建设,村里组建文明行为宣讲员,她也第一时间报名,跟着大伙一起用乡音土语宣传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等常识。在文明行为宣讲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文明创建,志愿者队伍也从最初的2、3人增至45人。大家坚持开展文明巡逻,督查不文明浣洗行为,上门检查垃圾分类,“垃圾驿站”站岗执勤。

  “结合村庄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队伍,我们聚焦文明宣传推出‘一员一课’,推选经培训的村民担当文明行为宣讲员,通过村民主动讲、大家合伙议的方式,助力传播文明理念。”贺乃芳说,村里还成立“村民课堂”,每位宣讲员选择一个自然村上一堂课,每户人家至少1人参与听课,推动形成全员学、全民动的浓厚氛围。“文明宣讲刚听时觉得离自己好远,可我慢慢发现,身边人乱扔垃圾的少了、不文明洗衣的少了,村子一天天美了,我觉着文明志愿这事靠谱。”老烟民老陈现在已习惯坐在家门口“小石臼”旁抽烟。“文明小载体创设以来,我们村的环境面貌改善很大,家家户户说起垃圾分类头头是道,参与志愿服务的人也多了。我们村文明小载体的做法还被集士港镇10个村采纳了。”说起成效,贺乃芳满是自豪。

  “山下庄村的成功经验值得各镇(乡)街道学习借鉴,立足本村实际,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多样化、多形式推进文明好习惯养成,是下步我们在各级文明村镇创建中需要重点去推动的一项工作。”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育新的“文明小载体”,优化提升已有“文明小载体”,让村民自觉成为“文明小载体”的创造者、建设者、推动者,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力军、推进建设全域化高水平文明之城的生力军。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程冰凌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