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周唯轶 通讯员徐晨)惟改革者进。日前,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发布2020年深改工作要点,围绕经济体制、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纪律检查体制等7大领域推出了24条深化改革项目,为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提供海曙样板、海曙经验,贡献海曙力量。
根据发布要点,在经济体制领域改革中,作为“一号工程”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重中之重。结合“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我区将全面排摸村级工业园现有底数,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专项规划。同时,加快推动形成全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整体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健全各项运作机制,健全完善项目联审制度,努力实现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成示范”的总体目标。
民主法制领域,“激活行动”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是重点。我区将按照“一扇门进出”“一揽子调处”“一体化联动”的要求,加强区和镇(乡)街道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打造理论宣教“中央厨房”是今年文化体制领域改革的亮点之一,聚焦“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核心目标,我区将尝试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引入宣传领域,探索基层宣教宣传新途径,创新传播手段,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普及课程,让党员教育“活”起来、基层党课“火”起来。
今年的疫情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这其中暴露出不少公共卫生领域的短板。今年的社会体制领域改革中,我区将完善公共卫生(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将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加快推进海曙区公共卫生大楼项目建设,升级改造区级发热门诊、传染病医疗救治设施,完善应急救治体系,提高中医药“治未病”的能力和水平。
生态文明体制领域改革关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持之以恒推进蓝天保卫、治水提升、清废净土“三大战役”;党的建设制度领域改革,深化“活力海曙”干部生态优化机制、“锋领海曙”全域党建、“百创汇海”人才工作特色品牌;纪律检查体制领域改革,着重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一体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要积蓄非常之力,需下好恒久之功。海曙始终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抓出成效。去年我区将“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撬动社区各领域改革的关键,一举推进30个改革项目落地见效。同时还自我加码,新增省政府土地审批权下放扩面改革试点地区、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浙江省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等3项省部级改革试点项目,持续增强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作为去年深改工作的亮点之一,高山综合服务“高山办”改革,针对四明山区部分高山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跑腿”距离远、交通不便等实际,积极探索并逐步推出“高山医疗”“高山送访”“高山代办”等综合服务“高山办”模式,方便偏远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目前,我区共设立高山巡回卫生健康服务点18个,惠及群众逾万人次;试点章水组建“高山送访服务队”,35位乡镇干部和法律顾问定期上山接访、寻访、回访各类矛盾纠纷,217名信访代办员提供“全程代办、全域代跑、全事代处”服务;试点横街组建山区便民服务队,定期上门为近千位山区空巢老人提供洗护、理发、医疗、戏曲表演等各类公益服务。同时还推出“党建+”联办,推进“山下山上”村企结对;“党建+”民生微项目;“党建+”公益惠民等活动,同时采取镇村联营方式组建乡村振兴投资公司,实现党建引领精准薄消。去年,全区所有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
建立专班、设立热线、建立制度……疫情发生以来,我区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以改革的思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作为宁波市首个试点区域,海曙区率先上线区疫情防控惠企政策“一网通”平台,近40项惠企政策在平台集中展示,实现一网通办,通过简化申报、数据共享、信息互认、部门联审,实现防疫促产政策快速落地见效。
“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在我区争当‘重要窗口’排头兵中当先锋、打头阵,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聚焦聚力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改革项目,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