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朝霞
通讯员 程冰凌 陈家顺
夏日阳光下,加装电梯的玻璃外墙映衬着蓝天白云,和与之相连的楼房交相辉映,构成了小区独特的风景线。近日,记者走进海曙区白云街道安丰社区有20多年房龄的三鼎坊、玫瑰苑小区,为这独特的“景观”所感染。
作为海曙区首部老小区加装电梯所在地,安丰社区目前已经完成5部电梯加装,有两部正在紧张施工中,另有两部通过审批许可,将进入施工阶段。
和城区其他街道一样,白云街道老小区多、老年居民多,加装电梯成为居民普遍的呼声,但受经费、居民需求不同、加装后对采光和房价的担忧等因素影响,这一工作的推进难度系数大。而安丰社区却能在重重困难中找到突破口,有何诀窍?
“党委引领、多方护航、群众自治,困难迎刃而解。”安丰社区党委书记陈赛花高度概括了3年来的成功实践。
党委引领,“操作指南”出炉
时间回到2017年12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厦门召开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座谈会,提出在全国15个城市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宁波位列其中。会上提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要着重探索四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即政府统筹组织、社区具体实施、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居民、市场、政府多方共同筹措资金机制,因地制宜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
随后,宁波市住建委等1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的实施范围、实施方法和资金补助等方面作了规定,其中,20万元的资金补助让居民心里一振。
“政策的春风吹来,很多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看到了多年希望加装电梯的心病可望解决的曙光。”陈赛花说,社区党委作为上传下达、联系群众的“穿针引线”者,一方面要将政策的“利好”传递给群众,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群众的心声,更好地解决难题,“我们当即成立专班,聚焦精准服务,听民声、聚民声、解民忧。”
安丰社区有三个小区,其中玫瑰苑和三鼎坊两个小区属于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居住着1618户,共有135个楼道,考虑到不影响消防通道、居民通行等因素,能加装电梯的楼道将近一半。
“我们召集了8个加装电梯意愿强烈楼道的老中青三代居民代表,通过‘开放空间’,多次征询意见。”陈赛花回忆,每个楼道情况不一样,需求有差别,大家畅所欲言,摆问题、提意见、出点子,据此,一份长达37页A4纸的详细“加装电梯操作指南”出炉,将千头万绪理得井井有条。
其中,详细标明了社区物、居、业的“职责”:加装前,社区与各部门协调,宣传加装基本条件、办理流程等政策,协助出具证书、填写申报材料;施工时,由社区、物业担任第三方监督和对接工作,搭建居民、部门、电梯公司的沟通桥梁,先后解决管线铺设、装修噪声、绿化损毁等系列问题,确保居民生活如常;业委会调取楼道设计图纸、协调居民关系。
多方护航,步步为营解难题
虽然有了“操作指南”,但老旧小区楼房加装电梯,涉及各方利益,具体落地实施,依旧困难重重。为此,安丰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牵头,召开了20多次“动员会”,步步为营破解一道道难题。
首先居民的疑惑多:不同楼层价格怎么算?加装后噪声大不大,影响采光吗?电费、维修费高不高……为此,社区一方面建立各楼道、网格、业主微信群等线上线下联系方式,畅通居民表达渠道;另一方面,继续组织各方代表通过“共识论坛”“开放空间”等议事方式,就项目加装、保养、电费、年检等费用事项答疑释惑,并初步确定出资分摊比例,明确楼道门前“三包”方案,敲定长期管理制度,尽量排除后期争议。
其次对犹豫不决甚至反对的居民打“感情牌”,打消其顾虑。“只要有一户居民不同意,楼道加装电梯就无法进行。为此,党委委员行动起来,作为列席代表,参与各楼道讨论,耐心地讲道理说人情。”陈赛花说,讨论前先确定基本原则:面对面时,有问题尽管提出来;有矛盾争议时,就事论事,不能吵架。
在排除加装电梯影响采光、通风和有噪声污染后,陈赛花从宁波作为“爱心城市”的角度进行分析,“作为爱心城市的一分子,大家平时都热心做公益,助学助残助困,帮助素不相识的人。远亲不如近邻,当我们身边的邻居有需要时,何不发挥成人之美的美德,一道享受电梯带来的生活便利呢?”入情入理的话语让居民产生了共鸣,反对的声音日渐消失。
再次针对楼道的不同结构,采取“提议带动骨干,骨干带动楼组”的点、线、面立体形式展开,发动受益居民参与,提出“一楼组一方案”。“小区楼道中,有1梯两户共12户居民的,也有1梯四户共24户居民的,还有临街商铺上面复式楼层只有两户居民的,讨论方案时不能一刀切,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居民的聪明才智。”陈赛花表示。
群众自治,打造加装样板
2018年3月,仅仅花了3个月,海曙区首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在三鼎坊169弄9号投用。这一项目运用“积木式”加装方式,通过钢结构通道使电梯井与楼梯休息平台相连接。如果以后这栋楼不再需要加装电梯了,“积木”在使用寿命期内还可以被移至其他有需要的居民楼,实现“共享”模式。
而2018年底投用的玫瑰苑小区36弄15号加装电梯则是宁波首部24户多层住宅电梯。这一电梯采用“建廊桥”的方式,通过每层新修的通道使电梯口与每户居民家门口直接相通,不仅让电梯使用效率最大化,而且每层还新增12.8平方米“共享空间”。
加装“样板”电梯亮相的背后,居民骨干组成“帮扶团”积极自治功不可没。以玫瑰苑36弄15号楼道为例,在楼道组长鱼雅芳带领下,根据楼道居民特长,成立了由5名居民骨干组成的自治小组,全程负责征求意见、确定方案、监管施工、后期维护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4户居民有不同意见实属正常。平时我与邻居走得近,我来牵头做工作,更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今年68岁的鱼雅芳被居民称为“热心肠”,平时邻居家里电路跳闸、水管漏水等,她都会帮助联系师傅上门维修;有出租户干脆把钥匙交给她,让她帮助“看家”,这次她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不仅取得了所有住户的同意,还敲定了“建廊桥”的方案,并就居民最关注的资金问题,分别征询意见,最终确定了出资方案:6楼40%、5楼30%、4楼19%、3楼8%、2楼3%、1楼无须出资。
“三天就成功集齐全部资金。”鱼雅芳欣慰地表示,平时邻里关系就融洽,电梯装好后,大家在新建的“廊桥”上养花草、讲大道、聚会聚餐,其乐融融,“‘老墙门’的感觉又回来了。”
安丰社区的成功经验,吸引了其他社区居民前来取经,也助推白云街道其他社区电梯加装速度。目前,白云街道已加装7部电梯,今年将在9个小区再加装18部电梯,其中5部进入施工阶段,6部获得施工审批,正在施工和已审批数量占宁波市全年目标的11%。
记者手记
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装电梯”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加装电梯”作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内容,是居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新需求和新愿望,对推动老小区改造、带动社区价值提升、促进存量房流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实际推进电梯加装工作的过程中,多数小区并不顺利,面临着低层业主协商难、个人出资压力大、出租户主积极性差等五花八门的难题。
白云街道安丰社区党委主动作为,因地制宜,加速度推进辖区既有住宅成功加装电梯,体现了“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的优良工作作风。
从白云街道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加装电梯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是最关键的因素。社区“领头雁”带领进行顶层设计、物居业多方协作、居民骨干勇于奉献,邻里和睦相处,人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同协商解决难题,这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也关乎基层高效治理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陈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