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国之瑰宝” 历久弥新 ——看海曙中医药名家传承创新发展

    2020年07月16日 10:17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全媒体记者程冰凌通讯员赵璐吕鑫春

  “三药三方”、中西医结合……在疫情防控期间,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让世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价值。

  作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海曙区有董氏儿科医术传承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董幼琪;宋氏妇科、陆氏伤科、张氏内科等纷纷入选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曙区中医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出现众多中医世家,其传承多以家族培养为主。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期,但目前面临中医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中医人才缺乏问题,继承不足、创新不够,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一大障碍。为培养多层次中医药骨干人才,破解中医人才培养难题,全国许多城市纷纷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以此推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我区中医药传承发展在人才培养、中西医结合、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经久不衰中医传统代代传

  一拉一拼,只听“咯”的一声,骨头顺利复位。辗转了7家医院,因不想动手术,7月5日专程从象山赶来海曙就诊的老张握着陆氏伤科第八代传人陆君玉的手连连道谢:“神了,不动手术,几分钟就治好了。”

  “陆氏伤科的核心是手法复位,讲究轻、巧、快,这也是陆氏伤科最大的特色。”陆君玉是宁波陆氏正骨中心主任。为将静如磐石不已,动如钟摆有律的“陆氏伤科”中医手法“正骨术”完好地传承下去,2017年,宁波陆氏正骨中心(宁波陆氏伤科文化传承基地)落户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君玉作为第六代传人陆银华的嫡传长孙,成为学科带头人,肩负培养壮大市、区陆氏伤科人才队伍的任务。陆君玉的学生、第九代传人陆仁告诉记者,老师擅长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各种骨折、跌打损伤、股骨头坏死等问题,对诸多骨折病人通过手法复位,不用开刀,达到解剖复位效果,“我们还不断创新完善,对肩周炎,经陆氏肩关节手法粘连松解术后,配合用上针灸理疗,加快肩关节功能回复。”绵延了近400年的陆氏伤科在宁波一共有4个分支,除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鄞州区骨伤科医院、望春街道陆氏伤科诊所以及江北区甬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陆氏伤科。目前仅陆君玉是依靠纯中医手法治疗。“以我中心陆氏伤科为基础,而建设的正骨中心,能进一步整合宁波陆氏伤科人才和诊疗资源、培养本地中医伤科人才梯队。”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晨立介绍,陆君玉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将培养带徒,将手艺传承下去,除门诊外,每月还会以理论课堂的形式,分享交流陆氏正骨手法经验。

  传承是中医发展之根,创新是中医发展之魂。“我们就先从中医传承匹配模式的转变入手,创新发展传统医术。”陆氏伤科第八代传人陆君玉笑着说,以前都是师傅选徒弟,现在也要变个法子发扬中医药文化,要徒弟选科室,“在单位遴选基础上,将选择权最大程度地交给学生,不是陆氏伤科挑选传人,而是有意愿的医生选定陆氏伤科。要知道手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练成,需日复一日经验积累,一旦选定我们就需持之以恒、刻苦奋进坚持到底。”

  如今,“陆氏伤科”已有了第九代传人。“以前都是家族传承,从小耳濡目染,我18岁开始就从医学习‘陆氏伤科’关键手法。”第八代传人陆君玉介绍,现在从医都有一定的门槛,必须要医学相关专业,而且是高素质、高追求、高标准的人才,所以“陆氏伤科”也与时俱进,在传承人员的选择上,也跳出了家族的限制,不再只传给家人亲属,而是以更广阔的包容性接纳学子,促进传统文化瑰宝更好地传承发展。“每一次诊疗,就像一次考试。”第九代传人陆仁深有体会地说,“正骨术”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手法,唯有坚持传承精华,才能历久弥新。但在传承过程中,陆君玉还积极探索现代化的智慧医疗手段,电子化药方、智慧显示屏、视频研讨会……

  “守正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创新是中医药的活力之源。我们不仅在资金上大力扶持‘陆氏伤科’,还将门诊业务用房增大一倍,达到100平米以上,并购进中药超声透入仪、熏蒸治疗仪等设备,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晨立表示,下一步,将依托“互联网+智慧医疗”,发挥“医联体”作用,将“陆氏伤科”推向更高的舞台,让中医药与时代同发展、共进步。

  文化瑰宝守正创新传经典

  在海曙,陆氏伤科只是海曙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缩影。海曙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历史上,药行街因中药行密布而成“街”,浙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药皇店就坐落于天一广场内;章水、龙观、横街等地更是“浙八味”中白术、白芍、浙贝母等药材的道地产地,备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同时涌现出了董氏儿科、宋氏妇科、月湖刘福明中医内科等为代表的中医专科技术和特色疗法,更加丰富了我区中医医疗资源,促进了我区中医药产业长效发展。

  其中,宋氏妇科拥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传承史,创制“加减白术散”治子肿,“调肝生津止呕汤”治恶阻,“调经方”治痛经等特色制剂及技术,结合女科疾病特殊性,形成独特的经验,注重妇女身心同治。董氏儿科则是我国海派中医儿科的主要流派,历史渊远,至今二百多年,历经七代,他们创立了一整套儿科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为婴幼儿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说起董氏儿科,最为宁波市民所熟知的自然是第六代传人董幼祺。在宁波,董幼祺的门诊“一号难求”是众所周知的事,而在整个华东地区,慕名而来的患者也是多不胜数。经他妙手回春的患者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他的临床经验却不是跟他的爸爸董维和(“董氏儿科”的第五代传人)学的,而是跟他的爷爷董廷瑶学的。家里中医药的藏书很多,董幼祺从小就是翻着这些医书长大的,很小的时候就会背《汤头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董维和是宁波有名的中医,有的病人慕名而来,不是去医院而是直接摸到家里登门求医,董维和总是热情接待,态度极其和蔼可亲,这些都给董幼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医35年来,董幼祺一方面不断学习、深究医理,总结着爷爷宝贵的学术经验,写出了《董廷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董延瑶脾胃学说之临床应用》等学术论文,另一方面又不断摸索创新,创立了诸多学术观点。此外,他还与上海市中医医院合作,完成了董氏指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的临床研究,并通过国家鉴定,2008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25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之一。

  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董氏儿科从被评选为海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到市级、省级,再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走过了七八年的时间。如今,今董氏儿科在宁波和上海成立了国家、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海派中医传承基地、诊疗研究中心等,所带学徒更是以百名计,其中有名医享受国务院特贴,团队中包含国家级名中医、省级名中医、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顾问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等。

  发扬光大海曙中医迎未来

  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中医事业,海曙区一直在行动。目前,全区逐渐形成了以区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学术和技术的发展,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培育全区中医特色专科,并给予发展基金或孵化基金,不断加大钻研力度,丰富中医的临床疗法,积极鼓励和扶持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

  作为海曙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主阵地,海曙区中医院提出“强化优势、壮大潜能、夯实基础、突出特色”中医药发展思路。该院将进一步深化“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引领,以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叶芹传承工作室、李宗伟劳模工作室2个传承基地,楼意楠、余瑞英、王耀等3个区级名中医为基础,充分发挥名医带徒作用,培育发展“三鹰”人才培育计划,夯实基础留住优秀中医药传承发展人才。其中医儿科成为海曙区区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科是区级重点培育学科。2015年成立了不孕不育专科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专病,初显成效;2017年9月1日起小儿推拿正式与儿科融合,突出中医药立体治疗特色; 2019年开设了中医外感门诊、中医肿瘤门诊、儿童呼吸睡眠门诊,设立新专科,培育新优势,力争以现有中医儿科特色优势学科为支撑,科学制定专科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在规模、技术、服务上优势明显的市区级重点专科。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名医和优秀管理人才,目前,院内有浙江省基层名中医1名,宁波市基层名中医1名,区名中医3名,占高级人才33.3%。

  以龙头为引,海曙区积极引入“中医中药中国行”、“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发展论坛”等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活动及步入海曙,并吸引“名医工作室”在海曙落地生根。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医工作室”落地海曙。

  工作室的落地,能发挥中医专科技术和特色疗法优势,打造出医疗品牌;加强医联体单位沟通合作,建立有效的桥梁,带好全科医生团队,培养出自己的本土“名医”;突出医疗行业优秀人才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健康海曙中医药建设新征程。

  新闻链接

  中医药产业主要政策盘点

  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并描绘出高达8万亿元的中医药市场的蓝图。

  2016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其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预测2030年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而中药及相关产业市场接近5万亿元,约占三分之一。

  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中医药的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7年6月,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实现20个至30个中成药品种在EMA或者欧盟成员国作为传统药物注册,完成5个至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药品注册。

  2019年8月,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广药,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内容主要包括: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

  (原载于6月22日《宁波日报》)

  记者手记

  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中医药至关重要。

  历史上宁波中医人才众多,尤以陆氏伤科、钟氏内科、董氏儿科、宋氏妇科四大家最为出名。说起现代的名中医,钟一棠、王晖、董幼祺等,很多宁波人也是耳熟能详。

  传承是中医药学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根源所在。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历经疾苦特别是疫病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中医药的创新,既包括对秘方验方加以更新创造,又包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中医药、完善中医药、振兴中医药。可以说,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古老的中医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惟有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程冰凌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