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崔 宁
-通讯员 华骋珅
垃圾分类关乎城市品质,关乎民生福祉,关乎转型发展。自2013年,海曙率全市之先探索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来,垃圾分类已逐渐融入海曙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也遇到了一些需要破题的痛点、难点问题。
7月1日上午,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举行。来自全区各镇(乡)街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人集中走访、了解并学习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针对当下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作进一步安排部署,为深入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新活力。
行动有效
走出“海曙路径”
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海曙在探索中不断前行。“我们一方面聚焦源头质量,构建全面覆盖的目标体系,另一方面抓牢全程分类,构建规范监管的保障体系。”区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双线并行、循序渐进,持续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着眼“居民小区源头垃圾分类精准率不高”这一瓶颈难题,去年4月,我区全面铺开“撤桶并点百日攻坚”行动,并通过培训、互动参与等方式提高桶边督导员履职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规范、管理机制。通过启动垃圾分类“校社共育”试验田实践行动、编写全市首本针对校园垃圾投放的指导性手册、举办星级饭店垃圾分类现场交流会等方式,加速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校园、机构等部门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全覆盖。
着眼垃圾产生、流转、处理的全过程,海曙钻研出了一套“全程分类法”,通过前端引导分类、中端完善运输、末端夯实保障,实现经济社会双赢发展。
截至目前,我区已经实现了城镇居住小区和167个农村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全区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今年年初,我区获评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市、区),龙观乡大路村、鄞江镇金陆村入选“2019年度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集士港镇获评市农村垃圾分类示范乡镇,集士港山下庄村等5个村被评为市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去年,全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置总量同比减少6.35%,连续两年实现生活垃圾总量“负增长”。
亮点频现
分享“分类妙招”
在现场会,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范生”代表分享的经验,更是让与会者眼前一亮。
将垃圾分类编入村规民约,发动党员、物居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见缝插针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居民说事”畅谈垃圾分类心得体会,投放点定时开放并设有供洗手的水龙头,安排专人定期上门收集可回收及有害垃圾……一系列生动有趣又有效的“集士港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他们或拍照记录,或拉着村(社区)工作人员细细询问。
“之前春华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仅30%多,后来他们采取一系列实际有效的举措,目前准确率已提升至80%以上。”区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年轻人为主的新商住小区,春华社区面临年轻人工作忙、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外来人口多等情况,也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带来难度。着眼于此,该社区采取“社工+物业”模式,坚持上门入户这一“面对面”“心贴心”的“土味”宣传方式,同时将垃圾分类宣传贯穿于各类社区活动,“见缝插针”开展宣传。除此之外,通过物居业联动,合力解决撤桶并点等工作。
中心城区各街道亦有妙招,月湖街道镇明小区通过在垃圾房设置白色小音箱,每日为垃圾分类发声“代言”;南门街道万安小区采取“一房两侧双点位”做法,减少点位数和集中化设置降低管理难度,提升分类质量;鼓楼街道西河小区在借力业委会、志愿者进行带头示范和宣传引领的同时,设立旧物改造工作室;段塘街道紫园小区则“种”下一棵特殊的“苹果树”,通过贴“苹果”体现每户居民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情况及对垃圾分类的熟悉程度,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意识和荣誉感。
多元模式
推动分类提质
当然,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也不可避免面临“成长的烦恼”。“垃圾分类工作经过几年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在日常检查过程中,也发现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了瓶颈期,比如垃圾分类源头分类质量提升缓慢。尤其今年受疫情影响,使得分类工作总体进程有所滞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周颖坦言,目前我区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尚存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足,基础设施配备不足,环卫保洁人员配置不到位,无物业小区垃圾分类及环卫保洁管理存在差距,部分乡镇小区“撤桶并点、桶边督导、定时定点”工作推进缓慢,垃圾桶提前摆放等问题,亟需进一步整改。
虽有短板,但同时意味着大有进步和创新的空间。今年是全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五年行动“三年大变样”的攻坚之年,着眼于此,海曙积极开展下步行动。
据悉,我区将通过积极探索“物业+”“第三方+”“破袋+”等多元化分类模式,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多驾马车”的协同促进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引导居民做好分类精准投放。结合生活垃圾分类“贴桶治源”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查症结、破瓶颈,以倒逼机制激励厨余垃圾源头分类提质。
同时,全力提升农村生活垃圾质量,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督促和引导农户主动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的方式,在垃圾源头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等环节建体系创亮点;持续有效开展党员干部红色领航行动,落实党员干部社区积极参与村(社区)、单位开展的各项生活垃圾治理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表率引领作用。
此外,我区还将在全面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探索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将垃圾分类与信用建设相结合,通过信用评分对企业信贷、招投标、申请行政许可、扩大再生产及个人升学、落户、就业、高消费等各个方面进行限制,倒逼单位、个人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