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宁波日报] 精准帮扶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

    2020年08月25日 09:32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刘标(右)在车间指导工人。(陈朝霞 摄)

  本报讯(记者 陈朝霞 海曙区委报道组 续大治 孙勇)骄阳似火,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北盘江畔,鲁容乡板绕村村民、肢体残疾者韦廷川每天忙着为自家产的百香果打包,虽然仅有的右臂有些吃力,半天忙下来汗水湿透了汗衫,但是笑容总挂在他脸上。

  “2018年10月种下了140亩百香果,今年平均亩产1250公斤,纯收入达15万元。如今,百香果通过线上线下卖到了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日子一天天红火。”韦廷川开心地说。

  在板绕村,包括韦廷川在内,每天忙碌并快乐着的有11名贫困残障人士。作为海曙区对口帮扶投入1800多万元资金建设“一江三果”基地所在地之一,板绕村种植着1300亩百香果,11名贫困残障人士参与田间管理,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成为“百香果脱贫”的鲜活案例。

  全面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不能少。在贫困人口中,因残致贫问题突出,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难中之难。海曙区针对贞丰县残疾人分布较为分散、自主脱贫能力较低、就业创业资金缺口大、就业服务机构硬件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有的放矢实施精准助残,至今已投入140万元,通过产业项目、技术支持和平台协作等方式,点燃贞丰县残疾人实现脱贫的星星之火。

  “鲁容乡地处亚热带低河谷自然气候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病虫害少,非常适宜种植热带水果,百香果当年种下当年就能获益。”海曙区选派到贞丰县挂职、任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东西部扶贫协作组组长的方华锋介绍,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关键,有产业就有就业,就业稳定就能彻底脱贫,海曙区正是抓住“产业脱贫”这个牛鼻子,既输血又造血,将助残脱贫落到实处。

  海曙区还投入600万元,为残疾人就业“量身打造”了14个“扶贫车间”,在贞丰县异地搬迁集中居住点周边选择场地,借鉴海曙区工疗车间运营模式,使之成为兼具庇护、工疗、培训等功能的助残平台,为当地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同时辅以日间照料、技能训练、康复护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

  位于贞丰县城区的贵州志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扬声器“音圈”,其设立的“扶贫车间”目前吸纳了12名残障人士就业,预计可实现200余名残疾人就近就业。29岁的肢残人士刘标2017年从山区移民搬迁至城区后,一度对未来充满迷惘。他2019年8月进入志立公司后,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每个月有2500元收入。“公司有师傅手把手教技术,还免费提供食宿,工作充实、生活方便,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刘标非常感慨。

  针对残疾人自主创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小的现状,宁波唯一的省级残疾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灿益工坊·印象宁波”残疾人文创产品展销中心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助力贞丰县残疾人“文创产业脱贫”。“一方面可以为贞丰‘布依绣娘’刺绣和竹篾编织等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品类、质地、设计等方面提质提效,另一方面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定制+包销’的形式,助力贞丰文创产品销售,还能为贞丰培养一支懂文创、懂营销的手工匠人队伍,培养脱贫致富的火种。”“灿益工坊”负责人莫益民说。

本文来源: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董磊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