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为全民阅读插上数字化翅膀

    2020年09月01日 10:36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全媒体记者 崔宁

  -通讯员 张晴

  每天空闲时间,海曙企业职工傅小姐都喜欢通过Kindle或手机阅读书籍,或文学名著,或历史传记,电子收藏夹里满满当当。“现在数字阅读大行其道,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阅读便利。利用上下班时间看电子书,既可以丰富枯燥无味的行程且无负重感,又可以丰富知识,一举两得。”她表示。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书籍已不再局限于纸质载体,数字阅读日趋普遍。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从实体书店到线上书店,阅读本身没变,但阅读方式日新月异。无论是平时地铁公交通勤路上,还是日常书吧家中咖啡馆内,通过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载体阅读电子书已成为阅读新潮流。

  而在作为甬城文化核心区的海曙,近年来,数字阅读建设亦同步悄然而起,通过硬件设施上的配套齐全和软件设置方面的日渐丰富,逐渐渗透至读者们的生活中,由此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时代发展 催生阅读新需求

  “开展数字阅读建设,是图书馆自我提升的新契机,更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读者关切。”海曙区图书馆馆长汪岚表示。

  时代在召唤。近年来,我国数字阅读产业发展进程不断加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用户规模大幅增长。《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88.8亿元,增长率为13.5%,总体用户规模则达到4.7亿,用户为电子书付费的意愿也有大幅提升。在今年春节期间,移动阅读App日均独立设备数为1.3亿台,超七成用户表示在阅读上花费的时间比平日多出许多。一连串数字跳跃之下,数字阅读已然势不可挡。

  数字阅读建设,海曙不乏底气。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海曙书香文化底蕴浓厚。近年来,随着“书香海曙”文化品牌建设的纵深推进,海曙搭建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创新分享平台,畅通了惠民路径;并通过突破换书大会、流动图书馆等传统分享形式,着力探索更具地方特色的全民阅读载体,为海曙数字阅读建设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读者的阅读新需求亦是推动数字阅读发展的重要原因。“年轻读者前卫,喜欢通过手机等工具开展随时随地的阅读活动,或私密性,或群体性。当然,这也是一种培养读者群体的方式。”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阅读一度被视为浅阅读、快餐阅读的代名词。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数字阅读的便捷、即时与高效。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所增长,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疫情期间,数字阅读便体现出了其便利性。“那段时间根本不敢外出,书店、图书馆也都关闭了,我在女儿的指导下,通过手机进行在线阅读。”市民毛女士说,她或通过登录海曙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或通过手机下载阅读类APP,由此实现阅读。“以前不能理解女儿放着实体书不看,偏用手机看小说的做法,但现在能理解了。”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易接触等特征的数字阅读,在保障信息公平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值得图书馆加大相关投入。

  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助力。如今在海曙,5G技术早已在制造业、治水等领域有了具体应用。而就在今年4月举办的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大会以“5G﹢新阅读新体验”为办会方向,彰显5G在推动数字阅读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在数字阅读产业未来发展中,以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不仅能在阅读感官上提供新体验,还将为数字阅读产业提供新机遇、新市场。

  城乡推广 阅读安上数字芯

  “近年来,我们积极在各村、社区试点开展数字阅读建设,回应群众阅读需求,进一步推广全民阅读。”汪岚表示。在她看来,阅读首先要为读者提供便利,同时作为图书馆要方便管理,并能从中借阅量、借阅方向中进行分析,以便于提供下步精准服务。

  数字阅读建设,公共阅读基础设施铺开与提升先行。近年来,海曙以三级公共阅读网络为基础,因地制宜、分类供给,积极推进“+图书馆”模式,目前共建成阅读书房100个,“一卡通”分馆180个和若干社区图书馆及农家书屋,由此实现实体阅读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数字内芯逐步安装。如今,走在区图书馆内,除“标配”的借还一体机等之外,一楼大厅中央,两台高高耸立的“瀑布流”电子借阅机颇引人注目。在借阅大屏幕上,一本本电子书籍的封面在屏幕上像瀑布似地“流”下来。读者喜欢哪本书,只需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击该书封面,正在流动的书就会停下来,随后用手机扫一扫上面显示的二维码,便能在手机端免费借阅该电子书。同时,读者也可通过进入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的“海书馆”“海听馆”等版块进行在线免费阅读或听书。

  8月28日上午10点不到,南门街道万安社区的24小时无人管理数字阅读书房便迎来了不少前来阅读的居民,其中不乏中小学生。只见他们掏出身份证或借阅证在门口的感应器上停留5秒左右,自动感应玻璃门打开。挑好中意的书籍后,居民们径直走到服务台左侧的自助借还书机前熟门熟路地操作起来,很快便完成了借书手续。“以前居民一旦错过开门时间,就不能借还书。现在可不一样了,智能化辅助后,图书馆24小时无人管理,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社区工作人员全喆旻告诉记者。

  着眼建设特色性、服务自助化和管理智慧型,海曙着力打造了7家数字化特色阅读书房,万安社区便是其中之一。在区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今年6月,一系列数字化新设备入驻这个老小区内的图书馆,摇身一变成为24小时无人管理数字阅读书房,由此满足居民不同时间段的借阅需求,颇受大家认可。“我们提出购书需求‘点菜下单’,区图书馆帮忙采购‘定点配送’,数字化阅读书房打造轻松快捷。”

  除此之外,月湖街道旅游、月湖街道镇明岭庙文化艺术、横街镇东村亲子、高桥镇芦港村文体综合体等特色数字化阅读书房将为广大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新服务和新体验,或足不出户就能看遍祖国山河,或打造家庭亲情融汇新天地,使之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新技术的应用,让数字阅读如虎添翼。就在本月,宁波市图书馆便民借书服务——“天一约书”信用借阅柜落户集士港镇文体中心,系我区广大农村地区首台集高效物流配送、智能化应用等于一体的信用借阅柜。借互联网及物联网之力,更是实现一天内快速配书,随时随地满足市民线上约书、线下取书的借阅需求,让市民享受更优质的借阅服务。

  文化赋能 数字阅读更精彩

  “我觉得未来的数字阅读应该普及更广,更亲民,更大众化。”阅读爱好者青年教师张琪如是说。

  数字阅读源于读者需求,同样也要服务于读者需求。这样的想法正逐步实现中。随着全民阅读半径不断扩大,海曙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阅读基地、空间建设,推动社会及民间阅读资源形成共享模式,也由此探索数字阅读建设的新活力和新思路。

  “海曙区本身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书香底蕴,如何与移动化、科技化、便捷化的数字阅读做结合?最重要的是结合‘形’与‘意’。在明确的主题引领下,统筹布局,集中发力。‘形’便是外在的展示形式和新型的互动手段,‘意’是指海曙本身文化内容的输出与表达。”宁波银河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涛表示。

  今年7月,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结对帮扶下,由银河印象参与打造的以有声阅读为主题的石碶街道后仓村数字阅读体验馆正式上线。该项目涵盖“党建之声”“方言学习”“文艺甬城”“有声小说”等八大内容板块,以丰富的数字资源、灵活便民的交互体验方式,为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平台。同时,根据村镇受众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加入了甬剧、方言等特色本地内容推出的特色有声阅读服务,接受程度更高,实用性更强。馆内资源由宁波出版社提供数字内容版权资源,整体落地后将持续为当地文化礼堂提供更新服务,从而进一步引入各类线下阅读活动,增加区域流量,形成浓厚的书香氛围。

  近年来,在海曙的不同阅读阵地,已有越来越多社会力量的投入。海曙区图书馆,由喜马拉雅打造的“有声图书馆”一隅而立,随时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听书及朗读服务;在古朴幽静的白果巷,由宁波市建设集团打造的首家24小时无人值守、全年免费开放的“筑香书馆”闹中取静,凭身份证刷卡入内,室内图书、桌椅、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图书杀菌机、移动还书箱等一应俱全。

  新力量触发新思考。“数字阅读的发展,归根究底还是要把权力交给读者。”汪岚表示。下步,海曙将进一步着眼读者需求,创新探索“你选书、我买单”模式。之后市民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在书店指定区域内挑选新书进行借阅,打通公共阅读“最后一公里”。此外,在数字阅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着眼读者需求让数字阅读名副其实,另一方面更要让数字阅读承担其历史使命,把“海曙故事”讲得更精彩,将“海曙文化”传向更远方。“比如说,目前我们正积极探索通过技术手段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明南词进行保存,并纳入数字阅读资料库中,让后人能够继续看到、听到、感受到传统曲艺的风采,也让数字阅读‘形神兼备’,为数字阅读建设再赋能新。”汪岚表示。

  新闻链接

  数字阅读驶入“快车道”

  随着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智能设备的普及,数字阅读蓬勃发展。无论是碎片化内容,还是传统经典书籍,都可以用数字化的形式呈现。数字阅读凭借内容资源丰富、设备携带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

  “阅读纸质书籍,读到精彩之处,常常无人诉说,而数字阅读就不一样了。比如,在喜马拉雅App上听书,能和志同道合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别有一番乐趣。”吴先生说。专家认为,数字阅读资源丰富、阅读方便、互动性强,有着纸质书籍不可比拟的优势,极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视野,正逐渐成为主流阅读方式。

  新技术不断拓展数字阅读的应用场景,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5G凭借其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等显著优点,让超高清无损音质的有声书触手可及,给读者带来更加细腻饱满的阅读体验。 AI (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日趋成熟,让数字阅读更加立体化、生动化,带来全场景沉浸式体验。

  新技术赋能数字阅读行业,催生数字阅读的新形态,推动数字阅读方式不断升级。前不久,科大讯飞发布一款彩色电子阅读器。该阅读器使用6英寸高清印刷式彩色电子墨水屏,轻薄舒适、单手可握,色彩相对更为饱和、显示更加锐利、翻页更加平滑,带来了畅快的彩色阅读新体验。科大讯飞还同时发布了一款6英寸的咪咕讯飞电子阅读器,可一键缓存24小时内的数百条新闻,让读者在无网环境下也可阅读2个小时以上。同时,该阅读器还采用AI智能主播技术,通过语音合成将文字朗读、外放出来。

  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技术为数字阅读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不断优化传播方式,加速媒体融合发展。数字阅读产品以读者为中心,与读者的兴趣精准匹配,形成社交化传播生态,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内容变现能力。

  作为数字阅读的重要变现方式,知识付费模式逐渐在网络上走红。提问者花钱提问,博主收钱回答,围观者可以花1元“偷听”……很多网友在知乎、微博问答、喜马拉雅等平台上选择知识付费,获取信息,学习知识。随着知识付费模式的兴起,侵权盗版问题也随之猖獗起来。专家建议,做大做强数字阅读市场,还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否则就会“劣币驱逐良币”。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数字阅读平台也要做好确权、数据挖掘等一系列工作,建立自己的版权保护体系。有的平台尝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盗版问题,比如限制一个账号只能在一台设备上登录,避免账号被倒卖,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版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数字阅读市场有望迎来长足发展。(原载于新华网,选文有删节)

  记者手记

  科技让阅读拥有无限未来

  从“一卷在手”到“万卷在屏”,数字化技术延伸了实体书店的销售模式,也为读者拓宽了阅读场景。展望数字阅读的未来发展前景,未来传统纸书也许会借助数字化技术,融入数字阅读功能,如扫码听书、AR阅读等,以此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并通过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数字阅读也可以通过将优秀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出版为实体书,延长作品的生命和效益,并不断强化优质出版内容储备。

  全新的科技手段正在改变整个行业,改变人们的生活和阅读习惯;全新的内容产品和技术形态,展示出未来数字阅读的想象空间,数字阅读由此获得旺盛的发展生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数字阅读与传统纸本阅读并非处于对立面上,而要看到数字阅读在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全民阅读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价值。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慧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