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源于产业的竞争力。作为“六争”之一的“产业争先”,可以视作为城市发展的骨架,意义尤为重大。
三年来,海曙顺应产业变革趋势,立足区域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做好规划、搭好平台、谋好政策,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其健康向好发展;并积极谋划推进“246”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把基础打得更牢,把动能培育得更强。尤其今年以来,面对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影响,海曙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为产业健康、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以智为引拥抱产业转型新拐点
“我们刚和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达成合作,将在他们的支持下量身打造智能工厂。”日前,宁波思普澜游泳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海曙以智造为引领,开展技术改造,为传统制造业插上“智造”之翼,从中积极探索出一条“机器换人”到“企业上云”再到“5G+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之路,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
如今,“智造”场景在海曙随处可见。在雅戈尔集团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全球首条西服制作全吊挂生产流水线实现了柔性化定制和全程可追溯。通过改造,雅戈尔生产效率提高约25%,批量订单生产周期从原来的45天缩短至32天。在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近千平方米的数字化生产车间里,4条自动化装配流水线上的几十只机械臂快速而精准地操作着,约2米高的大机械臂将装箱完成的产品吸到指定货柜上,与此同时,凭借MES、ERP等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快速打通生产流程,帅特龙生产效率提高28%,产品生产周期减少30%,产品不良率减少8%,单位产值能耗降低30%。
数据显示,我区共有3家企业获得工信部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称号,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2家企业进入浙江省“雄鹰行动”培育计划。
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更要注重绿色发展。利维能储能是车用锂电池生产企业,公司投入4000万元的U形生产线,产品综合能耗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84.5%,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宁波神钻工具历时2年、投入近800万元研发的“冷打机”,将产品光洁度提升了20%,年节省钢铁原材料超过300吨。
如今,我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个。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能耗连续8年下降。
数字赋能开启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数字经济等新动能的培育是必选项。
近年来,海曙始终把数字经济培育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通过新兴项目的培育,重点平台的推进,不断加快制造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步伐,为海曙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去年1月,海曙便率先发布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前三季度,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2.98亿元,同比增长6.9%。
今年5月,宁波阿里中心落户海曙,根据此前阿里巴巴与宁波签订的合作协议,宁波阿里中心将围绕石化、汽车制造、家电、纺织服装等宁波优势产业,深化互联网领域合作,与宁波共建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之城”。而在今年9月的智博会上,刚落户海曙的宁波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则着眼建设、融资、教育等方面,打造区块链系列产品,其中部分已实现落地应用。
发展数字经济,同样离不开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平台支撑。近年来,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两院一园”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智“汇”海曙,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落户两年多的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聚焦工业信息安全、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已累计吸引200余名高科技人才,并孵化出一大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其中,浙江蓝卓成功发布了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工业操作系统”,企业估值已达13亿元。
5G加持,助力海曙加速拥抱“云经济”。近两年来,海曙通过大力推动5G等新基建、鼓励5G新应用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构建具有海曙特色的5G产业生态体系等手段,不断刷新海曙5G发展“加速度”。截至目前,海曙全区累计建设5G站点1372个,全区所有镇(乡)街道均实现5G基站布局。
图片说明:
①美高厨具工作人员通过直播推销产品。
②旦可韵工人运用智能设备制作服装。
③东盟新材料工人运用智能设备生产产品。
-记者 崔宁 姜鹏
-摄影 张昊桦 沙燚杉
-通讯员 李宸
优质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这阵子,我们和兄弟单位正在合作筹备新材料行业融资对接会,帮助相关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开展这样的对接会,在海曙已成为常态。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对纺织服装等产业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供应链、生产链等的韧性颇受考验。着眼于此,海曙积极行动,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作用,借助对接会等形式为制造企业提供服务与帮助。
针对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及生产链,我区举办纺织服装供应链对接洽谈会,引导和鼓励区内纺织服装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在实现订单需求回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本地产业链和供应链;针对新技术,我区举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交流会,共同研讨基于海曙产业现状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及思路;针对当前制造企业面临的困难,我区举办“海曙制造企业与阿里春雷计划”专场对接会,为制造业企业量身打造扶持方案,提供发展思路。
政策保障同步跟上。聚焦5G基础设施建设,今年4月,我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海曙区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针对5G基站建设过程中的系列难点提出具体工作任务,为逐步建成全域覆盖、全市领先的5G高品质体验区和先行区,构建具有海曙特色的5G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聚焦数字经济,我区出台《关于加快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产业争先,非一朝一夕可就,既需细水长流徐徐图之,亦需快马加鞭勇攀新高。“下步,我们将围绕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产业、企业梯队建设、制造业产业治理体系建设四方面,着力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说海曙
-制造业优质企业梯队不断扩容3家企业获得工信部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称号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2家企业进入浙江省“雄鹰行动”培育计划
-全区两化融合指数不断提高,处于全省一类地区,工业设备联网率从18%提升至57%,居全市第一
-截至目前,19家小微企业园通过省级审核认定,数量居全市第二
-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能耗实现连续8年下降
-2019年度,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49.1万元,同比增长17.2%
攻坚故事
加速布局智能车间
东盟新材料实现“智变”
“不经历阵痛,何来企业的转型升级。”日前,谈起企业近几年的转变,东盟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盟新材料”)董事长梅海滨感慨万分。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不锈钢材料生产企业,东盟新材料起步较早,盈利稳定,但是梅海滨还是早早预见到了企业发展的“天花板”:“高能耗的熔炼、制造业务迟早要被淘汰,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今年年初,东盟新材料的熔炼车间宣告关停,企业10亿余元的年产值直接骤降一半。对此,梅海滨并不惊慌,他的这份底气来自于2017年与儿子共同创办的美高厨具有限公司。
去年,美高厨具进行了小米有品的线上众筹,短期内便突破千万元。凭借亮眼表现与科创潜力,美高厨具成功进入小米生态链,今年10月还获得了小米关联公司的入股支持。“去年销售额达到2500万元,今年预计完成销售额6000万元,如果一切顺利,明年销售额将达到1.5亿元。”梅海滨表示,这种爆发式增长,可在3年内弥补关停熔炼车间带来的全部损失。
如今,美高厨具生产车间应用有全自动激光切割机、全自动喷漆流水线、智能机械臂等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只需要十几个工人就能完成全流程生产。而这还仅仅是东盟新材料布局智能车间的“试水”。据介绍,东盟新材料与宁波工研院、兵科院宁波分院深度合作,持续推进智能化车间改造,目前正从体系、团队、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细致规划,预计一期投资将超过1亿元。未来,将打造出一个5G科技全覆盖、智能化、全自动化的柔性生产车间。
智造赋能个性定制
旦可韵加速“上新”
日前,走进旦可韵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根根纱线进入针织类智能个性化柔性流水线,只用一会儿功夫,成品毛衫就跃然眼前。定制一件羊绒衫,从下单到完工的时间,由8天缩短至8小时,这是宁波旦可韵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旦可韵”)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交出的亮眼答卷。
据了解,作为从业近30年的毛衫定制行业先行者,面对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旦可韵近年来将智能化的技术和传统的定制工艺相结合,所规划的智能车间单件流转速度大大提升。至今,旦可韵已实现横机车间全面机器换人,节省人工80%,整体效率提升200%。
得益于智能制造,旦可韵加快推进个性化定制业务。“我们的销售系统与智能生产线相连,可以通过消费者的反馈不断调整货品,基本实现零库存销售。”旦可韵相关负责人介绍,旦可韵近年研发了智能分销系统,帮助门店快捷准确地下单,精确掌握消费者需求。
据介绍,旦可韵还建立起个性化定制下单系统,能够实现产品69个元素的客制化变化需求,且对每个元素的变化进行了整理归纳,实时精确比对消费者需求,全面解决了定制难题。此外,旦可韵还将包含数万个版型数据的毛衫设计数据库与生产资料库对接,搭配ERP系统所开发的自动审单功能,将订单与预先设定的工艺规则进行比对,全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智能定制生产。
智能制造提速提质。旦可韵这一海曙纺织服装的代表性品牌,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