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中国经济时报] 宁波海曙:“扶贫车间”助力贫困户迈入“幸福门”

    2020年11月20日 09:45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本报记者 杨益波 孙勇

  “我们主要做的是扬声器中音圈的前制程,别看有套骨架、卷绕线、整线等近10道工序,其实只要肯学肯干,月入2000元并不是难事,最重要的是这里接纳残疾人,让我们重新有了生活的希望。”刘标是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查耳岩村人,早年因为一场车祸,落下了残疾,还欠了不少外债,一下子变成了贫困户。一年前,得益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对口帮扶政策,刘标顺利地在离家不远的贵州志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

  宁波市海曙区对口帮扶干部方华锋告诉记者,今年海曙区为贞丰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发放招商引资及劳务协作补助资金77.19万元,涉及3家招商引资企业和2家劳务协作企业,刘标所在的贵州志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受益企业之一。去年该企业得到海曙区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实施残疾人扶贫工厂项目建设,实现就业安置近60人,今年再次获得劳务补助资金。

  “海曙区东西部协作的补助资金,对我们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帮助很大。同时,我们还会利用这笔资金,解决更多当地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贵州志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盛表示。

  “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是宁波市海曙区近年来为推动对口帮扶地区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提高对口帮扶精准性,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子。为了让贫困户更轻松获得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海曙区先后投入600万元,在贞丰县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周边选择场地,“量身打造”了14个扶贫车间,并特意精选了技术含量不高、容易上手、工时灵活的工种。目前,这条“贫困户门口就业、扶贫车间扶志”的新路,不仅让许多像刘标一样的残疾人贫困户,能够有尊严地挣到一份稳定的工资,脱了贫,还迈入了“幸福门”。

  在贞丰县龙兴街道心安处社区的新市民文化创意产业园扶贫车间,下肢残疾的工人负责手工竹编,上肢残疾的工人负责操作简单设备,脑瘫患者则负责打扫卫生……在这里,“特殊群体”各得其所,凭借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

  何仕武原本是贞丰县龙场镇五里岗村保山田组的精准贫困户,从小残疾跟随父亲学习竹艺编织,现在是车间里的技术指导。

  “因为行动不方便,原来出门卖东西难、收入低,空有好手艺。”何仕武满面笑容地说,现在只需要专心干活,不用操心售卖的事情,收入稳定了,人也有尊严了,每天过得很幸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扶的同时,海曙区还想方设法为扶贫车间生产出来的这些原生态手工制品找市场销路。通过海曙区残联扶持起来的残疾人文创产品展销平台“灿益工坊”,经过打样、下单、展陈、销售等环节,帮助这些残疾“匠人”制作的手工艺品“飞”入宁波百姓家。

  “挪穷窝,斩穷根”。据记者了解,自2018年宁波市海曙区与贵州省贞丰县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以来,海曙区在贞丰县累计安排对口帮扶财政资金1.4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62个;引导12家外地企业到贞丰县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达10.3亿元,带动1万余名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向海曙区社会各界争取社会捐赠的资金有4232万元,位列黔西南州第一,受益贫困人口达2万余人。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董磊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