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展新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新年伊始,坐落于海曙区集士港镇的君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和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博世的合作非常顺利!”总经理张君波告诉记者,“合作产品直流锂电池水泵去年出货约4万台,远超预期。”
10公里外的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同样在为新年的汽车零部件订单忙碌着。得益于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协助搭建的耐久性测试平台,企业的产品测试周期缩短。去年10月启动试运行至今,该平台已为企业节省一大笔测试费用,且保留了珍贵的测试数据,用于后续产品的迭代升级。
无论是与行业领军企业成功“牵手”的君禾,还是汽车行业“巨头”背后的精密零部件供应商帅特龙,都有着长期沉淀获得的卓越技术研发实力。两家公司的新产品,凝聚着海曙高端科研平台的创新智慧。
目前,海曙区各大研究院已集聚人才超过450名,新建创新平台24个,孵化高科技企业21家,申请专利93项。去年1月至11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费用17.40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区新产品产值达184.32亿元,同比增长21.1%,远高于全市均值。优质平台驱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又反哺产业转型升级,海曙的“创新循环”愈发通畅。
为了建好高端平台,海曙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推进小组,建立高效联动、定期会商、闭环管理机制。望春工业园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进展顺利,宁波阿里创新中心成功落户,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平台运行有序。
得益于此,雅戈尔、帅特龙、培源股份等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享受到智能制造集成解决方案、生产现场管理系统软件、车间智能终端硬件、云工厂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提升服务,在突发疫情和国内外错综复杂经济形势的“夹击”下危中抢机、逆势增长。
海曙高端平台的影响力还延伸至全市乃至周边城市。慈溪模具企业嘉司、上海仪器仪表制造企业真诺、温州模具企业天源等信息化基础较薄弱的中小企业,都在平台的协助下开启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形成了快速响应机制。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加工基地、浙江三星新材玻璃门体及深加工基地等基础较好的大型制造企业,则与平台配合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