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温暖旅客回家路
“您带着两个孩子,还提这么多行李,我们送您上车吧。”正月初二,在铁路宁波站候车厅,海曙青年突击队队员黄婷发现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拖着一个行李箱提着两个大包,正焦急地对着发车时间表,而检票口的“流动”速度却十分缓慢。见此情景,黄婷赶忙上前帮她对接检票人员,开启了一旁的人工通道,接着又帮她扛起行李,拉起孩子,赶上了即将发车的高铁。
帮这位母亲放置好行李后,走下列车,黄婷这才发现这是一辆开往自己老家——安徽的高铁。“为了能够帮助更多回乡的旅客,我报名参加了志愿活动。”黄婷说,今年春节,身为团干部的她响应号召留甬过年。这也是她参加工作以来留在宁波的第一个春节。
今年是团区委开展春运志愿服务行动的第13个年头。自1月24日起,团区委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支具备志愿者服务经验或具有小语种翻译、急救医疗知识等专业特长的青年突击队。短短几天时间,便有近百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心青年踊跃报名。“入选的60多名志愿者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地人员,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留甬过年。春运期间,他们主要负责在铁路宁波站内候车处和安检入口开展‘文明佩戴口罩’劝导以及排队引导等服务,服务时间为每天早上8时至下午5时。”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志愿者个人安全,团区委安排了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志愿者上岗参与志愿服务。
(张昊桦 董超男 文)
为春节增添一抹靓色
正月初三早上5点不到,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区环卫中心石碶所的环卫工人宋春亮已经拿着扫帚,用“沙沙”的扫地声音唤醒整座城市。宋春亮以这样的方式已连续为海曙守岁九载。
从雅源南路到雅源北路,从轻纺城到雅戈尔大道……作为保洁组组长,宋春亮除了要对路面进行清扫,还要对小组里20多名同事负责的路段进行查缺补漏、巡回保洁,“今年留在宁波过年的人比往年多,我们负责的路段人流量比较大,更要认真仔细。”宋春亮说。
据了解,2005年,宋春亮刚从老家江苏连云港来到宁波时,就开始从事环卫工作。凌晨起床,清扫卫生,清运垃圾……十几年如一日,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担任组长以后,我一般凌晨3点45分起床,4点20分到单位。”宋春亮说,去年以来,他通常会早早到达工作岗位,检查好全组车辆、工具,然后等小组同事陆续到岗后为他们测温、记录。
“我们做儿女的肯定想陪老人过年,但是总要有人坚守岗位,为大家做好环卫保洁工作。好在老人理解我们工作的特殊性,等到三四月单位安排大家调休时候,我们再轮流回家。”宋春亮说。
据了解,和宋春亮一样,今年春节期间我区共有100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坚守岗位。
(姜鹏 林微波 文)
坚守“医”线守护健康
正月初四一早,海曙区第二医院的核酸检测员潘伟波和往常一样,熟练地穿上防护服,戴上手套和护目镜,带着本院医生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入基因扩增实验室进行至少4小时不间断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和潘伟波一起坚守岗位的核酸检测员还有3名,他们轮流值班,保证核酸检测工作正常开展。“长期在检测一线工作,我们早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作为检验人,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纰漏。”已有15年临床检验工作的潘伟波说。
为保障春节期间发热门诊病人、当日住院病人以及自检市民的核酸检测需求,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海曙二院的医务人员以轮流值班的方式,开展核酸采样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只要有需要,就不离岗。”已有10年党龄的耳鼻喉科医生宋春宾告诉记者,他上个月刚刚从海曙区对口帮扶县——黔西南州贞丰县回来,医生的职责与使命让他在春节继续坚守岗位,让更多人安心过大年。
留甬过年,定期的核酸采样检测同样重要。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海曙区中医医院、江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就一直在宁波火车站南站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对所有出站旅客进行体温监测,并对旅客进行正确佩戴口罩等防疫宣教。
(程冰凌 孙燕 郭锦丹 陈灵琰 文)
筑起一道道平安防线
“昨日共核查到疫情地区人员89名,均放行;处理冒用他人身份证人员1名,罚款处理;夜间治安整治清理闲杂人员4名;共查获危险品、违禁品270批……”正月初六早上8点,宁波市公安局火车站地区分局民警李啸坚来到单位参加交班会,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汇总。
会后,李啸坚穿戴好警务装备来到北进站口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里一共有4个进口,旅客都是实名制购票,只需通过人脸在机器上照一下,就可以验证身份信息和购票情况,方便高效。
不一会儿,正在验票的工作人员小王找到他,“李警官,这个人的身份证好像有点问题”。李啸坚打开执法记录仪对这个警情进行处置。经查证,该男子是一名“老赖”,被限制了购买高铁票,为了能够坐车,该男子使用他人身份证购买了车票。根据处置流程,李啸坚将该男子带回交由研判打处队同事跟进。
“同志,这个车在哪里坐?”“警官,我的包找不到了。”“警察叔叔......”在车站里执勤,除了警务工作,春节执勤期间更多的是旅客们的求助。“一天下来确实有不少旅客群众来找我咨询帮助,能实实在在地帮到大家我也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李啸坚说。当天晚上10点,李啸坚打开微信运动,一共18560步,到晚上11点半最后一趟车,当天的执勤工作才算结束。
(朱燕君 卞劲松 文)
别样年味情谊更浓
“这个春节,我们不仅逛了宁波的几个著名景点,还感受到了政府和公司的关怀,太开心了。”正月初六,广博集团职工李桂花幸福地告诉记者,在宁波过年,挺好的!
2018年,得益于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的推进,李桂花从贵州省贞丰县来到海曙工作。2年多的时间里,她迅速成长,如今已成为广博集团精品图书车间班组长。受疫情影响,她和9名老乡决定留在宁波过年,这也是她第一次“抛下”家人和孩子在他乡过春节,但她却并不觉得孤独。
大年三十晚上,她和9名老乡一起安排了一顿简单却热闹温馨的“年夜饭”。“公司对我们也很关怀照顾,安排妥当,比如说开放食堂,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没地方吃饭,而且还可以自己去食堂烧想吃的菜,很贴心。”李桂花说,与此同时,他们还制定了短途旅游计划,借此之机好好地走一走宁波这个“第二故乡”,进一步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感受地方特色。
春节也是最佳的“自我充电”时机。“春节期间我还给自己安排了学习计划,好好学习一下经营之道。”她笑着说。来宁波后,李桂花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开始摸索开设网店,卖一些生活用品,然而开设网店并非易事,更需具备一定的营销知识和能力。好学的李桂花在一年之前便给自己在网上报了网络营销课程,今年春节期间同样学习“不打烊”,在收获别样“年味”的同时,也在学习中收获进步。
(崔宁 王宁 文)
感受宁波风土人情
“我的妻子孩子都在宁波,这里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年就留在宁波欢欢喜喜过大年,和大家一起感受春节的欢乐吉祥。”正月初五,来自台湾台中的陈湘闵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鼓楼沿步行街,感受宁波风土人情。
受疫情影响,很多台胞台属决定留在大陆过春节。无法与台湾亲友团聚的遗憾,与留在大陆过年的坦然,是许多台胞共同的心情。“我的父母都在台湾,所以我每年都会回去看望。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已经快一年没回去了。”陈湘闵坦言,“虽然很想念在台湾的家人,但平安过年更重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能尽快和家人团聚。”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留在宁波过年的台胞台属在异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区台办鼓励留甬台胞台属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手机视频拜年”“微信发红包”等云端互动活动。此外,区台办还邀请了部分台胞台属前往龙观乡向阳舍民宿体验打年糕、写春联等特色民俗活动,让海峡两岸家庭共同体验甬城年味。
来自台湾台北的陈美凤也选择留在宁波过年。她说:“我来宁波已经有17年了,这里的人非常友爱,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感觉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家乡一样,希望台湾的朋友有机会也来宁波游玩,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朱燕君 徐鑫 文)
游客流量日日攀高
竹林间散发着一股竹叶与泥土混合了的香气,游客坐着滑道车在竹海中畅游……正月初七,记者从浙东大竹海景区了解到,春节长假期间,景区游客流量日日攀高,共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
游客多了,景区的维护工作自然忙碌起来了。来自山西的王虹戈三姐弟都是这个景区的工作人员,随着游客陆续“涌”进景区,三姐弟忙得片刻不停歇。“春节假期,园区每天都能保持1500到2000人次的入园流量,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王虹戈说,去年受疫情影响,游客流量不及前几年,现在看到游客回来了,忙并快乐着。
为了保障游客的体验感,浙东大竹海景区还邀请大雷村空闲的村民前来帮忙。在滑道车终点附近的运转站,66岁大雷村村民汪国丰将一辆辆滑道车用滑钩钓向起点:“我本来就是村里的一个铁匠,空闲的时候景区需要人手,我和同村的人就会来帮忙,一天下来也有近百块,也算是自在。”每逢过节热点,景区停车场、景区内各个游玩体验点,都会出现不少大雷村村民身影。
浙东大竹海景区负责人表示,景区一直致力于农旅结合,拉动周边村民农户一起致富,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景区都会邀请他们来帮工,向他们支付酬劳;对于劳动能力低下,行动不便的老年村民,景区也会租赁他们的土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他们每年也能分到一笔红利。
(张昊桦 王虹戈 赵祎慧 文)
校园就是温暖的家
“爸妈放心,我在学校过年都挺好,也祝你们新年快乐。”大年三十,宁波财经学院大四学生卢月婷通过视频向母亲拜年。
今年,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来自广西的卢月婷和留甬过年的同学一起在学校欢度了春节。学校宿舍楼道里早早挂起了灯笼、中国结,贴新春海报、挂新春横幅,春节的氛围浓烈。“除夕,学校还组织我们包饺子,为我们准备了宁波特色的糕点,年味很浓。”卢月婷说。
虽然远在他乡,但是母亲的关怀并未减少。“妈妈每天会给我打电话,还给我寄了广西特色的螺狮粉。”卢月婷说,在宁波读了四年书,这已经是她的第二故乡了,妈妈邮寄来的螺狮粉更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
与家人分享不一样的年味,也是卢月婷的春节计划之一。“第一次在宁波过年,这里的习俗和老家很不一样。”大年初一,卢月婷就早早地来到宁波历史街区——南塘老街感受宁波的年味。看到卖力捣年糕的师傅,卢月婷忍不住体验了一把,“早就听说宁波的年糕很出名,没想到捣年糕这么难,锤子都很难拎动。”卢月婷在现场买了许多糕点邮寄给父母,让他们也能品尝宁波的味道。
在过春节的同时,卢月婷还不忘为自己的学业充一下电。“趁假期这段时间,完善一下我正在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为将来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做好准备。”说到年后的规划,卢月婷充满了憧憬。
(林语嫣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