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2021年03月05日 10:34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3月2日,南苑社区居民一起看“爱相随”摄影队为他们拍摄的全家福样片。(张昊桦 杨媛 桂琳 摄)
3月2日,武警三中队部队理发师走进后塘河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理发服务。(忻之承 林吕丽 摄)
日前,海曙区税务局的青年干部们来到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志愿服务。(周唯轶 徐王健 摄)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 程冰凌 励彤 通讯员 陈洁 周秉)3月5日,又是一年“学雷锋日”。近年来,“雷锋精神”始终在海曙发挥着价值。

  今年,海曙社会各界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丰富志愿活动,行胜于言,积小善为大善,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洋”帆回程递温暖

  3月3日,望春街道清风社区“侨胞之家”“洋”帆回程志愿服务队来到心爱心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开展以“践行时代文明传播雷锋精神”为主题的雷锋系列活动,服务队负责人、90后海归党员周倩倩从雷锋的事迹、雷锋的歌曲等方面,介绍了雷锋精神,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收获颇多。

  据了解,清风社区“侨胞之家”“洋”帆回程志愿服务队成立于去年3月6日,是社区第一支由侨界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共有22名侨界人士,其中12名是归国留学生。

  “萌生组建志愿服务队想法,源于去年疫情发生之初,‘侨胞之家’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参与抗疫一线工作。”周倩倩介绍,希望发挥侨界以及归国留学生力量,为侨界人士答疑解惑,传递温暖关怀。

  疫情期间,服务团队联合编制了“向街道和社区报备”“机上测量体温”“怎么从浦东机场坐专车回家”等多篇归国经验帖,并通过建立“环球交友群”,向10余个涉侨微信群里的500余名华侨、留学生、侨眷、留学生家长在线答疑解惑。截至目前,“洋”帆回程志愿服务队已为60余名留学生和80余名海外侨胞提供帮助,开展在线医疗咨询、法律咨询、心理咨询200余次。

  不仅如此,“洋”帆回程志愿服务队还以爱心众筹方式引导侨界群众捐款捐物200余万元,助力抗疫,并通过微信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掌握侨胞、留学生需求,充分发挥侨界海内外力量,向小微侨企复工复产捐赠2000个口罩、向已返乡的留学生提供200份侨爱专包。

  疫情之下展现侨界责任与担当,日常咨询温暖人心。为了发挥留学生队伍优势作用,“洋”帆回程志愿服务队会不定期在辖区开设咨询点,为辖区有意向出国的居民介绍相关政策与情况,答疑解惑。

  “洋”帆回程志愿服务队还经常为社区治理献计献策,提出许多“金点子”。德国海归竺超威是清风社区“妈妈故事团”的骨干,线上线下组织亲子阅读营开展绘本阅读;英国归国留学人员王先锋举办国际商务礼仪讲座,与大家分享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注意要点;加拿大留学生姜同学等,参加“医社互遣”志愿服务项目,即社区与市康宁医院合作,由清风社区留学生、归国留学人员等侨界志愿者,为康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提供导医、维持就诊秩序等志愿服务,医院则为清风侨界人士提供团队心理沙龙、家庭婚姻关系辅导。

  清风社区“侨胞之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挖掘辖区侨界资源,发挥留学生等力量,联合侨界人士,共同促进社区建设,营造和谐家园氛围。

  照亮老人照护路

  “爷爷奶奶,这两天身体还好吧,今天我们要理发、剪指甲,还要打扫卫生,你们还有别的需求吗?尽管和我们说......”3月3日一大早,南门街道澄浪社区“移动小拐杖”志愿者服务队就来到了社区空巢老人夏志成的家中,帮老人做家政服务和个人卫生清洁。97岁高龄的夏爷爷看在眼里,激动地说:“‘小雷锋’,每个月你们上门的日子,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夏志成口中的“小雷锋”叫杨建锋,是澄浪社区的居民,也是一名志愿者。随着社区老年人逐渐增多,2017年1月,澄浪社区组建了“移动小拐杖”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3户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提供帮扶。“这些老人都在80岁以上,要么是孤寡独居的,要么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有些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就承担起了每周三、周六上门服务的工作。”澄浪社区的党委书记丁玲玲告诉记者,起初团队共有16名志愿者,最年轻的杨建锋负责组织对接工作,他还特意去专门的修脚店学习,为老人提供修脚服务;居民陈敏明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加入到了这个团队,为孤寡独居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居民戴惠莉擅长家政服务,见到社区招募志愿者,也主动报名,为老人免费提供家政清洁;还有一位志愿者叫屠双娣,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每周跟随团队上门为老人提供健康诊疗……

  理发、修脚、保洁、跑腿……“移动小拐杖”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受到了老人们追捧,慢慢的,服务对象也从3户增加到了30户。和老人们接触的多了,杨建锋发现老人们的诉求五花八门,仅凭16名志愿者已经无法满足。

  如今“移动小拐杖”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不断扩充,从原先的16名发展到了现在的270余名,现在不仅有社区志愿者,还有青年大学生,不少爱心企业也加入进来,比如上海协爱中医院、大众家政公司、元特装饰公司等。“团队越来越多元化,我们的服务项目也更加丰富了,装饰公司还为10多户家庭提供了刷白服务。”杨建锋说。

  打造公益集结地

  “今天的活动太赞了,除了传统的便民服务外,还有专业的老师现场书写作品,内容真的很丰富。”3月2日下午,西门街道翠南社区的陈阿姨对社区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赞不绝口。

  原来,为丰富社区活动,便利群众生活,在学雷锋日到来之际,西门街道翠南社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不同于以往修剪刀、理疗、理发等基础的便民服务,本次活动翠南社区还邀请了来自街道文联的书法家们现场书写作品送给居民。

  “以前我们举办活动时,都是各团队独自策划,时间一久思维难免受限,本次活动是各个志愿团队成员一起参与,以公益集结地为驻点,不仅策划队伍壮大,活动内容也更丰富有趣,便利群众的同时也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居民都很开心。”西门街道翠南社区党委书记何葵芬表示。

  西门街道作为典型中心城区居住型街道,有常住人口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中老年人口占比高达50%以上。如何在有限的人力下更好服务辖区居民,引导居民互帮互助是该街道长期探索的课题。

  何葵芬告诉记者,考虑到街道已拥有各类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以及由居民组成的志愿团队300余支,街道第一时间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号召,将原先由党员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计生协会等组织机构分散推进的公益项目,按照“暖心”“助残”“文艺”等项目重新归类,重新整合辖区内部公益力量,打造翠柏里公益集结地。

  据悉,翠柏里公益集结地以欧尚区域为中心点位,以翠柏路为主线,沿线社区、共建单位为区面,以点带面辐射有效公益力量,吹响西门公益号角。目前,西门街道已围绕沿线社区(翠南社区、翠中社区、汪弄社区、文化社区)资源联动推出“善行翠南”“爱心翠中”“民族汪弄”“慈孝文化”四大品牌项目。

  据悉,未来翠柏里公益集结地将以党建为引领,助推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双向互动,由“单兵种”模式和“一股独大”向“集团军”模式和“公益多维”转型升级,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惠民服务的积极性,提升综合能力,还能全方位构建起街道“社会组织公益网”,强锋领治理、克发展难题、促民生服务。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应铮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