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名片:赤水村位于章水镇西侧,总面积4.4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12人,获评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沿着章水镇蜜北线、细北线蜿蜒的山路驱车上行,穿过高山密林,周公宅水库犹如镶嵌在群山中的蓝宝石一般赫然眼前。继续沿着水库前行,一块题有“九天赤水”的圆石屹立在村口,它在告知每位到访的客人,此村名为“赤水”。
赤水村由年泥墩、翻身、天雷坑3个自然村组成。其中,翻身自然村是赤水村的中心村,也是现在赤水村的主要组成部分。步入村内,可以看到村内有一座翻身庵,庵内悬挂着一块“节动天听”匾额。翻身村原名修节岭村,相传村名是为了纪念一位叫“珍珠”的老婆婆,她18岁丧夫守寡,悉心侍奉公婆,被清乾隆皇帝赐予“清标彤馆”“节动天听”两块匾额。“20世纪50年代,村名改为“翻身”,寓意被压迫了几千年的农民翻身做了主人。
作为典型的高山村落,赤水村和周边的其他村落一样,以种植茶叶、花卉、毛竹等经济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四明山,这座位于进山必经之路上的古村,渐渐明确了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乡村振兴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013年起,赤水村为了充分挖掘自身旅游潜力,在道路、排水、电力、绿化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拓宽硬化村道,增添玻璃观赏平台等景观。为了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村里还修建了停车场,改造了公厕并整理了架空线路……整个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赤水村作为高山村,一度面临建设用地少、空心村等现实情况,为了村庄的长远发展,村内采用货币安置、就地安置、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启动了赤水村的美丽宜居工程。
翻身自然村村庄规模较大,居住人口较集中,村内制茶工业较发达,配套设施基础相对较好。该村根据美丽宜居工程规划,进行整理式改造,在保留部分有传统价值的房屋,拆除危房、影响村容村貌破旧房的同时,新建了320平方米五保户安居房和8幢安置房便于村民安置。而天雷坑村和年泥墩村因为规模小,建筑质量差,基本无配套设施,所以两个自然村实行整体拆迁、下山移民。2018年12月,年泥墩自然村87户村民入住位于章水镇中心区的高山移民安置小区樟桂园小区,标志着赤水村美丽宜居工程结出灿烂的果实,村民享受到实惠。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赤水村将继续推进“高山移民”,让更多的高山村村民能住进敞亮的新房。而身在大山中的赤水村也将继续坚持保留古村自然风貌、山水风光,把握好绿色生态景观的发展方向,将村庄建设成集古村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村。
(张昊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