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探访后屠桥村革命烈士陵园 在绿色发展中延续红色精神

    2021年03月19日 18:5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全媒体记者程冰凌

  春日阳光明媚,后屠桥村白墙黛瓦牌楼、小桥流水人家,一幅岁月静好的景象。但村里人不会忘记这份美好来之不易。“正是后屠桥革命英烈‘钢铁四中队’的顽强斗争,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集士港镇后屠桥村革命烈士陵园内,前来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村民屠幼甫说,“这是我们村的红色印记,也是我们后屠桥人要铭记于心的历史。”

  重温那段革命的岁月

  宁波作为沪杭地区东南大门,且是海防门户,境内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极具战略价值。1941年4月,日军悍然发动宁绍战役,人民群众惨遭浩劫。

  面对日寇入侵,中共党组织决定以四明山为依托,开辟鄞西根据地,组建抗日人民武装,与日、伪、顽浴血奋战,使鄞西地区逐步成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联合围剿,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巩固和扩大了鄞西抗日革命根据地。“为了夺取一次次胜利,一批党的忠贞儿女血染四明,长眠疆场。”新后屠桥村党总支书记罗国云介绍,1944年4月14日,浙东游击队五支队二大队四中队60余名指战员在后屠桥村面对十倍于己之敌的包围,进行了英勇地突围还击,组织数次冲锋,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陈行知、毛明孝、肖张、秦慎之等37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五支队领导机关授予其“钢铁四中队”荣誉称号。

  铸就一座永恒的丰碑

  1951年,为纪念后屠桥战斗和为此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党和人民政府在烈士战斗过的土地上竖立了一块纪念碑。1985年和1994年,鄞县人民政府先后拨款在原址上扩建革命烈士陵园、建立后屠桥革命史迹陈列馆。2007年,陵园扩建,占地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2017年,被海曙区列为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同年4月,烈士陵园被重新规划设计。 记者来到后屠桥村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大门朝西,正对大门的是烈士纪念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后为烈士墓,圆形拱顶,纪念碑前有二幅反映后屠桥战斗场景的大型石刻浮雕。墓前左右筑有纪念碑亭,南边亭内石碑正面镌刻“抗日牺牲将士永垂不朽”,背面镌刻后屠桥战斗的始末。北边碑亭的背面锥刻有烈士陵园扩建情况。走进烈士陵园,大门两侧分别有两厅,北厅现为纪念室,南厅为陈列室。在陈列室内,记者看到文化展示墙一一展示着鄞西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血战后屠桥、坚持斗争夺取胜利、人民英烈以及缅怀先烈继遗志等内容。“我们还根据当年战斗情形和陵园建设情况,拍摄了专题电视片,再现战斗场景,供参观者观看,重温峥嵘岁月。”陈列室负责人兼讲解员金慧娟将革命史迹娓娓道来,每年清明前后,各地来此祭扫陵墓、悼念先烈者络绎不绝。 “经过重修的烈士陵园,焕然一新,党史多媒体播放处更是孩子驻足旁观时间最长的地方。”前来参观的党员王女士说,她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前来陵园,了解历史,瞻仰烈士。

  接续一场为民奋斗的历程

  因地制宜促发展,创新党史教育形式。如今,包括后屠桥村在内的15个自然村组成了新后屠桥村,全村保留着2500多亩优质农田,“靠山吃山”的新后屠桥村人在这广阔的农田里“做文章”,种上荷花、向日葵、茶花等美丽作物,在不同时节,轮番吸引游客到来。“借着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把红色基因融入农村观光休闲旅游中,专门定制了以‘党性锤炼+农事体验’为主题的‘红色+绿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出红色相关文创产品,为红色党史传承搭建了载体与平台。”罗国云说,这也是新后屠桥村因地制宜,盘活农业资源,丰富党史宣传形式的一大探索与生动实践,让红色教育走出场馆,传播更远更广。 绿色发展生生不息,红色经典紧紧相融。烈士陵园让红色旅游成为别样情怀,焕发出新的风采,其所承载着的历史、沉淀的红色故事、见证的峥嵘岁月,都敦促着广大党员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程冰凌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