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探访竹海桃源红旅线

重走红色古道 追寻红色印记

    2021年04月12日 09:4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 张昊桦 通讯员 赵祎慧 戴灏)接连几天的雨水,潮湿的空气中泛着青草特有的清香,横街镇惠民村的红色古道——竹海桃源红旅线两旁林木葱郁,溪水声湍急且清脆。“网上得知了这条红色古道,清明时节,带着家人来这里走走、看看,重温当年那段红色历史。”市民王女士用徒步远足的形式缅怀先烈。

  深入敌后的政治交通员

  沿着古道,拾级而上,透过绿柳红花,能看到一位位烈士塑像,从朱洪山、陈爱中、朱敏、吕云洲、朱光再到郑惠民,抬头望去,云雾缭绕间就是郑惠民烈士的家乡——惠民村。

  1919年4月,郑惠民出生于慈溪县陆埠区瞭舍村(今海曙区横街镇惠民村),是四明山区海拔最高的山村之一。郑惠民杭州学医归来,回到家乡瞭舍小学教书。1943年冬,郑惠民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担任陆埠区东山乡乡长。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组织上留下郑惠民等部分同志负责地下工作。为能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工作,四明党组织决定派政治交通员赴山东找上级党组织。郑惠民以医生身份为掩护,冲破敌人层层关卡,两次赴山东联络党组织,圆满完成了任务。1947年5月,四明工委机关随同出击三北的主力部队暂驻慈北洪魏的史祥寺。上级党组织派郑惠民接应,殊不知此时敌人已包围了史祥寺,郑惠民不幸被捕。

  在敌人严刑逼供下,郑惠民坚贞不屈,不吐半点实情,期间,党组织多次设法营救但终未成功。同年9月1日,敌人在慈城大宝山将他杀害。新中国成立后,瞭舍村村民为纪念郑惠民烈士,将瞭舍村改名为惠民村。

  赋予红色使命的人文古道

  四周竹海苍莽,身后山峰云笼雾罩,走过1360级石阶,便是惠民村。老村民道出村庄历史,300年前慈城郑郎桥一带的郑氏举家迁来此处,山下毛氏上山开荒种田,繁衍生息,为了便利上山,便修了这条石阶路,称为“溪脚岭”。

  随着乡村旅游不断火热,眼前这条石阶路也得到保护开发。2011年,惠民村重新修缮这条石阶路,在山脚入口处建了停车场,并将其更名为“红色古道”。古道宽2米有余,长2公里,游客拾级而上,不仅可见狮子潭摩崖题刻等古迹和烈士塑像,还能一路浏览中国共产党党史宣传栏,游步山水间,学习红色文化。靠近村口的六角形木质亭子便是由烈士郑惠民的弟弟郑永明和村民一起集资修建的惠民亭。

  从古道走向红色旅游线

  横街镇拥有丰富鲜活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全国19个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浙东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街镇结合实际、搜集史料、整合资源,规划了一条边参观边学习的竹海桃源红旅线,重走红色之路,追忆红色党史,传承红色精神。

  建党百年之际,横街镇将发挥红色文化优势,串联红色旅游点位,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横街竹海桃源红旅线的监管,加强沿线点位修正及周边环境保洁力度,加大文明旅游和森林防火等宣传力度,激发横街竹海桃源红旅线新活力,使之成为横街镇对外宣教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徐慧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