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张昊桦 通讯员厉迪桑)临近早稻收割时节,海曙利用机械化育苗模式进行集约化育秧,有效提高了连作晚稻育秧的质量和效率,助力农户种粮跑出“加速度”,为全年粮食保丰收夯实基础。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古林镇的粮食育秧烘干中心,看到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生产秧盘,一些农户带着自己那份完成出芽的秧盘奔赴田头,进行摆盘和育秧。“我们从农户手中接过种子,到药剂浸种、流水线秧盘播种、出苗室保温保湿,整个出苗过程需要3到4天时间。”宁波市海曙区禾丰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媛媛介绍说,自这座粮食育秧烘干中心投用后,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机械化育苗模式,今年连作晚稻育秧的订单从6月13日开始,已排到了7月6日,共计24万盘。据区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海曙预计完成早稻加晚稻育秧52万盘,远高于去年整年28万盘的记录。相较于传统育秧,这种机械化的育苗模式越来越受农户欢迎,农户不仅能省种子、省人力,还能大幅提高秧苗成秧率。
不仅能有高产出,在海曙区的大力支持下,农户还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记者算了笔账:农户将种子交给粮食育秧烘干中心育秧,原本每盘的价格要4元,经由海曙区财政补贴每盘2.5元后,农户自己只需拿出每盘1.5元的价格即可。洞桥镇种粮大户吕立平告诉记者,今年自己在育秧中心进行早晚稻育秧近6万盘,可节约成本15万元。
一升一降间,农户抢抓农时保丰收的热情更高了。常有农户守在粮食育秧烘干中心出苗室门外,等着自己预约的秧苗出炉。海曙横涨粮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培波考虑到合作社早稻收割的时间点,如约来取2000多盘秧苗。他告诉记者,从粮食育秧烘干中心领取加工好的秧盘后,将秧盘置放在提前准备好的秧田上,进行15到20天的育秧,待早稻田完成收割、翻耕、平整后,就能插种上已是绿油油的秧苗了。
为保障农户在7月收割季顺利完成早晚稻的有效“交接”,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推广研究员们还会给农户送去田间指导。“秧苗室外育秧首先要管好水,保持秧田的水分;秧苗刚下地时较为脆弱,农户可以用竹条撑起黑膜覆盖2-3天,既可防强光伤害秧苗,也能防麻雀等鸟类啄食;如遇早稻收割较晚,秧龄培育期过长的情况,可以采用在秧苗一叶一心或二叶一心喷施150ppm多效唑进行1-2次的化学调控,保障插种后的晚稻产量。”推广研究员孙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