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何苏鸣 报道组李玉飞
本报宁波5月1日电今天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下午1时,记者来到宁波海曙蒲家经济适用房施工工地,顺着脚手架上临时搭起的“竹梯”,爬上了8层楼高的施工楼顶。来自安徽省颖上县的工友小赵正在这里扎钢筋。
一手拿扎丝钩,一手拿钢丝,小赵的双手就在铺好的钢筋交叉位置上,用扎丝钩将钢丝快速打结。
“扎钢筋是建楼房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虽然钢筋藏在水泥里看不见,但这可是个良心活儿,一点儿不能马虎。咱这建的是经济适用房,必须对楼房的质量负责。”小赵告诉记者。
多云的天气里,阳光不算强烈,但在房顶上站十几分钟就出汗了。放眼望去,施工人员依旧忙得热火朝天。
工程监理刘江海告诉记者,工地上有300多名施工人员坚守在一线。由于工期较紧,节假日在工地上度过,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工人们在工地上度过这一节日,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