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的学理依据
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与价值观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准确把握大讨论的框架与侧重点,以有利于大讨论的顺利展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坐的。”①在哲学上,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主体)的一定需要。其次,价值又是一个属性范畴。价值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价值具有社会性或者主体性;价值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价值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价值具有多维性。
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统一。人的生存价值,主要在于其为促进与实现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或者说在于其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凡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为最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与提供有利条件最多的那些人。一般而言,个体生命终结就不能继续创造价值,但是,生命终结本身也在构成和产生某种价值,所以才有所谓“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说法。人应该珍视生命,为人类、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若像富兰克林《哨子》一文中所说“为了一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就难以真正体现人的价值。许多人营营终日,为了金钱,为了物欲,为了地位,为了名誉,为了色欲等。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付出了过高的代价”,难以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所谓价值观,是“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即思想和思想体系),它综合地体现了主体的愿望、要求、欲望、理想、需要、利益等等。”②可见,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联系在一起并受其制约的,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类型主要有:一是经济性价值观,是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最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二是政治性价值观,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将权力和地位看得最有价值。三是宗教性价值观,是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四是社会性价值观,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五是教育价值观,指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六是理性价值观,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得高于一切。七是审美价值观,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把美和协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八是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价值评判的总和。
社会价值观,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总和,由复杂多样的价值观进行长期反复的整合和消解,最终就形成了体现一个社会价值理念的价值体系。社会的价值观念,既是对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和发展状况的反映,也是对人们理想中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期盼。因而,社会结构特征的变化及其多样化,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社会价值观念的结构性变化和多样化,表现为新的价值观念的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