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众多个性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名家思想至今还影响着一代代的浙江人。如从南宋到明末清初的浙东学派,形成了经世致用的务实观,塑造着浙江人特有的性格;从王充的“含百家之言”到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和鲁迅的“拿来主义”的包容观,契合着海洋文化的个性,得到了三次文化大融合的验证;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到绍兴师爷的杈智谋等等,反映着浙江人的尚智观,都是概括提炼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合的历史元素。
同时,西方社会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如“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也不是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非卖品”,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因而也是提炼核心价值观中可以经过扬弃来借鉴和吸纳的。
传统是代表过去的,它能影响今天,但不代表今天,概括提炼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下,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变化使得我们的价值评价和价值目标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价值观的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衔接。
三、把握好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
价值理性指的是义无反顾,做认为是对的事情,主要解决社会主流思想的导向性问题;工具理性指的是千方百计,把认为是对的事情做好,主要是解决一个实际操作性的问题,两者不能混淆。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工具理性为前提。只要有一种价值理性的存在,就必须有相应的工具理性来实现这种价值的预设。没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实现就是水中捞月。价值理性比工具理性更为本质,说到底,工具理性是为价值理性服务的,二者是一对不可割裂的孪生姐妹。提炼核心价值观应更注重于价值理性,如果偏重于工具理性,墼个社会还是缺乏根本的价值导向。
四、把握好崇高性与普及性的关系
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应能涵盖主要社会关系的价值导向,影响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崇高性代表着追求最高价值目标的应然状态,没有崇高性就会模糊甚至失去远大目标和美好愿景;普及性代表着追求最高价值目标的实然状态,没有普及眭就没有最广泛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