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宁波5月28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通讯员许玉芬)他们是一群不幸的孩子,他们中,有的自闭,有的智障,有的脑瘫;他们却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刘佳芬这样一位好老师。作为宁波市达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的刘佳芬,多年来她用爱心浇灌迟开的花朵,用真心呵护这些被称为是星星儿的孩子们,她给予了智障儿童生存的尊严,让许多困难家庭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2010年9月,特殊教育国际交流大会在日本长崎大学召开期间,会议主办方破例为刘佳芬延长了发言时间,并连连称“想不到日本做不到的事情竟然在中国做到了,还做得这么好”。
今年53岁的刘佳芬,从事教育已有30多年。1997年9月1日,刘佳芬从宁波市的一所聋哑学校调任至宁波市达敏学校担任校长。这是宁波最早的一所全日制智障学生学校,这里的孩子有些特殊。他们中,有的已经十多岁了,却还不会吃饭、穿衣。在他们的身后,是家长们一颗颗操碎的心和满是期待的目光。
刘佳芬到达敏学校的第3天,她看到很多孩子吃饭把饭喷得满桌都是,还有一些孩子连洗脸擦嘴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能独立完成。“我要让这些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刘佳芬暗下决心。她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分层教学改革方案:重度学生要学会生活自理,中度学生要适应社会,轻度学生要自食其力。
分层教学后,由于中、重度学生只有大纲没有教材,刘佳芬感觉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1999年3月,她决定组织老师自己编写教材。一开始,条件不允许,老师们靠手写教材,后来慢慢采用了油印,直到现在,教材变成了一本本精美的彩色印刷,内容也从最初以实用生活为主的18册校本教材,拓展到了包括美工、劳技等九年义务教育段的24本教材。现在,这些教材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成为地方教材,全国许多兄弟学校也据此范本开展教学活动。
“残缺的花朵需要雨露的浇灌,残疾的孩子更需要爱的滋润。”这是刘佳芬1991年8月来到宁波市象山县聋哑学校担任副校长时给自己的警示。来到了达敏学校,她同样把这些特殊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手心里的宝。
2004年的一个冬天,刘佳芬看到别的孩子都到食堂吃饭去了,唯有一个姓唐的学生拿着从家里带来的饭盒,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这么冷的天,饭菜多凉啊!刘佳芬找到班主任周静燕一问,才知道这个中度智障学生家里经济很困难,连食堂的伙食费也交不起。“不行,这对孩子正在成长发育的身体不利,以后她每月的伙食费就从我的工资里扣。”就这样,刘佳芬的工资连续被扣了3年,直到这名学生毕业后,周静燕才把实情告诉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