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节约集约用地 拓展发展空间

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海曙三招破土地利用难题

    2012年06月29日 16:22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黎升 通讯员孙圆)海曙,是宁波市商贸文化发展最早的中心城区,历经繁华然仍逃不脱所有主城区遇到的瓶颈制约——土地资源稀缺。随着辐射面越广、影响力越大,高人口密度与大量流入的企业使这一问题日益严峻。为拓展空间、发展区域经济,2011年,海曙区吹响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拓展发展空间的号角,启动了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探索,海曙通过旧村改造、工业企业用地“退二进三”和发展总部经济三大招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在利用率,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成功破解了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低、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为我区在“十二五”时期更好应对产业空心化挑战助一臂之力。

  招式一:加快旧村改造 使农民房“化零为整”

  陈先生是段塘街道吴家村旧村413户村民中的一员,2011年3月,陈先生终于能与自己住了几十年刮风漏雨的瓦房老屋、门前终日泛着污水、垃圾臭味的道路道别,住进干净整洁的小区房——顺德华庭。

  由吴家边、孙家边、后周漕、官庄、新兴、秦家财6个自然村组成的吴家村,作为宁波市区的西南门户,浓郁的村落气息与繁华大都市格格不入。该村2000年以来历年总征地面积81.3公顷,其中农用地65.9公顷,2005年区里对吴家村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总拆迁面积约10.1万平方米。改造后,该地块可有效利用的土地资源大大增加。为实现地块增值效益,2009年吴家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宁波香溢房地产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了占地2.57公顷的泛亚国际商务金融项目,凭借毗邻环城西路、丽园路、机场路,紧靠宁波市客运中心站的交通优势,四周产业积聚效应明显,完善了汽车贸易(物流)中心、东方时尚中心、客运中心等商业业态及公共服务。而同年建成的配套设施宁波外事学校,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培养国际化中级涉外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15.07公顷,拥有71个班级,2554名学生,220名教职员工,营造了地块内的文化氛围。

  事实上,海曙如吴家村一样的原行政村多达16个,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村庄分散、非成套房较多、村民居住环境较差、工业厂房零星杂乱、交通及市政设施不完善、土地闲置较多问题突出。对此,海曙区委、区政府把推进旧村拆迁改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旧村改造领导小组及组建旧村改造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全区旧村改造工作,自2005年市城中村改造体制调整以来,我区旧村改造工作已经走在全市前列。截止目前,原16个行政村中吴家、胜丰、粮丰、徐家漕、新星5个行政村旧村改造及村民安置已基本完成;前丰、双杨、联丰、西成、后孙、震丰等6个村已基本完成旧村拆迁改造,甬丰、望春桥等村已部分实施旧村改造。7年来共完成旧村拆迁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完成安置房建设78.6万平方米。

  历经7载改造,我区旧村征地范围不断扩大,至2012年在全市率先基本完成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和报批。用地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在旧村改造整理出的建设用地中,2005年以来总供地面积307.78公顷,其中商服用地48.87公顷,住宅用地118.94公顷(保障房用地76.62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4.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5.49公顷,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效益逐步提高。3200余户原村民喜迁至5400套新居,居住条件得以很大改善,周边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实现了城市化水平的加速发展。同时,保障了轨道交通、“五路四桥”、“南站”站点建设等重大项目用地,加快村级发展留用地审批及落地建设,丰富了区域业态,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被征地人员的就业岗位,促进了郊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1]  [2]  下一页  尾页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